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观测46例CMT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声像图特征并分型,超声随访评估患儿做被动伸展运动治疗的效果。结果患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型18例,弥漫型28例;肌肉纤维化Ⅰ型18例,Ⅱ型23例,Ⅲ型5例。治愈44例(95%),2例未治愈者为幼儿,超声显示其肌肉病变弥漫型且纤维化严重(Ⅲ型)。结论超声对婴幼儿CMT具有能早期诊断、准确、安全和易操作的优点,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MT患儿声像图特征。结果26例CMT患儿中病变发生在右侧胸锁乳突肌的14例,占53.8%,左侧12例,占46.2%。根据病变胸锁乳突肌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三型。①肿块型:5例(19.2%),均呈不均匀低回声,肌纹理均不清晰,与正常肌肉组织之间有界限;②局部增厚型:13例(50%),呈稍低回声12例,不均匀低回声1例,肌纹理均清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延续;③弥漫型:8例(30.8%),回声无明显特殊改变,肌纹理均清晰,但其厚度与健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C MT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常规超声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53例CMT患儿超声检查资料,比较常规超声、UE及二者联合诊断CMT符合率的差异性。结果常规超声诊断CMT的符合率为75.47%,UE的符合率为8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4.34%,与单一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联合常规超声对CM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与常规超声鉴别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对69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检查,常规超声观察淋巴结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皮髓质界限及淋巴门的血流情况;RTE观察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113枚病变淋巴结均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本组非转移性淋巴结常规超声评分多在5~6分(Ⅰ~Ⅱ级),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规超声评分多在7~10分(Ⅲ~Ⅴ级)。RTE鉴别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分别为90.6%、86.7%、89.2%、92.0%、75.9%及0.91,常规超声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分别为80.1%、90.1%、59.5%、81.0%、51.7%及0.72。RTE的诊断一致性较常规超声好。结论 RTE具有简便、准确的诊断一致性的特点,有助于甲状腺癌术后复查时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乳腺导管内癌病变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图中各种表现,探讨二者对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乳腺导管内癌病灶,术前经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病变的灰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弹性图特征。结果17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均为假阴性,余16例灰阶声像图表现为肿块型11例,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型;无血流者2例,中等血流8例,血流丰富6例,病灶范围较大者(≥2cm)血流相对丰富(P=0.011);16例病变常规超声诊断均诊断为恶性(7例为BI-RADS4级,9例为BI-RADS5级)。16例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表现为3级1例,4~5级15例。结论DCIS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肿块或局部乳腺结构紊乱。弹性成像可识别DCIS和正常组织间的弹性差异,可能对于准确识别DCIS病变、鉴别诊断方面有潜在的用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声像特征及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乳腺肿瘤患者(共175个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观察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75个肿块中良性肿块110个,恶性肿块65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3%(60/65),特异性为76.4%(84/110),准确性为82.3%(144/17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与面积比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本科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单发肿块患者68例,术前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取病灶弹性成像图和灰阶声像图的面积比值资料,并获取术后病理结果,探讨两者在乳腺肿瘤定性方面的价值。结果恶性组43例,良性组25例;恶性组其中83.7%病灶弹性硬度4~5分,明显高于良性组12.8%( P<0.05);恶性组肿块的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面积比平均为(1.48±0.26),明显高于非恶性组肿块(1.26±0.21)( P<0.05)。硬度评分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82.6%特异度84.3%,以面积比为1.3界点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67.4%,特,异度为88.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法在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对不同时期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为CMT患儿的声像图特点,包括病变区域边界、胸锁乳突肌(SCM)厚度、回声强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比较﹤1岁患儿和≥1岁患儿超声表现的差异性.结果 50例患儿中,超声诊断CMT患儿46例,诊断准确率92.0%.28例﹤1岁患儿超声表现为患侧SCM局限性增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部分病变内部或周边点线状血流信号;18例≥1岁患儿超声表现为患侧SCM厚度多变薄,肌层回声可弥漫性增强或肌层内出现条带状强回声,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两组患儿受累SCM的超声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时期CMT患儿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可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评估外周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52例疑诊外周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RTE扫查,以5分制评价RTE弹性图像;将RTE评分、常规超声及联合应用两者诊断外周神经损伤的结果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RTE、常规超声及联合应用两者评估外周神经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72.09%(31/43)、69.77%(30/43)、95.35%(41/43),特异度分别为33.33%(3/9)、44.44%(4/9)、66.67%(6/9),准确率分别为65.38%(34/52)、65.38%(34/52)、90.38%(47/52);联合应用二者诊断外周神经损伤的敏感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RTE评分及常规超声(P<0.05)。