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包括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水平,评价四项指标鉴别诊断肝炎及肝硬化的价值。结果乙型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血清中的四项指标依次升高,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PⅢNP、CIV、LN、H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0、0.825、0.716、0.825,灵敏度分别为39.1%、87.0%、87.0%、82.6%,特异性分别为89.8%、69.3%、53.4%、86.4%,准确性分别为79.09%、72.73%、78.18%、85.45%。在联合检测中,HA+PⅢNP组合的灵敏度为83.0%,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80.1%。结论单个指标检测,HA是四项指标中鉴别诊断肝炎与肝硬化最有价值的一项,通过HA联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其中HA+PⅢNP组合特异性、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病因导致的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测定114例不同病因肝病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Ⅲ型前胶原(PⅢN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血清ALB、GLO、PLT、PT、PⅢN P、HA、Ⅳ-C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中有统计学差异,而且PLT与ALB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PT和GLO与肝纤维化时间呈正相关,血清PⅢN P,HA,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在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中,血清ALB、GLO、PT、PLT、PⅢNP、HA、Ⅳ-C与肝纤维化的进展有关。PT及PLT在诊断肝硬化时有指导意义,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判断上有一定意义但是价值有限。不论何种病因,血清PⅢNP、HA、Ⅳ-C更能反映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血清HA、PCⅢ、Ⅳ-C和LN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血清HA、PCⅢ、Ⅳ-C和LN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对180例慢性肝病患者分别采用RIA测定血清HA、PCⅢ、Ⅳ-C和LN水平. 结果表明, 血清HA、PCⅢ、Ⅳ-C和LN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是血清HA、PCⅢ、Ⅳ-C和LN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四项联合检测是判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无创伤性的、相对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PAPP指数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四项,即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以及PAPP指数,即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全血血小板(PLT)计数、血清前白蛋白(PA)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行肝穿病理活检的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80例(慢性肝炎60例、肝硬化20例;〈S0期34例、S1~S2期26例、S3~S4期20例),分别采集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IV、HA、LN、PIIINP的水平,并分别应用全自动血液凝固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PAPP指数,分析各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结果①各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随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升高,并均在S3~S4期达到最高水平,其中〈S0期患者血清HA水平与S1-S2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57,P〈0.05);〈S0期患者血清C—IV、HA、LN、PIIINP、PAPP指数水平分别与S3~S4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0、10.484、4.952、5.382、6.343,均P〈0.05);S1~S2期患者血清C—IV、HA、LN、PⅢNP、PAPP指数水平分别与s3~S4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2、6.992、4.393、3.838、4.027,均P〈0.05);②各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0、0.549、0.599、0.529、0.675,均P〈0.001);③肝纤四项与PAPP指数的灵敏度(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形成互补;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APP指数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77.500,P〈0.001)。 结论肝纤四项与PAPP指数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与分期以及对抗纤维化的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人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及三型前胶原末端肽(Pciiinp,PⅢP)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 年 8 月-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经穿刺活检证实CHB患者 63 例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58例为对照组.分析CHB患者的进展阶段;比较各阶段CHB患者和对照组血清HA、LN及PⅢP水平、肝纤维化分期与HA、LN及PⅢP的水平关系、肝功能(Child-Pugh,CHILD)分级与血清HA、LN及PⅢP的水平关系;HA、LN及PⅢP联合检测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组织穿刺活检为金标准比较,HA、LN 及 PⅢP 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83.82%(57/68)、94.82%(55/58)、40.00%(2/5).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PⅢP水平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和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分期S4 期血清HA、LN及PⅢP水平均显著高于S2-S3、S0-S1 期和对照组(P<0.05).CHILD分级C级组血清HA、LN及PⅢP水平均显著高于S2-S3、S0-S1 和对照组.结论:血清HA、LN及PⅢP参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能作为早期疾病诊断CHB肝纤维化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4例和健康人18例,测定血清纤维化指标水平,33例患者进行肝穿行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分期.血清纤维化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清中HA与CIV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相平行,而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病理分期相同时结果一致,在G4期时PCⅢ结果与正常对照相近.