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红细胞(RBC)的可变形性降低和渗透脆性增加,与细胞内Ca~(2+)稳态失控有关。1983年Nieman等报告,尿毒症患者RBC膜的钙泵活性降低,从而导致RBC内Ca~(2+)蓄积。Gaffer等最近在证实上述结论的同时,又有新发现:尿毒症患者血浆中存在某种可透析因子,能可逆性地抑制RBC膜钙泵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病人的C蛋白具有低抗凝活性。有人提出在血透期间C蛋白活性(PCA)增强,并推测在尿毒症病人血浆中可能存在一种可透析性C蛋白抑制物。为了阐明在血透期间C蛋白抑制物对C蛋白活性的影响,本文作者观察了18例健康对照和20例终末期肾衰病人透析前后的PCA以及两种已经明确的C蛋白抑制物:纤活酶原激活物抑制物——3(PAI-3)和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的变化。尿毒症病人透析前平均PC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明显增加(P<0.02)。PAI-3活性透析后较透析前增加  相似文献   

3.
肠道功能紊乱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腹膜透析者透析效能以及腹膜透析导管稳定性的重要原因.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饮食减少、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甚至可出现肠梗阻、腹膜炎等严重情况.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无论透析与否,均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问题,腹膜透析患者长期腹腔高压力和高糖环境也是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腹膜透析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易诱发内源性腹膜炎、肠胀气等,导致腹膜透析效能降低.因此,重视腹膜透析者肠屏障功能的研究对改善腹膜透析者生存质量、防治尿毒症及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保障腹膜透析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尿毒症腹膜透析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特点及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贫血与红细胞生成素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胎鼠肝细胞体外培养红系集落方法测定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80例尿毒症患者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显著低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凝胶过滤所得尿毒症中分子物质(MMS)显著抑制小鼠骨髓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的体内生长和正常人红细胞膜钙泵活性。尿毒症患者红细胞膜钙泵活性显著降低,红细胞内钙显著增多,透析能部分纠正上述异常。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TH)明显升高患者贫血较重,对重组人EPO反应较差。表明除EPO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将长期规律性血透尿毒症患者80例分为血液透析应用rHuEpo者(HDepo组,n=43例),血液透析不应用rHuEpo者(HD组,n=37),根据血压情况两组再分为HDepo高血压亚组(HDepo-1组,n=23)、HDepo血压正常亚组(HDepo-2组,n=20)和HD高血压亚组(HD-1组,n=19)、HD血压正常亚组(HD-2组,n=18).另选尿毒症未透析患者20例(NHD组)、健康对照组20例(CON组,n=20).HDepo组患者均接受rHuEpo治疗3个月以上,用比色法测定血NO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1、AngⅡ水平.结果:(1)尿毒症透析患者血清NO、ET-1、AngⅡ浓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01).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与尿毒症未透析者比较,血清NO水平较未透析者低,血清ET-1、AngⅡ水平较未透析者高(P<0.05).(2)HDepo组经rHuEpo治疗3月后,血NO水平降低,血清ET-1、AngⅡ水平增高,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P<0.05).(3)用rHuEpo治疗后,HDepo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HD组高(P<0.001),血压增高与血NO浓度的降低,血清ET-1、AngⅡ浓度的增高有相关性.结论:rHuEpo可使尿毒症透析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血ET-1、AngⅡ水平增高,rHuEpo所致高血压与血NO浓度的降低,血清ET-1、AngⅡ浓度的增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肠肾轴理论耳穴压豆对尿毒症透析患者肠源性尿毒素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01月—2022年01月住院的5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均给予基于肠肾轴理论耳穴压豆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对甲酚(PCS)、硫酸吲哚酚(IS)、便秘症状积分,使用16S rDNA测序分析观察微生态指标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4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肠源性尿毒症毒素PCS、IS、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透析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增加,尿毒症透析患者治疗后肠道菌群仍旧以变形杆菌、厚壁菌门为主,其中拟杆菌门相对比治疗前丰度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肠肾轴理论耳穴压豆可有效减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降低PCS、IS水平,调节大便性状,改变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乳酸脱氢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尿毒症未透析者、尿毒症透析者及正常健康人各15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及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 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尿毒症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后乳酸脱氢酶水平与透析前相比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未透析患者体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升高无器官特异性,血液透析改变了尿毒症患者体内乳酸脱氢酶环境,乳酸脱氢酶有可能作为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全球终末期肾病患病率持续增长,尿毒症患者日益增加,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营养状态是反映血液透析质量和决定透析患者存活因素之一,营养不良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和透析疗程的延长而增加[1]。大家知道,尿毒症患者的一些常见并发症如心血管病、感染等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营养不良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不但降低而且死亡率也增高[2]。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西医常规治  相似文献   

9.