结论 联合应用RTE和常规超声可提高超声评估外周神经损伤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方法:选取105例疑似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经病理证实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共52例(肿块型33例、弥漫型19例);均给予超声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估检查后的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cut-off值,分析Emean值与SR值的ROC曲线,以及评估治疗后的Emean值与SR值。结果:105例疑似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其阳性预测值为96.14%,阴性预测值为96.23%;与病理结果齐同(P>0.05)。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其阳性预测值为80.77%,阴性预测值为81.13%;低于病理结果(P<0.05)。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肿块型共32例、弥漫型共18例;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后肿块型共30例、弥漫型共12例;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肿块型与弥漫型的Emean值、SR比值高于健侧(P<0.05); 肿块型Emean值、SR比值低于弥漫型(P<0.05)。 Emean值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75,P<0.05),敏感性94.70%,特异度94.10%,约登指数0.888,cut-off值24.725;SR比值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2,P<0.05),敏感性100.00%,特异度77.60%,约登指数0.776,cut-off值2.785。手术治疗的Emean值、SR比值低于非手术治疗(P<0.05)。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非手术治疗后Emean值为(20.21±1.21),SR比值为(3.02±0.45);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1);均转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Emean值为(8.23±1.06),SR比值为(0.67±0.14),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均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但前者诊断确诊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头溢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经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采用平行于乳腺导管的放射状方法扫查,根据乳晕区域扩张导管和(或)占位的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诊断分为BI-RADS 1~5级。实时弹性成像根据病灶弹性成像的特征,将其分为1~5级。全部病变均获得手术病理。结果36例患者病理共发现40个病变,其中良性31个,恶性9个。常规超声对病变导管的显示率为90%(36/40),对所显示的36个病变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54.8%,准确性65%。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使用弹性成像,在BI-RADS 4级和5级的23个病变中,以弹性成像评分1级或2级为良性标准,检出良性病变3例,均为导管扩张伴实性占位的病灶,二者联合使用的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64.5%,准确性72.5%。弹性成像评分为1级或2级者14例,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结论对部分导管扩张伴有导管内局限性低回声的病变,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对颈部结核性与肿瘤性淋巴结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颈部淋巴结疾病患者的常规超声及RTE检查结果,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淋巴结结核)、恶性病变组(肿瘤性淋巴结),每组50例。观察结核性及肿瘤性淋巴结常规超声、RTE的特征,根据图像特征进行淋巴结分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图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淋巴结内部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的短轴长度、淋巴结形态、血流分布、纵横比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TE图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RTE弹性图分级中,Ⅰ、Ⅱ、Ⅲ、Ⅳ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弹性图分型中,Ⅰa型、Ⅱa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型、Ⅱb型、Ⅲa型、Ⅲb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常规超声、RTE检查的AUC分别为0.740、0.850,且RTE诊断价值更高。【结论】RTE在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肿瘤性淋巴结中的价值优于常规超声检查,根据弹性图特征能判断淋巴结组织硬度,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AE)、常规超声(US)及钼靶X线技术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和联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及钼靶X线技术对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触及乳腺肿块的10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总结分析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及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04例患者乳腺病变手术病理诊断良性39例,恶性65例。术前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钼靶X线诊断结果:(1)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声弹性评分为1~2分(92.3%,36/39);恶性病变声弹性成像评分为3~5分(86.2%,56/6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88.4%(92/104)。(2)术前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7例,恶性病变53例,超声显示良性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内未见明显微小钙化;乳腺癌恶性征象为毛刺征(76.9%,50/65),病变厚度/长度比>1(73.8%,48/65),血流阻力指数>0.7(70.8%,46/65),病变内多见微小钙化(53.8%,35/6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5%(90/104)。(3)术前钼靶X线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3例,恶性病变54例,乳腺病变恶性超声征象为致密影(73.8%,48/65),毛刺征(70.8%,46/65)及钙化(69.2%,45/65);乳腺良性病变无上述超声征象;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83.7%(87/104)。术前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结果:(1)术前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检查诊断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3%(97/104)。(2)术前常规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1例,恶性病变6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4%(94/104?