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8岁,体重20kg。2004年12月8日因CT发现腹后腔占位性病变,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为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出现胸骨、左大腿疼痛,行骨ECT检查示枕骨及左股骨放射性浓聚,B超提示腹主动脉旁多发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腹后腔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并腹腔淋巴结及骨转移(Ⅳ期),于2004年12月21日转入我科,拟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共完成6个周期的化疗,第3周期化疗后复查达完全缓解,骨髓检查未见肿瘤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足叶乙甙(VP-16)(总量800mg,分3d用)化疗加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第8天白细胞降至1·2×109/L,开始给…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5岁。2005年11月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现右侧锁骨上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片,质硬,活动度差.于12月6日在解放军某医院行右侧锁骨上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结转移。患者于12月16日行PET/CT检查提示:右侧锁骨区域及右侧上纵隔多发恶性高代谢灶.余部位未见明显灶性高代谢改变。12月23日胸部CT提示:右上纵隔肿物伴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增大。西医诊断。纵隔神经内分泌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于2005年12月~2006年2月行放疗1周期。2006年2月~2006年9月行泰素、卡铂方案化疗4周期,力比泰、顺铂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价病情平稳.淋巴结仍存在.大小同前。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0岁,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5年,反复呕吐、腹胀5天入院.15年前发现左乳肿块,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后规范化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于2009年3月发现左锁骨上多个肿大淋巴结,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胃癌新辅助化疔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48例)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48例),行CT等检查评估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术前行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两组均行D2胃癌根治术(第二站淋巴结全部清除)。根据两组术后常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胃体部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包括中晚期胃体部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ⅢB、ⅢC期及Ⅳ期)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胃食管结合部癌进展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10.0%;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24.8%;胃食管结合部癌晚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12.5%;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37.1%;胃体部癌进展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8.0%;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20.5%;胃体部癌晚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3.8%;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29.8%;达到降低临床期和手术根治;胃窦癌包括中晚期胃窦癌(ⅢB、ⅢC期及Ⅳ期)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于胃体部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可以达到降低临床分期,减少阳性淋巴结数量,从而达到减少淋巴结癌肿残留、降低局部复发率,使患者生存期延长成为可能,值得推广应用;而胃窦癌新辅助化疗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来源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最早由Berge r等于1924年提出。O′connor等在1988年汇集世界文献报道还不足300例[1]。由 于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故易误诊。目前对该病尚无太多的治疗经验。本文作者收治1例, 在诊断和治疗上均出现一些波折,经综合治疗近期效果较好,现就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颅内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1周于1997年12月23日入院放疗。199 7年 12月16日患者因左颞部、左眼部疼痛,嗅觉丧失半个月,经CT证实颅内占位病变,在某医院 行 颅内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溴沟内,直径约5 cm,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 。术后疼痛消失,溴觉未恢复,很快出现左鼻腔顶部异物感。入院时检查见左头顶部术痕, 愈合好。前鼻镜检查发现左鼻腔顶部有肿物,活检病理证实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卡瓦氏位拍 片报告额窦、筛窦无异常。左上颌窦炎症。没有行CT检查。患者不同意再次手术,故对原颅 内病灶区及左鼻腔顶部肿物区行放射治疗。DT 50 Gy/25次,左鼻腔顶部异物感消失,肿 物消失。发现中鼻道后部有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停止放疗,休息1个月 于1998年4月10日行第二次手术,术中见:左 上颌窦充满水肿样灰白色肿物,内侧壁骨质破坏。中鼻道肿物向后延伸至后鼻孔,筛骨纸样 板大部分缺损达后组筛窦最后一个筛房,蝶骨内粘膜增厚,无肿物。左鼻腔顶筛板处有瘢痕 ,无肿物。行左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侧壁及肿物、筛窦切除,左鼻腔呈一空腔并与上颌窦 连 成一腔。病理报告同前。1998年5月28日因胸闷、气短、咳嗽10 d,音哑1 d来我科复查 ,患 者呈慢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鼻窦均无肿物复发。喉镜下见左声带麻痹,无肿 物。肺纵隔CT示纵隔、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右上肺见两处密度增浓影,分别为直径1.5 cm 和1.0 cm,其中一处见有空洞,边缘欠清晰。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经五个周期化 疗,胸闷、气短、咳嗽、音哑症状均消失。对比胸片双侧肿大的肺门淋巴结消失,右上肺增 浓影基本消失,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7岁.因肝移植术后8个月,再次行化疗于2006年2月21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行腹部CT和B超均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病理提示为肝细胞癌.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术后长期服用环孢素A、普乐可复等免疫抑制剂,此次为再次行化疗而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9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7/80 mmHg.头颅、五官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肺呼吸动度、语颤较左侧减弱,右肺叩诊浊音,左肺叩诊清音,右肺呼吸音较左肺减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右上腹部可见一长约35 cm手术瘢痕,腹柔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7.