血清瘦素与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慢性肾衰竭 (ChronicRenalFailure ,CRF)尿毒症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很高 ,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还与患者的死亡率增高有关。既往认为营养不良的发生主要与尿毒症毒素有关 ,但透析治疗虽然能降低尿毒症毒素的浓度 ,往往不能理想地改善营养状况。最近发现〔1〕,瘦素 (Leptin)具有抑制食欲 ,蛋白质摄入不足 ,增加能量消耗 ,似与营养有关。本研究旨在研究瘦素与其他营养指标的关系来探讨瘦素在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中的可能作用。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1.1 未透析组 本院肾内科住院病人 2 8例 ,年龄(44 .0± 1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透析中应用脚踏车运动疗法防治透析中低血压和不安腿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8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透析管理, 观察组45例给予透析中脚踏车运动疗法, 每次透析开始30 min进行3组20 min卧位脚踏车运动, 两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症状、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透析充分性以及下肢肌力水平。结果干预前, 尿素氮、Kt/V、尿素清除率、5次坐立耗时试验、日常步速、体力活动水平、国际不安腿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 观察组尿素氮、IRLS评分、5次坐立耗时试验低于对照组(P<0.05), Kt/V、尿素清除率和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15.56%)低于对照组(38.64%), 日常步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过程中应用脚踏车运动疗法可降低尿毒症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 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老年尿毒症病人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膜透析广泛用于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 ,但由于合并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死亡率仍在较高水平 ,特别是老年尿毒症患者。现就我院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治疗中的老年尿毒症病人 (>6 0岁 )的死亡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4例住院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探讨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 以郸城县人民医院透析科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开始透析的所有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始透析时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毒症症状、尿毒症心、脑血管并发症、首次透析情况,调查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 (1)进入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3.6±0.9)ml/min;(2)所有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症、营养状态下降,30.4%患者需急诊透析;(3)91.3%患者系透析时机过晚,其原因以经济原因多见,其次与就诊晚和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基层医院开始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多数为透析时机过晚.经济原因、就诊过晚及认识不足是影响透析时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探讨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 以郸城县人民医院透析科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开始透析的所有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始透析时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毒症症状、尿毒症心、脑血管并发症、首次透析情况,调查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 (1)进入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3.6±0.9)ml/min;(2)所有患者均有尿毒症并发症、营养状态下降,30.4%患者需急诊透析;(3)91.3%患者系透析时机过晚,其原因以经济原因多见,其次与就诊晚和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基层医院开始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多数为透析时机过晚.经济原因、就诊过晚及认识不足是影响透析时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尿毒症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收集尿毒症患者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及其伴随的症状,探讨影响尿毒症继发癫痫的可能因素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透析低血压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透析患者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在透析人群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长,将来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如何预防老年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使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有报道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明显的左卡尼汀的缺乏,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卡尼汀缺乏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一些并发症密切相关。本文就左卡尼汀对老年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病人肾性骨病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 2 0多年来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 ,尿毒症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但肾性骨病的发生率仍较高 ,且透析时间越长 ,发生率越高。据报道 ,4 0 %的透析病人在第 1年内即可发生骨病[1] 。影响血透病人肾性骨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 磷潴留血透患者需摄入高蛋白饮食 ,血透 5h仅能降低血磷的5 0 % ,但细胞外液磷仅占身体总磷的 1% ,透后血磷很快回升[2 ] 。以往认为高血磷主要通过降低血钙 ,抑制肾脏活性维生素D生成 ,引起骨骼抵抗等途径间接发挥作用 ,近 5年研究证实 ,血磷升高可直接刺激甲状旁腺激素 (PTH)合成 ,并参与…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区尿毒症患者血铝水平及透析用水铝含量观察桂保松,史法善,尹爱萍吴大方,朱建民本文用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西安地区52例尿毒症患者血清和透析用水铝含量进行了测定。52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三组。非透析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1~74(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尿毒症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血液透析患者共128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4组:对照组、钙通道阻滞剂组、活性维生素D制剂组、钙通道阻滞剂+活性维生素D制剂组。所有患者每个月常规检测透析前静脉血PTH,血清钙(Ca^2+)、磷(P^3-)等。结果钙通道阻滞剂能促使甲状旁腺异常分泌PTH,与活性维生素D制剂合用则降低活性维生素D制剂抑制PTH分泌的效果,同时有引起高钙血症的可能。结论对肾衰竭患者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不但能促使甲状旁腺分泌PTH,而且有致高钙血症危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存期已相应延长,但其长期并发症也越显突出,尤其蛋白质营养不良已成为影响患者存活率的最主要因素。使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疗法可改善非透析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紊乱,降低尿毒症毒素水平。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因此,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配伍α-酮酸治疗,进一步探讨其对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血中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及活性.方法:取正常人23例和尿毒症患者21例外周血,患者分为未透析和腹膜透析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诱导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DC分泌白介素12(IL-12)的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尿毒症患者血中DC表达CD1a、CD11c、CD123、CD40、CD80、CD83较低, 腹膜透析组DC表达CD1a、CD11c、CD123接近正常,但表达CD40、CD80、CD83仍较低(P<0.05);尿毒症患者DC分泌IL-12减少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减低 (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血中DC数量减少且不成熟,抗原递呈功能缺陷,腹膜透析患者DC数量正常,但DC抗原递呈活性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