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5例疑似重度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弹性模量平均值(Emean)和应变率比值(SR),并与健侧对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mean和SR对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效能。比较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前后Emean和SR的变化。结果 105例患儿中,经病理证实先天性肌性斜颈52例(肿块型33例、弥漫型19例),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准确检出肿块型32例,弥漫型18例;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准确检出肿块型30例,弥漫型12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9,P=0.014)。肿块型与弥漫型Emean和SR均高于健侧,且肿块型Emean和SR均低于弥漫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ean截断值为24.725 kPa时,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敏感性94.7%,特异性94.1%,曲线下面积0.975;SR截断值为2.785时,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77.6%,曲线下面积0.922,其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经非手术治疗后Emean为(20.21±1.21)kPa,SR为3.02±0.4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为手术治疗后Emean为(13.23±1.06)kPa,SR为1.67±0.14,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价值较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更高,可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在评估无精子症睾丸生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A)、70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和30例健康对照组(N)行睾丸RTE检查,评价用RTE 5级评分法.将睾丸体积分成5个亚组,对睾丸体积大小分布与RTE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NOA组中弹性评分3~5级出现率(117/140,83.57%)明显高于OA组(21/100,21.00%)及N组(11/60,18.33%).睾丸体积与RTE的相关系数为-0.697 (P<0.001),呈负相关,随着睾丸体积的减小,弹性评分逐级上升.结论 睾丸弹性成像分级与睾丸体积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判定睾丸生精功能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引导下针刺肌筋膜激痛点(MTrPs)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MP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TE组和传统针刺组,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TrPs弹性评分、疼痛评分的差异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RTE组的弹性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 和疼痛评定指数均明显低于传统针刺组(P<0.05),弹性评分与VAS、PRI、现时疼痛强度 (PPI)均呈正相关(均r>0且P<0.05),其中弹性评分与VAS的相关程度最强(r=0.673, P=0.000)。MTrPs弹性评分与VAS在不同疗程中的变化趋势近似,均呈下降趋势(P<0.05)。RTE组的显效率为86.7%,累计无复发率为93.33%,传统针刺组的显效率为60%,累计无复发率为57.14%,RTE组的显效率及累计无复发率均明显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 RTE引导下针刺MTrP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明显优于传统触诊法针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RTE)、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对小儿先天性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BA患儿30例,纳入BA组;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患儿22例纳入IHS组,其中IHS组又分为淤胆型(n=12)和肝炎型(n=10);另选肝功能正常婴儿21名纳入正常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RTE和SWE检查,比较三种超声检查方法评分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RTE与SWE联合诊断BA的效果。结果:BA、IHS、正常三组常规超声、RTE和SW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WE技术和RTE技术诊断BA和IH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和0.732,SWE技术高过RTE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总结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F)的超声图像表现和病理学结构,以提高对DF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70例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证实为DF患者的超声图像和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DF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构密切相关。70例DF中腹部外型41例(58.6%)、腹壁型18例(25.7%)、腹内型11例(15.7%)。DF的典型超声图像表现为沿肌纤维浸润性生长的低回声肿块,累及多块肌肉;肿块无包膜,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其中8例包绕和侵犯相邻骨质,12例肿瘤压迫或侵犯邻近血管、神经、肠管等组织;40例瘤体内探及I级血流信号,4例探及Ⅲ级血流信号;所有病变均未见坏死出血和囊变,病变周围无淋巴结肿大。结论DF的声像图表现有较强的特征性,超声能较为准确判断肿块累及范围、是否侵犯相邻骨质、与毗邻血管、神经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9.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120例肝纤维化患者,120例肝硬化患者,常规超声和RTE检查其肝脏,记录肝脏弹性图像的弹性参数:相对应变值的平均值(Mean)、相对应变值的标准差(SD)、解析区域蓝色面积百分比(%Area)、蓝色区域复杂度(Comp).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与弹性成像评分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三组超声弹性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弹性成像评分与常规超声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分别为90%、53.3%,准确率分别为86.7%、76.7%,弹性成像评分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弹性成像评分与肝组织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3(P=0.000),对照组、肝纤维组、肝硬化组的Mean依次减小,SD、%Area、Comp依次增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E是一项非侵入性检测肝纤维化的新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7例患者91枚淋巴结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91枚淋巴结中良性72枚,恶性19枚,当弹性应变比(SR)为2.08为诊断界值时,其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4.7%.以超声评分7分为诊断界值,其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71.2%,2种检查方法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91,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