例 1 女 ,5 6岁 ,因左乳腺癌术后化疗 4周期 2 1天而入院。患者为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后给予CAF化疗了 4周期 ,现要求入院行第五周期化疗。查体 :P72次 /分 ,R2 0次 /分 ,Bp10 5 /70mmHg,KPS80。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发稀疏 ,左胸可见一手术瘢痕 ,愈合好 ,瘢痕下未及结节。入院诊断 :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化疗后 ,入院行血常规检查示WBC2 .32× 10 9/L ,N5 7%,L37%,Hb10 8g/L。余肝功能、肾功能正常。EKG :大致正常心电图 ,影像学检查双肺、肝脏未发现异常征象。因白细胞减少 ,不能化疗 ,给予升白细胞药格宁(批号 2 0 …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反复头皮及淋巴转移的病例。患者15岁,女性,行颅内胶质瘤切除术,术后4年里反复出现原手术切口及头颈部淋巴结转移,多次给予头皮及淋巴结转移灶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等,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患者因远隔脏器转移于2019年医治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9.
史颖  彭大为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3):272-272,301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2009年11月17日因诊断为"胃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胆囊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左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来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09年12月22日开始化疗,化疗药物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恩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上腹左胸两切口加腹腔、胸腔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贲门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胸、腹两切口加两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贲门癌患者24例,与同期经左胸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28例进行比较。结果:两切口组清除转移淋巴结数高于左胸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左胸组(P〈0.05);术后并发症低于左胸组。结论:经上腹左胸两切口行贲门癌根治术,有利于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提高手术的彻底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0岁,“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半年”为主诉,2006年12月行胃镜检查示:胃体上段溃疡浸润型癌,侵及贲门,病检示:腺癌。上腹部CT示:胃癌,肝胃间淋巴结肿大,右肝转移。于2006年12月29日行“胃近端大部切除(D2)术,肝右叶不规则切除。”术后病理示:胃贲门小弯侧管状中-低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达浆膜,上、下切端(+),小弯淋巴结癌转移(3/9);另送肝肿物:肝细胞肝癌,术中腹腔内予5-Fu,术后予艾恒+希罗达化疗6个周期。化疗后2个月即2007年7月,出现腰背部持续性疼痛,间歇性加重,体重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826例,其中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52例(开放组),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21例(腔镜组),比较全腔镜与开放手术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疗效分析。开放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上明显长于腔镜组,而在淋巴结清扫个数、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少于腔镜组,心肺并发症、吻合口瘘明显多于腹腔组。全腔镜下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只是手术方式的改变,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女,47岁,因"左乳癌术后11个月,多发转移2月余"于2015年6月7日入院.病人既往行4周期化疗(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后病情进展,2个月前发现胸壁、肺和骨转移.既往无高血压、精神病史.体格检查:神清,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左乳缺如,左侧胸壁可见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右乳正常.心肺腹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对CT扫描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进行比较,分析肿瘤不同位置(锁骨上、食管气管沟、后纵隔、气管旁、主动脉下、前纵隔、隆突下、食管旁、肺韧带、气管支气管、肺内、横膈、贲门旁、胃左、肝总、脾门及腹膜后)及不同区域(1-4、5-6、7、8-10和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的术前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吻合度。结果两种方法在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1-4区域、8~10区域、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锁骨上、后纵隔、前纵隔、肺韧带、横膈、肝总和脾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吻合度较强,在食管气管沟、气管支气管和贲门旁的吻合度一般,在气管旁、主动脉下、隆突下、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及以上区域的吻合度较弱。结论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有良好的价值,但在部分区域应结合腔内超声及PET-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7岁。因左侧腰部外伤在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实性占位,遂行CT检查提示腹膜后占位,部分与左肾连接紧密,左肾中度积水。于1993年12月14日收住院。查体;IBP23/14kPa.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左肾区叩击痛( ),双肾未及.血常规正常。27日在连硬麻醉下行左肾探查术。  相似文献   

16.
