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专方、中药针剂、中成药和针刺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现状.中医结合西医抢救治疗、对缩短病程、提高视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眼科的急症之一,临床以单眼突然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或丧失为主要特征,及时诊治是恢复视力的关键.目前本病还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中医可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针刺、中药静脉制剂等治疗,疗效较好.本文对中医药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功能的常见眼底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病因复杂,多与血管壁的变化、血液流变性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密切关系[1]。因病程缓慢冗长,晚期常常并发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部分患者因严重的并发症而失明。此病现无特效治疗,西医多采用抗凝和纤溶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中医药治疗RVO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分期)治疗 李氏等[2]将RVO分为二型,阴虚火旺型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肝经血热型用牛角地黄汤加减,同时根据辨证和临床检查随证加减。共治疗50…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深圳-汕头汽车专用公路的施工图设计,就软土地区路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几条处治措施。为软土区域高等级公路的路基设计和施工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6.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对视力带来极大的危害。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中医“络损暴盲”“血证”等范畴,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肝肾亏虚、阳亢于上,或饮食偏嗜、积湿积热的原因所致。当代中医医家多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血溢脉外,“血瘀”是其最突出的病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导师团队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络损积阻”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祛积通络”为其治疗原则,并自拟“祛积通络方”,以期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庞赞襄辨治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魏素英 《中医杂志》1991,32(6):21-22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突然失明的眼科急病,临床常见到五种不同的类型,中医称为“暴盲”。此病治疗困难,要改善视力和视功能非常不易。少数患者发病后若迅速治疗,尚可恢复一些视力,而多数晚期患者却有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方法。方法:对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45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和视野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临床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治疗效果与发生阻塞的同时,程度和部位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 梁某,女性, 60岁.患者 2004年 3月 5日晚右眼视力突然下降至眼前手动,先后到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眼科诊治,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提示右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 18.15s; OCT显示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图形视觉诱电位 P100潜时延长,振幅下降.  相似文献   

11.
房性早搏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者可诱发房颤及缺血性脑卒中,远期可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中医药对房性早搏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且近年来对房性早搏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房性早搏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房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崔远武 《天津中医药》2019,36(3):266-268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a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眼病.尽可能消除或减轻任何引起NAION的相关因素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减轻病变程度尤为重要.中医、西医诊治NAION各有其优势、特点和不足之处.本文就该病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说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寒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全身中医辨证分四型治疗结合局部早期大量球旁注射尿激酶。结果总有效率88.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尿激酶球旁注射,可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怒张,促进出血水肿吸收,尽早尽快恢复视网膜功能,有效地保护了视功能,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中医历代医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出现的诸类证候,依其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多种疾病中。因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少,天癸渐竭,体内阴阳二气不平衡,脏腑气血失调所致。辨证论治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化火,痰气郁结,痰热上扰等等。现代医学研究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多途径作用机理和整体调节的独特优势。如对FSH,LH,E2,5HT,5HIAA的调节作用等。对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在单味中药药效学及药物剂型方面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中医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健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周建英 《天津中医药》2014,31(4):224-225
癫痫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脑病,属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癫痫病机复杂,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须分清本虚标实,发作时治标,缓解期治本为主,多采用镇肝熄风法、豁痰健脾法、化瘀通窍法。其临床病程较长,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病例,单眼5例,双眼8例.10只眼伴视网膜脱离,15只眼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1例.观察时间3个月至4年半,平均20.31月.结果手术治疗者术后视力进步者6只眼,无变化者6只眼,退步3只眼.最后视力:手动、指数、≤0.05者5只眼,0.06~0.25者8只眼;0.3者1只眼;1.0者1只眼.未接受手术治疗者治疗后视力进步者4只眼,退步2只眼,均因晶状体混浊.最后视力0.2~0.4者2只眼;1.0~1.2者4只眼.视网膜全部复位,病情稳定.结论对本病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虹  谈勇 《吉林中医药》2015,35(3):319-324
目的归纳总结中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为临床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为相关研究进行探索。方法利用各种文献数据库搜集有关中西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相关文献及临床报道,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整理。结果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有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或并见,病理因素可为气滞、血瘀、痰湿,一般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思路多为主方基础上辨证加减或辨证论治,中药调周及同时应用针灸治疗等。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促排卵,辅助黄体功能,改善黄体血供,应用溴隐亭、地塞米松、生长激素、雌激素,心理疗法和饮食疗法等。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可明显改善疗效,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相关胃肠道反应也开始备受关注,其中以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IC)最为常见且最受关注.它不但出现在用药初期,并且会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全过程.因此,便秘已成为制约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应用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O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