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X线钡餐、C T检查及病理基础。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C T表现特征,并与病理切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8例钡餐造影有15例充盈缺损,5例呈肠管浸润改变,1例呈溃疡性改变,7例无阳性改变。32例行C T检查,18例管壁增厚、变硬;9例为隆起性肿块,基底变大;2例巨大溃疡;3例无阳性改变。结论 X线钡餐造影结合C T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由于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其X线表现与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瘤及结节病不易鉴别,所以在诊断上有一定困难。本文分析25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X线表现并作简单讨论。 1 资料来源 收集两单位1986年10月至1993年12月25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胸部正侧位X线片。男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的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累及纵隔淋巴结41例,其中Hodgkin病(HD)14例,非Hodgkin淋巴瘤(NHL)27例。全部采用Smatom plus4螺旋CT机行增强扫描,在CT图像上,观察和评价增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及其优势解剖部位分布。结果 在CT强化特征方面,85.7%HD及81.5%NHL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其余病例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合并坏死。在解剖部位分布上,HD优势地累及气管旁(2R-57%,2L-50%,4R-71%,4L-71%),主肺动脉窗(57%),主动脉旁(50%),隆突下(71%)及右肺门(57%)淋巴结。而NHL优势地累及气管右旁(2R-52%,4R-41%),主肺动脉窗(41%),隆突下(48%)及右肺门(44%)淋巴结。HD与NHL常同时累及两个区域以上的淋巴结。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可一定程度地显示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点,大多数恶性淋巴瘤表现为均匀密度强化,病变常累及气管旁,主肺动脉窗,隆突下及右肺门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我院1971~1983年经临床、X线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气管癌6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3岁,存活时间最长的为8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阵发性吸气性呼吸困难。X线诊断平片较为困难,主要依靠高电压胸部正侧位摄片及气管断层和气管食管造影。根据肿瘤X线不同表现,我们分原发性气管癌为三型:蕈伞型、环窄型和浸润型。并对本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分析22例成人型胸内淋巴结结核,发现本病好发于35岁以下青壮年,尤以女性多见。胸部X线特点为:单侧肺门或(和)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右侧多于左侧;肺门肿大淋巴结呈椭圆形或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或毛糙分叶状;气管旁淋巴结肿大表现为上纵隔呈平直或弧状增宽,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相似文献   

6.
淋巴瘤是一组淋巴组织系统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分为何杰金病(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影像学检查是确定其存在、分期、范围以及治疗效果和随访的主要手段。准确掌握淋巴瘤各种影像学表现特点是诊断该病的关键。 1 常规X线检查 1.1 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最易受累的部位是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胸内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提高淋巴瘤胸部病变的认识。方法对22例胸内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均行X线胸片或CT检查证实为肺内或肺门占位性病变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浸润,胸腔及心包积液,并均经病理证实。全部病变中20例表现为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增宽,7例伴有肺内单发或多发肺结节、肿块,5例表现为小叶性节段性或大叶性浸润,2例为双肺多发粟粒结节。5例病例合并胸腔内积液,最后经病理证实为何杰金氏病(HD)6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14例。结论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此病的确诊最终依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8.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在淋巴结的全身恶性肿瘤,包括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HHL)。纵隔内病变多与颈部及全身淋巴结同时发生,也可先在纵隔发生,最常见于中纵隔。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经淋巴结活检针吸细胞学,骨髓涂片及部分胸内手术证实的17例小儿纵隔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作一报告。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病目前在我国仍为一较常见的胸部疾病。肺门和气管旁淋巴结肿大,或伴有肺部浸润,是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最常见的改变,但较少见于成年人。若成年人肺门和/或气管旁淋巴结肿大,不伴有肺部浸润,则是一种少见的肺结核病胸部X线表现,往往在诊断和鉴别中未予考虑,容易误诊。有些病例进行了不必要的剖胸探查,或误为肿瘤性病变进行了治疗。现将我院近5年来所遇到的12例成年人胸内淋巴结结核的病例分析如下,并着重讨论其有关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 分析12例经淋巴结活检或骨髓像证实的继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结果 12例中男9例,女3例,发病年龄8-60岁。从发病到发现骨破坏的时间为1个月-8年。X线发现多骨性病变7例,单骨性病变5例。骨侵犯部位高低依次为腰椎、胸椎、骨盆、头颅、肋骨及胸骨。X线表现主要为多部位的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髓反应、病理性骨折等多形态的骨骼改变。