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结论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与临床结合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LN与PCⅢ在慢性肝炎患者分期G_4前与纤维化程度相一致,联合多项指标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纤维化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氯丙嗪、利培酮及其联合用药后对肝脏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ol-Ⅳ)、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影响。方法:选择211例服用氯氮平(93例)、氯丙嗪(47例)、利培酮(31例)或联合用药(40例)治疗超过三年的精神病患者作为对象,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7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PⅢNP、Col-Ⅳ、LN及HA。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所有服药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ⅢNP及HA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Col-Ⅳ和LN则无差异;②氯氮平组、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及联合用药组之间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单一用药组(氯氮平组、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PⅢNP及HA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联合用药组则PⅢNP、HA及LN均存在差异。结论:氯氮平、氯丙嗪及利培酮均对血清肝脏纤维化指标PⅢNP和HA有影响;各药物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无差异,但其联合用药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Ⅳ型胶原 (Ⅳ -C)、Ⅲ型前胶原 (PCⅢ )、脯氨酸肽酶 (PLD)、透明质酸 (HA)和层粘连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RIA对 1 0 3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这几个指标的代谢变化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中 35例肝活检患者中这些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慢活肝 (CAH)和肝硬化 (LC)患者血清Ⅳ -C、PCⅢ、LN、HA和PLD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 ,而慢迁肝 (CPH)和急性肝炎 (AH)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P >0 .0 5 )。血清Ⅳ -C、PCⅢ、LN、HA和PLD的异常高值趋向性地向LC和CAH集中 ,其升高的方向及程度与肝损害和肝纤维化发展的方向及程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相关分析亦发现肝活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其血清Ⅳ -C、PCⅢ、LN、HA和PLD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n =35 ,r= 0 .6 4 - 0 .89,P <0 .0 1 )。结论 :血清Ⅳ -C、PCⅢ、LN和PLD等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 ,且较少受肝细胞损伤性因素的影响。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方面 ,HA和LN似更优于Ⅳ -C、PCⅢ和PL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评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酶标法检测血清MMP-1、TIMP-1、TGF-β1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PⅢP、CⅣ、LN含量.结果 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PⅢP、CⅣ、L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肝病患者血清MMP-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存在MMP-1和TIMP-1的严重失衡,是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细胞外基质沉积的重要原因.血清TIMP-1、TGF-β1、HA、PⅢP、CⅣ和LN对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而MMP-1的临床诊断价值欠佳.  相似文献   

10.
血清HA、PⅢNP、LN、Ⅳ-C及PLD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病理基础,目前临床上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是以肝穿刺为“金标准”。因此,如何寻找一种非损伤性诊断途径是目前国内外研究颇为活跃的一个课题。本文根据近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了164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尾肽(PⅢNP)、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脯肽酶(PLD)的测定结果,目的在于比较、探讨这些指标在诊断肝纤维化时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Graves甲亢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胶原N端肽(PⅢPN-P)、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变化,来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并讨论抗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5例Graves甲亢患者和6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A、LN、PⅢPN-P、CⅣ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功三项(TSH、FT3、FT4)及TRAb.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HA、LN、PⅢP N-P、CⅣ在甲亢患者中的阳率性分别为1.50%、4.60%、63.10%和49.20%.甲亢患者血清中的PⅢP N-P及CⅣ平均水平分别为50.48±19.62ng/mL及33.78±16.06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与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还发现,随着TRAb水平的升高,PⅢP N-P及CⅣ的水平也随着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TRAb与PⅢP N-P与CⅣ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甲亢患者中肝纤维化指标PⅢP N-P及C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TRAb与PⅢP N-P及CⅣ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因此,甲亢患者有必要关注肝纤维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IA对103例乙肝患者血清中的这几个指标的代谢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中35例肝活检患者中这些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慢活肝(CAH)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Ⅳ-C、PCⅢ、LN、HA和PLD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慢迁肝(CPH)和急性肝炎(AH)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血清Ⅳ-C、PCⅢ、LN、HA和PLD的异常高值趋向性地向LC和CAH集中,其升高的方向及程度与肝损害和肝纤维化发展的方向及程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相关分析亦发现肝活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其血清Ⅳ-C、PCⅢ、LN、HA和PLD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n=35,r= 0.64- 0.89,P<0.01)。