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患者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拔除引流管后做直腿抬高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第1周内适度下肢活动,术后7d后做直腿抬高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疗效治疗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者,早期行直腿抬高训练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对照组(38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加入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平均疗程38d。治疗前后分别以Brunnstrom法评价运动功能,以三级平衡评价评定平衡功能,以Barthel指数法评定ADL能力。结果康复组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Barthel指数治疗后康复组为68.5±17.2,对照组为45.8±18.3,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的90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康复措施的时间、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第1—7天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常规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结果:早期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康复组术后第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高于第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早期康复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11%,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早期康复组下肢肿胀率为6.67%、疼痛发生率为8.89%,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4.44%、31.11%(P0.05);早期康复组平均伸曲度数为108.5°±12.4°,高于常规组的99.1°±13.6°(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对照组(38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加入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平均疗程38d。治疗前后分别以Brunnstrom法评价运动功能,以三级平衡评价评定平衡功能,以Barthel指数法评定ADL能力。结果:康复组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Barthel指数治疗后康复组为68.5&;#177;17.2,对照组为45.8&;#177;18.3,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偏瘫早期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7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90例),康复加针灸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康复组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增加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康复加针灸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并增加针灸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FMA)积分法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康复组与康复加针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及康复加针灸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于入组后1个月、3个月时下肢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及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几次评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入组后6个月Brunnstrom分期、FMA积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CA综合功能评定的行走功能评分与入组后3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及康复训练加针灸治疗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较好的疗效,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劣;偏瘫患者的自然康复过程大概3个月,故康复训练宜及早介入。  相似文献   

6.
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者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拔除引流管后做直腿抬高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第1周内适度下肢活动,术后7d后做直腿抬高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长期疗效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者,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67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康复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康复组患者实施神经发育疗法(NDT)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MRP)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或加针刺、推拿。 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部分)Brunnstrom分级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部分积分、偏瘫侧下肢步行能力的Barthel指数(BI)均有显著提高,2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下肢功能障碍得到显著的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承琳 《妇幼护理》2022,2(20):4833-483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时间段在我院的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9 例。对照组采取常 规护理方式方法,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式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不同 时间段疼痛评分、直腿抬高时间、下地行走时间。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 7 天、术后 14 天、术后 21 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直腿抬高时间、下地行走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通过主动和被动的下肢 锻炼,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下肢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在两所二级医院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1例 ,分为康复组37例 ,对照组24例。比较发病4周后两组的下肢功能。结果 :初次评测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 ;末次评测下肢瘫痪程度(用FMA的下肢评分表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68±8.92和11.42±8.20 ,P值为0.000。步行功能恢复和上下楼梯的功能 ,康复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主动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应用运动处方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能完成最低强度正面直腿抬高锻炼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能完成最低强度正面直腿抬高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处方可有效提高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肌力康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胡永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9):1522-152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下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5例对照组,予药物+腰部牵引等常规治疗。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系统观察指标:(1)疼痛情况;(2)下肢功能改善情况;(3)血流动力学。结果:(1)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显著改善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患肢股总动脉、腘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患肢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患肢血流动力,增加血液流量,利于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为临床矫正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姿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康复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及下肢姿势矫正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膝-踝关节协调性指数。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康复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足着地之外,两组患儿相应的肢体与步态各关键点膝-踝关节协调性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行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肌张力、提升肌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CTED康复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219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利用整群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ACTED康复模式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膝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显著提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除术后6 h的疼痛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ACTED康复模式应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康复的护理中, 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并提高下肢肌力与活动度等膝关节功能, 降低术后疼痛以提高康复训练及治疗的依从性, 该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程度、直腿抬高角度及肌力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腰椎内固定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可以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程度,增大直腿抬高角度,改善肌力和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 6 5例随机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 34例和常规方法康复组 31例 ,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采用膝踝足矫形器 (KAFO)与运动疗法紧密结合的治疗方法 ,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 (FIM )来评测患者的残损水平和残疾水平。结果 :两组在康复治疗前评测的各主要指标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康复治疗后评测的下肢FMA、平衡FAM、与运动功能有关的FIM、FIM总分、每周FIM增加值和步行自立度的结果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下肢长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4例脑卒中所致的下肢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仅应用运动疗法.两组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4周后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且近期疗效优于单纯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5min/次,每周6次)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功能训练(20min/次,每周6次),一共6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min/次,每周6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BBS,FAC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视频互动方式进行桥式运动腰背肌训练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部及下肢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9月我院收治的经保守治疗复位后的8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依据常规流程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视频互动式桥式运动腰背肌训练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腰部活动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腰部活动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护理中应用视频互动方式进行桥式运动腰背肌训练,有效缓解了腰腿部疼痛,提高了腰部及下肢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直腿抬高的角度对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运动的角度对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8例手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4组,A组术后不予以直腿抬高,B组术后直腿抬高角度≤30°,C组术后直腿抬高角度在31°-59°,D组术后直腿抬高角度≥60°。术后4周观察各组病例疼痛的缓解情况。结果C和D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均显著好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直腿抬高运动角度〉30°能有效地防止神经根粘连,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两组各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一组于发病1周内开始康复,称为早康复组;另一组于发病1~3周开始康复,称为晚康复组,两组均接受同样的康复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疗效评定,运动功能选择Fulg-Meyer运动功能测评,ADL测评选择FIM方法中反映上下肢功能的亚项,测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前)和病程28~30 d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病程1个月时的功能状态。结果运动功能积分: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康复组手、腕、上肢积分显著高于康复组(P<0.05)。ADL积分:治疗前早康复组上、下肢积分均低于晚康复组(上肢P<0.05,下肢P<0.01),治疗后早康复组上肢积分高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开展的越早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快,尽早康复治疗可以加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