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像学上符合Milan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评估Milan标准和微血管侵犯对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2013年期间115例影像学符合Milan标准并行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探究影响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入组的98(98/115)例患者中,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8%、80.6%、79.6%和87.8%、74.5%、73.5%。微血管侵犯、大血管侵犯、超出Milan标准和移植前降期治疗与小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微血管侵犯和超出Milan标准是预测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不伴和伴有微血管侵犯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2.8%、85.5%、85.5% 和75.9%、55.2%、48.3% (P<0.01);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符合及超出Milan标准肝癌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1.7%、83.3%、79.8% 和 64.3%、42.9%、42.9% (P<0.01)。结论:微血管侵犯多提示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的高复发转移倾向,对指导术后早期积极的辅助治疗、密切随访及补救性治疗等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特点,包括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防治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肝癌肝移植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1年来肝癌肝移植连续病例81例术前、术中、术后资料,排除住院期死亡6例,定期随访,非肿瘤复发死亡5例、失访1例,余69例随访3~22月,依据随访期间是否有复发分为复发组(n=33)和未复发组(n=36),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复发危险因素总结复发特点。结果复发组较未复发组年龄小、肿瘤数目多、最大肿瘤直径大。术前AFP水平〉400ng/mL、超出米兰标准、TNM分期Ⅲ~Ⅳ期、血管侵犯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是短期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首先复发部位较多见于肝外,大肝癌分期差、多伴血管侵犯,复发时间较短。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易使肿瘤短期复发。  相似文献   

3.
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诊治经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He YF  Fan J  Zhou J  Wu ZQ  Qiu SJ  Huang XW  Yu Y  Sun J  Xiao YS  Yang GH  Song K  Wang Z  Tang ZY  Wang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8):1232-1235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的比较(单因素分析),并通过Cox多因素分析得到有独立意义的预后指标.结果198例肝癌肝移植患者0.5年、1年、2年生存率为89%、78%、65%,无瘤生存率为85%、73%、67%.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血管程度、病理Edmondson分级、TNM分期、术前甲胎蛋白(AFP)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并且前四个因素与患者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犯血管是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如何筛选出已有微小转移灶的患者以及如何在移植后预防肿瘤复发是肝癌肝移植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与初次发生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差异,筛选肝移植术后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77倒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5例为术后复发肿瘤患者(复发组),62例为初发肿瘤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筛选患者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杲:患者平均年龄为(48.6±4.3)岁.术后随访(20±3.7)个月,复发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20%)和15例(24.2%)患者死亡,移植术后30 d内病死率分别为6.7%和1.6%.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术前高胆红素、最大肿瘤直径较大、内眼癌栓、术后输血以及肿瘤家族史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复发和初发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术前高胆红素、最大肿瘤直径较大、肉眼癌栓、术后输血以及肿瘤家族史是移植术后病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以及预后,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38例可手术的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通过生存分析研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1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77.46%,5年总生存(OS)率为8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DFS及OS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放疗(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以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乳腺癌患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特点,包括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肝癌肝移植连续患者99例术前、术中、术后资料,排除住院期死亡7例,定期随访,非肿瘤复发死亡5例、失访1例,余86例随访12~35个月,复发转移38例,与未复发组对照,总结复发转移危险因素,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发组较未复发组肿瘤数目多、最大肿瘤直径大。术前AFP水平〉400ng/ml、超出米兰标准、TNM分期Ⅲ~Ⅳ期、血管侵犯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是短期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首先复发转移部位较多见于肝外,大肝癌分期差、多伴血管侵犯,复发时间较短。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易使肿瘤短期复发。  相似文献   

7.