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如出现持续骨痛及软组织肿块,均应常规作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X线平片、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均接受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18个椎体,其中胸椎4例,腰椎1例,胸腰椎1例,颈椎1例;3例伴有附件受累,5例软组织肿块,3例椎管内、硬膜外肿块;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压缩性骨质,无椎弓根影;CT平扫肿瘤为中等密度,增强后强化均匀,无坏死;MRI T1WI肿瘤为低等信号,T2WI为低、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中度强化。结论 (1)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常见;(2)肿瘤侵犯相邻椎体,软组织肿块较大且极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为中度强化;(3)X线平片诊断作用有限,MRI显示骨内病灶敏感性高于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64层CT对胃癌、淋巴瘤、恶性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比较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恶性肿瘤患者CT影像表现,其中胃癌、淋巴瘤、恶性间质瘤各12例,分析各自特异性影像表现。结果胃癌黏膜浸润较淋巴瘤及恶性间质瘤多,恶性间质瘤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瘤呈轻度强化,而胃癌及恶性间质瘤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淋巴瘤腹腔肿大淋巴结最多,胃癌次之,恶性间质瘤最少。结论 64层CT对胃癌、淋巴瘤、恶性间质瘤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 搜集并整理的17例经骨髓或淋巴结穿刺活检证实的MH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资料.结果 胸部x线表现为非间质性病变,渗出性病变,纵隔及淋巴结肿大,肺内肿块,胸腔积液.结论 胸部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但是正确认识它对MH的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部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和常见区域,提高胸部平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漏诊的胸部X线平片,总结漏诊的原因和常见的病变漏诊区域。结果:部分肺野区域缺乏观察,缺少临床病史,缺乏侧位胸片,图像质量不佳是导致漏诊的常见原因;双侧肺尖近胸膜顶处、心影后方、双侧膈下区域、上纵隔旁、气管及主支气管是主要的漏诊部位。结论:阅片不仔细、忽略病史及图像质量是胸部X线平片漏诊的主要原因,肺尖近胸膜处及胸腔解剖组织结构重叠处是漏诊的常见部位。  相似文献   

15.
曾德更 《海南医学》2012,23(13):89-90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X线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结果 5例为多发病灶,10例为单发。共25处病灶,十二指肠2处,空肠8处,回肠15处病灶。其中呈肠管环形狭窄7处,呈多发结节或肿块状充盈缺损8处,呈管腔不规则扩大4处,呈肠管轮廓内不规则龛影6处。结论熟悉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特点,可提高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但确诊则尚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小肠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肠道黏膜下层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属于淋巴结外淋巴瘤,发病率很低。本病起病隐袭,常在病期拖延很长时间之后而突然恶化,临床诊断甚为困难,极易漏诊、误诊,目前较常见的诊断方法为X线和CT,而关于本病的超声诊断案例较少见。本文将通过介绍超声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1例,进一步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X线、CT表现及特征,以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淋巴瘤患者的X线及CT表现,归纳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胃淋巴瘤的X线表现及特征有: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混合型。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有:弥漫或局限性胃壁明显增厚,周围脂肪间隙存在。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胃淋巴瘤有较明显的X线、CT表现及特征,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征象有助于对胃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不易与胃癌鉴别。总结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过程,根据胃壁的韧性,胃粘膜改变,多发性广泛的充盈缺损以及伴单发或多发性溃疡等X线征象,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采用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4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CT进行诊断,回顾影像学资料.结果 周围型肺癌检出10例,X线表现:呈正常表现3例,异常表现7例,上下纵隔均有增宽,肺门旁肿瘤3例;CT表现: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与中纵隔紧贴3例,贴于后纵隔旁呈肿块状突出3例,位于前纵膈内4例.中央型肺癌24例,X线表现:正常1例,异常23例;CT表现:实施平扫时,见肺门区有团块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病变,呈不规则边缘.隐匿型肺癌6例,对X线表现进行观察,正常2例,异常4例;CT示肺组织内病灶不明确,纵隔内有结节状病灶广泛分布,部分呈团块状融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呈肿大显示26例,融合成团块状14例,对上腔静脉包绕5例,肺动脉包绕7例,3例并发胸腔积液,胸椎或肋骨骨质破坏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与影像学检查对照,本组诊断正确34例,误诊为转移瘤或淋巴瘤3例,误诊为纵隔肿瘤3例.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按纵隔转移瘤、纵隔原发肿瘤误诊,在影像学检查方面,CT较X线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X线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结果 5例为多发病灶,10例为单发.共25处病灶,十二指肠2处,空肠8处,回肠15处病灶.其中呈肠管环形狭窄7处,呈多发结节或肿块状充盈缺损8处,呈管腔不规则扩大4处,呈肠管轮廓内不规则龛影6处.结论 熟悉原发性小肠淋巴瘤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特点,可提高对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但确诊则尚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