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韩剑童 《护理研究》2014,(9):3249-3250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婚姻状态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态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未婚护士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不同年资、学历、职称临床护理人员执行相关护理项目的压力情况。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专家会议法,自行设计临床护理人员护理项目压力情况调查表,便利选取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5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83,因子分析累计贡献率为60.91%;调查对象的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7%)、年资以≤5年为主(占63%)、职称以初级为主(占77%);护士对重大抢救的主观感受压力最大(占20.1%)、压力经常的护理项目为独立当班(占28.1%)、压力一般的为留置胃管(占34.0%)、压力偶尔的为健康教育(占13.7%)、从无压力的为更换液体(占35.8%);独立当班、留置胃管、重大抢救护理项目的压力在不同职称、年资和学历护士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在不同年资护士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会诊在不同职称护士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强化5年以内护士临床操作技术的专业化培训,并科学界定不同职级护理人员的护理项目权限,为合理构建临床护理人员能级体系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情境模拟+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参加工作5年之内的护士共28名,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对内科常用的八项技能操作(CPR、吸痰、吸氧、心电监护、呼吸机的基本运用、简易呼吸气囊、留置导尿、留置胃管)进行培训,实验组采用情境模拟+ PBL联合培训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培训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总积分及其中的6个条目即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认知成熟度、求知欲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培训前后同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情境模拟+PBL模式联合培训的方法可以快速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于2015年6月~7月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未婚护士和已婚护士SCL-90得分在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因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士和本科护士在强迫、抑郁因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结论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健康受婚姻状况、学历水平和不同科室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是影响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2月32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作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34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科培训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分别比较两组急诊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基础理论成绩、实践技能成绩)以及急救能力(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操作、急救意识、团队合作、沟通技巧)。结果 观察组急诊低年资护士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低年资护士在“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临床技能操作、急救意识、团队合作、沟通技巧”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引入急诊低年资护士的临床技能培训当中,有助于加深护士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护士的急诊实践操作水平,使护士的急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资护士使用胰岛素工具包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由工作≥10年的高年资护士使用访谈工具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由工作5年的低年资护士使用访谈工具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 A1C达标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年资护士使用胰岛素工具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低年资护士,应当加大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对患者安全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从院校毕业直接招聘入院的13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低年资护士对患者安全认知水平,并分析影响患者安全认知的因素。结果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中14个项目得分均值为2.19~2.90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完全知晓率”最低的前2位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占9.2%,其次是护理安全相关的法规,占4.1%,而位于“不知晓率”最高的前2位为:护理差错发生后的处理程序(9.1%)、发生失误后的原因分析方法(11.7%)。低年资护士对患者安全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程度、性别、招收类型、行为、知识、态度等,采用Hierarchical 多元回归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年资护士安全知识知晓的现状得分总体水平不高,且接受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的总体需求较高,医院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措施,结合低年资护士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强低年资护士安全认知能力,故提高低年资护士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42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接诊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2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0.5%、5.2%、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满意度分别为95.2%、100%、95.2%以及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制度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护理分层制度可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帮带作用,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对低年资护士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6月-2012年1月,在梳理静脉输液风险环节及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课程,对7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采用自制“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测试”问卷及“临床护士静脉输液调查表”,评价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相关知识、行为的改变。结果本组低年资护士培训后,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测试总分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穿刺1次成功、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敷贴维护、肝素帽消毒时间和力度方面的行为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留置导管敷贴类型选择、肝素帽消毒用物、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化疗药物穿刺部位及输液工具选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水平,改善其临床静脉输液风险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新疆民营医院不同年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调查,为民营医院管理者制定培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自设问卷对新疆地区不同地理方位的民营医院36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资的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结果与低年资护士比较,高年资护士更注重对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而对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培训需求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48,17.62,21.58;P<0.05)。