Ⅱ期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舒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4):2444-2445
患者男,49岁,因“左下腹痛半年,便血3个月”,于2004年10月10日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B超及CT未发现其他部位有转移,癌胚抗原(CEA)59 ng/m l(正常值0·0~5·0 ng/m l),CA199 199 U/m l(正常值0~27 U/m l)。于2004年10月20日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外科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为:乙状结肠隆起型管状腺癌Ⅱ级,部分见印戒细胞,肿块4 cm×5 cm,侵及全层及周围脂肪组织,两切缘未及癌累及,找到肠系膜淋巴结14枚,肠旁淋巴结18枚,均未见癌转移。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当医生和患者谈起术后进行化疗时,患者产生了很多疑问。该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 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 活检的结果,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以及相关临床及病理因素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 年2月-2010 年10 月期间经我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9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新辅助化疗组(A 组)54 例,以PFE 方案(每疗程紫杉醇210mg 、氟尿嘧啶2.5g 、吡柔比星60mg) 行2-4 疗程化疗,然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行新辅助化疗组(B 组)42 例,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两组患者术前经乳腺原发肿瘤(或活检残腔)周围或乳晕区皮下组织分3点注射1% 亚甲蓝,术中肉眼寻找蓝染的前哨淋巴结并切除,然后常规清扫腋窝Ⅰ、Ⅱ组淋巴结.术后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 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81.48%vs95.24%,P<0.05);A 组和B组SLN 活检的假阴性率以及准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0%vs3.57% 以及95.45%VS97.50%,P 均>0.05);A 组中,肿瘤(或残腔)位置注射美兰者的检出率略低于乳晕注射者(75.86%vs88.00%,P=0.427);SLNB 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与患者年龄及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无关,相应数据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1.00).结论:NAC 能够降低SLNB 的检出率,但NAC 后的患者的SLN 情况仍能代表腋窝淋巴结状况,新辅助化疗后仍可对患者进行SLNB,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或残腔)处注射的SLNB 检出率略低于乳晕注射处.  相似文献   

18.
神经母细胞瘤的针吸细胞学诊断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1999年 4年中我院针吸细胞学共诊断 4例神经母细胞瘤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 1,男性 ,3 7岁。患者系鼻腔内息肉样肿物切除 (病理诊断为嗅神经母细胞瘤 )术后半年 ,发现锁骨上肿物 3天就诊 ,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例 2 ,女性 ,5岁。发现患儿腹部肿物 10天。B超示肿物 15cm× 10cm ,实性 ,考虑为腹膜后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行肿物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例 3 ,男性 ,6岁。左颌下肿物 2周 ,不痛 ,肿物直径 3 .5cm ,其他检查未见异常。针吸细胞学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恶性淋巴瘤患者脑脊液中查见淋巴瘤细胞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男,l3岁,1998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伴胸闷、气急、颜面浮肿.无发热、盗汗及咳嗽。胸部影像学检查示胸膜部有一肿大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活检经病理检查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弥漫型).即予CHOP方案化疗。1999年7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5 7岁 ,农民。于 1999年 9月查体时摄片发现左下肺阴影 ,在我院经增强CT等检查诊断为左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于 1999年 11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左下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经病理诊断为 :左下肺小细胞癌 (T2 N2 M0 ⅢA)。术后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2月在我院按CEA方案行两周期化疗 ,每周期用卡铂 5 0 0mg ,威猛 30 0mg,吡喃阿霉素 40mg ,化疗顺利 ,化疗期间无特殊不适。但于 2 0 0 0年 7月 3日开始在我院行第三周期CEA方案化疗时 ,当第一天静滴 5 0 0mg卡铂后 ,患者出现双耳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