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特点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特点,包括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防治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肝癌肝移植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近1年来肝癌肝移植连续病例81例术前、术中、术后资料,排除住院期死亡6例,定期随访,非肿瘤复发死亡5例、失访1例,余69例随访3~22月,依据随访期间是否有复发分为复发组(n=33)和未复发组(n=36),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复发危险因素总结复发特点。结果复发组较未复发组年龄小、肿瘤数目多、最大肿瘤直径大。术前AFP水平>400 ng/mL、超出米兰标准、TNM分期Ⅲ~Ⅳ期、血管侵犯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是短期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首先复发部位较多见于肝外,大肝癌分期差、多伴血管侵犯,复发时间较短。肿瘤TNM分期Ⅲ~Ⅳ期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血管侵犯易使肿瘤短期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大肝癌(直径≥5 cm且〈10 cm)根治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对行手术切除获得随访的170例大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HBs Ag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用寿命表法计算肝癌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大肝癌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48.2%、35.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甲胎蛋白(AFP)、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大肝癌术后总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手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AFP、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大肝癌术后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门脉癌栓及术后复发是影响手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合并肝硬化小肝癌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筛查复发高危患者及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97例合并肝硬化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复发情况,对影响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7例患者术后随访11~60个月,共有57例(58.8%)患者复发,微波消融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8%、61.9%、41.2%,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7.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数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AFP水平、术后是否口服索拉非尼对合并肝硬化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无瘤生存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多发[RR=3.476,95%CI(1.274,9.483)]、肝功能Child-Pugh B级[RR=2.951,95%CI(1.050,8.289)]是影响合并肝硬化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口服索拉非尼[RR=0.263,95%CI(0.081,0.856)]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微波消融治疗合并肝硬化小肝癌的无瘤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肿瘤多发、肝功能Child-Pugh B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联合靶向治疗有助于提高术后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Xu Y  Fan J  Zhou J  Qiu SJ  Wu ZQ  Yu Y  Hang XW  Tang ZY  Wang Y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0):2101-2104
目的:分析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肿瘤相关因素,为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2月间251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分析各种肿瘤相关性因素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影响,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术后生存率和/或无瘤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Edmondson分级、镜下癌栓、肿瘤部位、播散灶、术前甲胎蛋白(AFP)等(P〈0.05或P〈0.01);而术前治疗史及肝炎背景对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对生存率或无瘤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指标有:大血管癌栓、肿瘤播散灶及镜下癌栓(P〈0.05或P〈0.01)。结论:Edmondson分级Ⅲ~Ⅳ级、镜下癌栓、肿瘤位于左叶或两叶、肿瘤有播散灶及术前AFP≥300μg/L等都是肝癌肝移植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极差,应列为肝癌肝移植禁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前外周血AFP mRNA的表达及其与术后肿瘤复发、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31例肝细胞肝癌行原位肝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患者术前外周血AFP mRNA表达水平,均采用尸体供肝经典原位肝移植.以SPSS 12.0软件分析AFP mRNA的表达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的相关性.结果:31例患者中有10例AFP mRNA表达阳性,表达量为57~10 400 copy/μg,中位数为360 copy/μg.患者Child-pugh分级,肿瘤的大小、个数,病理Edmond分级与术前AFP mRNA的表达水平无关.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AFP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脉管浸润的患者AF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脉管浸润者(P=0.029).肝移植术前AFP mRNA阴性组的无瘤生存及总体生存显著高于AFP mRNA阳性组.结论:术前AFP mRNA表达的水平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是术前可能存在肝外微转移的指标,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符合Milan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移植和肝切除术后的生存和复发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危
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从2006年1月~2011年12月88例符合Milan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移植或肝切除术的临床
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对围手术期的12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
素。结果移植组患者1、3、5 年生存率与切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优于切除组(P<
0.05);肝移植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肝切除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化程度、镜下微血管癌栓
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治疗符合Milan标准肝细胞癌,肝移植比肝切除能获得较长的无瘤生存时间;男性、