结论:血清Ⅳ-C、PCⅢ、LN和PLD等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且较少受肝细胞损伤性因素的影响。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方面,HA和LN似更优于Ⅳ-C、PCⅢ和PLD。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40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三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四型胶原(Ⅳ-C)测定,并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1]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在慢性肝炎时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由乙,丙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肝炎中有部分将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而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改变,并具有可逆性,所以如何早期诊断及逆转肝纤维化从而阻断肝硬化的形成,是保护肝功能的重要一环^[1],肝活检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慢性肝病病变程度最可靠的方法。但肝穿刺具有创伤性,病人不易接受,在临床上难以广泛开展,所以寻找非创伤的诊断方法是国内外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无创伤检测中细胞外基质(ECM)及其代谢产物通常是首选的血清标志物,我们选择了126例慢性肝炎患者,在肝穿刺活检的同时,检测其外周血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并以30例正常人血清该类指标作为对照,比较这四类指标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为肝纤维化的非创伤性检测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 采用RIA对52例慢性肝病患者, 42名健康对照者, 38例慢性肝病患者经保肝抗纤维化治疗后血清中的PCⅢ、HA、C-Ⅳ和LN进行检测, 同时与对照组和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CⅢ、HA、C-Ⅳ和LN有不同程度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8例慢性肝病治疗后血清PCⅢ、HA、C-Ⅳ和LN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PCⅢ、HA、C-Ⅳ和LN的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评价HA,LN,PⅢNP,IV—C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对240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三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四型胶原(Ⅳ-C)测定,并结合临床初步评价这四种1995年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推荐[1]的肝纤维化指标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联合检测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 IV)、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43例肝病患者的LN、C IV、HA、PCⅢ,同时与41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硬化组中表达最高,以HA、PCⅢ升高最为显著。结论:血清LN、C IV、HA、PCⅢ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不能用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和层粘连蛋白(LN)含量,评价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酶标法检测血清MMP-1、TIMP-1、TGF-β1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PⅢP、CⅣ、LN含量。结果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PⅢP、CⅣ、L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肝病患者血清MMP-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MMP-1和TIMP-1的严重失衡,是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细胞外基质沉积的重要原因。血清TIMP-1、TGF-β1、HA、PⅢP、CⅣ和LN对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而MMP-1的临床诊断价值欠佳。  相似文献   

19.
血浆Hcy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在NAFL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257例非酒精脂肪肝患者进行Hcy、HA、PCⅢ、CⅣ、LN检测,并以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单纯性NAFLD患者Hcy、HA、PCⅢ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Ⅳ、LN结果虽高于对照组,但增高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Hcy、HA、PCⅢ、CⅣ、LN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NAFLD患者重度组与轻、中度组之间Hcy、HA、PCⅢ、CⅣ、L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中度脂肪肝与轻度脂肪肝之间Hcy、HA、PCⅢ、CⅣ、LN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NAFL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Hcy、HA、PCⅢ、CⅣ、LN结果是NAFLD筛查的实验室重要指标,可作为NAFLD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洪文  白文坤  王文奇 《医学信息》2007,20(8):1433-143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甘利欣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3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联合应用甘利欣和苦参素治疗;甘利欣组20例,给予甘利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一周内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P。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HA、LN、Ⅳ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A、LN、Ⅳ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清HA、LN、ⅣP水平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明显低于甘利欣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苦参素和甘利欣合用较与单纯应用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说明苦参素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