结论民营医院护理人员培训应根据不同年资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采用实践性强、灵活的培训方式,才能使民营医院护理人员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我院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以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非疫情期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疫情期间我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疫情期间总体偏低,躯体化、焦虑、偏执三个因子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抑郁、敌对有显著差异(P<0.05)。已婚、与配偶及子女同住、工作年限>10年护理人员及门急诊护理人员较其他组护理人员各因子得分更高。结论 应当予以已婚、与家人同住、高年资护理人员和门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芳  侯铭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24-1126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肿瘤体系110名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状况调查.结果 74.55%的护士对PICC健康宣教持正性态度,但相关知识掌握欠佳,64.55%知识来源依赖于高年资PICC认证护士,且仅有50.91%的护士为正性行为.不同的年龄、工作年限对PICC健康教育认知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同的职称、PICC实施行为及有无参加过PICC培训对PICC健康教育认知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大多数护理人员能认识到PICC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实施健康教育的行为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障碍设置法在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任职的40例低年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试验组采用障碍设置法对其急救能力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相关知识掌握及急救能力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障碍设置法能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低年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针对性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324名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总体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得分为(5.55±1.21)分;不同学历、职称、所在科室、民族、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及出生地的低年资护士,其职业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职称,其次是同事关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看法及不同工作科室。结论内外环境均可影响低年资护士职业态度,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转变其专业观念,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引导其形成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5.
顾珊 《全科护理》2023,(18):2575-2579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抽取22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手术室护士对病人隐私保护认知评价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总分为(74.23±11.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所在科室是否有保护病人隐私相关管理制度、是否提供保护病人隐私的相关物品、是否接受过病人隐私保护相关培训是影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完善病人隐私保护制度、补充完备隐私保护物品、加强护理人员隐私保护知识培训,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隐私保护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实习护生对患者隐私权的认知和态度,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妇产科实习的2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实习生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隐私保护法律意识不强。护生在保护患者隐私的认知程度上,认为病情、身体部位和婚育史、心理活动并非隐私内容的例数构成比达到41.5%,在对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态度、措施方面,认为所有护理操作均需考虑患者隐私的仅占53.5%。结论 护理实习生对保护患者隐私权认知不足,有必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知识,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与情感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妇产科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为临床提高隐私保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妇产科隐私保护意识调查表对妇产科住院患者212例进行调查。结果隐私保护测试题答对率为11.8%;67.5%调查对象认为隐私保护十分重要;大众媒体是妇女获取隐私保护知识的主要渠道。不同科室、文化背景、年龄和宗教信仰人群隐私保护重要性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维护隐私权首选向医院相关部门投诉;隐私保护影响因素认知首选为相关法律不完善。结论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但缺乏知识;要加强隐私保护知识宣教;医务人员要提供个性化、更人性化的隐私保护,制定隐私保护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制度对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和工作能力的影响,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体现护理价值,保证护理质量积累经验。方法自2010年起对我院五个外科病区按年资、学历、职称等进行分层级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工作能力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我科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特/Ⅰ级护理,具体实操项目和病例书写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层级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自述工作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idit z=24.661,P=0.000),实施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减轻;实施前后分别对2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实施前护理满意度83.34%,实施后护理满意度9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74,P=0.000)。结论层级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在婚姻状态方面的差异性,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对79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态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维度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态护理人员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管理部门要给予未婚护士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病人及护士对病人隐私的认知情况以及病人隐私保护的现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西南地区某4所医院妇科、泌尿科、乳腺科、肛肠科住院病人、护士对病人隐私的认知情况以及病人隐私保护的现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士对病人隐私的认知较病人本身对其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病人隐私保护仍然存在不足;33.0%的病人表示如果要如实回答有关隐私的问题与医护人员的问诊技巧有关;病人隐私泄露后78.4%的病人会产生负面情绪,20.6%的病人表示无所谓;病人隐私泄露后有67.3%的病人会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19.0%的病人会对此忍受。[结论]护士应提高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健全相关法律知识,创新临床教学方法,加强病人资料管理,将保护病人隐私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增强病人对自我隐私的认知,强化病人保护隐私的意识,从而达到有效保护病人隐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