肿瘤直径越大、有镜下血管癌栓、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低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胡华华  杜凌 《海南医学》2014,(9):1334-1336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内收治的30例1年内无复发的患者(B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76.67%,无瘤生存率为63.33%。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癌术后1年内复发与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体积、肿瘤的数目、肿瘤包膜完整程度、血管内有无癌栓和肿瘤融合程度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体积、血管内有无癌栓是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密切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结合术中肿瘤体积的测量以及有无发现血管内癌栓,可以早期预防和发现原发性肝癌术后的复发倾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单中心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人群数据,探讨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2016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癌复发使用索拉非尼和最佳支持治疗(BSC)的患者资料41例。索拉非尼组27例,BSC组14例。比较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并探讨索拉非尼的安全性。结果:索拉非尼组复发后生存时间为4~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BSC组生存时间1~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7例服药患者资料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不高,3级以上1例,该患者严重腹泻,予停药。结论:服用索拉非尼整体生存率较BSC高,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轻微不良事件。索拉非尼可以较好改善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肝癌模型的化学诱导及肝癌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 Y  Hua YP  Chen ZB  Zhang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50-853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模型的化学诱导方法和肝癌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A)诱发大鼠肝癌;在Kamada用“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重建大鼠肝动脉血供,建立肝癌大鼠原位肝移植(OLT)模型。结果 诱癌18周以后,诱发肝癌组大鼠行肝移植和不行肝移植两组的1个月存活率分别为56.3%和2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5)。大鼠肝癌肝移植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87.5%,肝移植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0.0%;肝癌肝移植实验组中,移植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多表现为肺部转移和腹腔转移,而移植肝肿瘤复发仅2例;肝癌肝移植实验组和肝移植对照组的两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ENA诱发肝癌的方法能大批量诱发出相对稳定的肝脏肿瘤;肝癌肝移植可以明显提高肝癌大鼠生存率;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是一个更符合生理和肿瘤演进的OLT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评估和在术后早期发现小复发病灶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肝癌患者拟行或已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和^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肝移植术前进行^18FDG PET-CT扫描8例10次,肝移植术后进行^18F-FDG PET—CT扫描者22次(11例患者)。结果 8例肝移植术前评估的患者中有2例PET显像全身各部位均未发现转移性病灶.均按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有2例PET显示转移灶位于拟手术野区域内,故也按期进行了移植手术(术中对局部的转移灶做了外科清扫);有4例患者因已有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与家属讲明原因后放弃肝移植手术,而改用介入或其他内科治疗。肝移植术后进行扫描者22次(11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术后行PET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灶:1例患者术后发现霉菌性脑脓肿:在其余19次(8例患者)PET检查中发现移植的肝内出现复发病灶者4例.另外还发现肝左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肺内、多部位多发淋巴结、骨、脾脏内、胸壁胸膜、胸椎椎间孔等处转移征象。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性扫描兼有对肿瘤显示高度敏感性的两个优势,在肝移植术前评估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的临床应用中均起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兰辉  彭民浩 《广西医学》2007,29(7):1042-1044
1963年starz开展第一例肝移植至今天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随着肝移植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成熟,受体及移植物失活减少,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逐渐成为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现就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有关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原位肝移植后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到2006年5月期间汉诺威医科大学对117例HCC进行肝移植的经验。结果经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和肿瘤数量(米兰标准或加州标准)、微血管侵犯、移植前治疗和肿瘤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原位肝移植是治疗HCC的理性术式;合适的选择标准,积极的移植前治疗,复发的有效控制,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2例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从术前有无乙肝病毒感染、有无肝硬化、AFP及转氨酶(ALT)高低、肿瘤有无破裂出血、术中阻断肝门次数、肿瘤直径大小、有无包膜及术中术后有无输血等指标分析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与术前ALT高低、有无肝硬化、肝癌有无破裂出血、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及术中术后有无输血相关(P〈0.05),而与术前AFP值、乙肝病毒感染状态、肿瘤大小、有无包膜无关(P〉0.05)。结论:术前ALT升高、合并肝硬化、肝癌破裂出血、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增多及术中或术后输血可能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探索减少该疾病发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患者资料,对移植前脾脏体积、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前胃左静脉直径、术前和术后血小板、术前和术后白细胞、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对在2012—2013年期间部分术前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分析其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P=0.012,OR=2.789, 95%可信区间:1.249~6.227)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P=0.017, OR=3.124, 95%可信区间:1.230~7.933)为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行肝移植同期脾动脉缩窄术的6例患者中仅1例(16.7%)在术后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而对照组48例中32例(66.7%)术后存在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肝移植术前脾脏体积大于500 ml以及门静脉直径大于15 mm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手术同期行脾动脉缩窄术以控制脾脏体积作为肝移植术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的预防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