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收治的24例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在透析过程中发病,其余21例于透析后3小时至2天在家中发病,均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伴肢体活动障碍、或者眩晕、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结果:24例患者中5例因大量脑出血发生恶性脑疝而死亡,7例继续行无肝素透析,3-5天后也因脑疝而死亡,12例出血量较少约15-20ml,经脱水,无肝素透析治疗后存活,留下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结论:临床上预防脑出血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血透患者死亡率有极大意义,主要是控制血压、增加透析剂量,做好透析其间的干体重及情绪管理,监测出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脑出血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特点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72例完整的急性脑出血并发多脏哭功能衰竭病例,分析脑出血并多脏哭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基础病、合并脏器衰竭的种类及护理治疗情况。结果:72例急性脑出血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6例,死亡率77.8%;脑衰竭64例(其中合并脑病24例),心力衰竭14例,上消化道出血30例,呼吸衰竭24例,肾功能衰竭10例;其中有两脏器衰竭54例,死亡38例,死亡率70。4%;三脏器衰竭18例,全部死亡。结论:应激性全身炎症反应结合征、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是脑出血并发多脏器衰竭的发病机制,脏器的储备功能减退是发病基础,治疗护理不当是发病和加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呐疝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20%片露醇联合应用速尿脱水降颅压+局晰下微创穿刺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全麻下大骨瓣开颅减压、微创皮层造瘘残余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全面、规范的药物及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抢救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本院脑出血病人52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525例脑出血病例中发生医院内感染病例78例,医院感染率为14.86%,并发医院感染的脑出血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8.9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占52.56%,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占29.49%;老龄、长住院日、人工气道、呼吸机应用、留置导尿、昏迷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康肾1号对维持血透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80例慢性肾衰维持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单纯血透治疗对照组,两组在对症处理相同、血透相关因素一致条件下进行维持血透治疗,中药治疗组同时服务康肾1号。结果表明:康肾1号在保护维持血透患者的残存肾功能,降低患者肌酐、尿素氮、减少平均血透次数/周,改善患者长期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况,高磷状态,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合并胃出血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常易并发胃出血,这一严重合并症是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我院自1995~1996年收治10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并发胃出血者15例。我们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减少了胃出血者的死亡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  相似文献   

7.
刘振华  ;周晓柯 《河南中医》2014,(10):1906-190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脑出血患者48例,中医辨证均属痰热腑实证,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果:痊愈22例,好转21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8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胃苏冲剂防治脑出血后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胃苏冲剂防治脑出血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233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中药组、对照组。两组均经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纯中药制剂胃苏冲剂防治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GCS〈14分、血肿直径〉3cm和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较高。结论胃苏冲剂防治脑出血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可降低脑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琴  杨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20-120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内科保守治疗组(88例)与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组临床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能够有效地抢救脑出血患者,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2005-2009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消化道出血组和非消化道出血组,每组100人进行分析.结果:化道出血会影响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结局;脑出血患者并消化道出血发生越早,死亡率越高:不同脑出血部位引起死亡的可能性不同,以内囊、基底节区出血为最高.结论: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87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对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1~2次,共2周,其间观察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指标以及对病死率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急性期死亡率分别为2.3%、18.4%和19.0%、35.7%(P<0.01)。结论:奥美拉唑不仅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改善急性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9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对49例神经内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专业护理后再次复查患者头颅CT结果发现:34例患者脑内出血灶完全消失,11例患者出血灶转变为软化灶,4例患者并发出血后梗死.结论: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减少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使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66例,在治疗过后对手术过后的生存率和死亡率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经过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手术进行治疗,死亡12例,死亡率为18.18%,存活54例,存活率为81.82%。存活率与死亡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降低,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水平,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并发高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33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进行观察,并对患者血清钠离子浓度进行检测。结果:233例脑出血患者中有27例合并高钠血症(血清钠离子浓度〉150mmol/L)。下丘脑损害、大剂量脱水剂、补液不足及血糖升高患者易并发高钠血症。高钠血症患者病死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易并发高钠血症,病因可能与丘脑出血及脑出血早期大剂量脱水剂应用等因素有关,并发高钠血症患者预后差。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廊急性期患者在急性早期和急性晚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急性早期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应以基础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为主;急性晚期病情常隐匿,预后较好,护理的关键在预防,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较为重要。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并上消化道出血应根据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不同采取分层护理叮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状况.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中深昏迷5例,留置胃管者20例,既往有肺部疾病4例.结论:脑出血并发医院内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多种原因所致,多发生在脑出血2周内,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总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应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主要因素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随机序贯纳入29例发生DVT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7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DVT 29例,多数发病时间为7~14 d,采取西医内科治疗结合中医针灸治疗,治愈17例,好转10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脑出血患者本身存在发生DVT的因素,加之手术应激反应及术后的严格卧床,增加发生DVT的概率,但严格规范的脑出血治疗路径及积极术后防治,可有效改善DVT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08月~2013年2月收治的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3例患者经有效观察及护理,临床治愈22例,好转38例,死亡3例,死亡率4.8%。结论:做好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郝斐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56-56,71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5例;中度病残17例;重度病残3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6例。死亡病人均属CCS 3-5分者,死亡率明显降低,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预后满意,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以及开展的各种护理,给予心理调节,保持血压稳定,保护肢体和皮肤,加强口腔护理及保持大小便通畅。恢复期进行适当锻炼,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结果:及时恰当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结论: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治疗加上全面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脑出血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