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皮生长因子的致畸试验石年,徐汉宫,罗运达,朱砂,刘毓谷(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环境毒理学教研室430030)本文报道表皮生长因子致畸胎性研究。表皮生长因子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制。实验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在20~200μg/kg体重剂量(相当于实际使...  相似文献   

2.
粘液表皮样肿瘤(mucoepidermoidtumor)又称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是较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自1945年Stewart 等将其从广义的混合瘤中分出,创用粘液表皮样肿瘤一名以来,文献报告的病例数以千计。许多作者从临床及组织学表现、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对其生物学行为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但在其组织学分型及治疗方面尚存一些分歧。现综合有关文献作一简要介绍。一、发病概况粘液表皮样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3~15%,在大涎腺肿瘤中,约占5~10%,其中90%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颌下腺。在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乳腺等许多组织是一种有效的致有丝分裂因子。已证实其受体(EGF-γ)存在于乳腺癌等多种组织内.最近发现 EGF-γ的肽序列与已知的瘤基因相同.这说明 EGF-γ与细胞恶变能力之间有潜在联系。本研究旨在评价人乳腺癌EGF-γ的情况,并将其与雌激素受体(ER)、组织学和其他预后因素进行了比较。对61例原发乳腺癌和9例淋巴结转移瘤标本进行了 EGF-γ与 ER 测定.句化前在缓冲液中将组织碎丁,离心,蛋白浓度调至1~1.5mg/ml,加入~(125)Ⅰ标记的 EGF,在26℃孵育2小时,随后再离心,将结合与游离成分分离,计算其结果。应用饱和活性炭法检测 ER。  相似文献   

4.
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脑肿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GFR是一分子量为17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本身具有蛋白激酶活性,并能有效地激活此酶的活性,构成了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一部分。它在脑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罕见,占其发生肿瘤的2.5%,占原发性肺癌的20%。国内多为个案报道,我们共收集14例,现报告如下。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38岁,左肺11例,右肺3例,主要发生在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旁,病程1个月~4年,主要表现为胸闷,咳痰带血。X线检查易误诊为结核。病程表现:14例中,低度恶性9例,肿瘤2~scm,平均25cm,镜检,瘤组织由表皮样细胞中间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无异形性。粘液上皮形成大小不一的扩张粘液腔,奥辛兰粘液染色呈兰绿色,癌胚抗原免疫酶标染色显示中间细胞阴性,粘液细胞及腔内呈棕色颗粒状。高度恶性5例,肿瘤2~9cm,平均4.5cm,镜检;瘤细胞以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为主,异形明显。粘液上皮基本消失,只保留粘液池分布在实性细胞巢之间,奥辛兰染色粘液池呈少许兰绿色,癌胚抗原显示部分棕色颗粒状。角蛋白染色二者皆显示中间细胞和粘液上皮阳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动物及人体表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人们已进行了多方探索,并且已将其用于化学致癌机理和皮肤病发病机理等领域的研究。在化学致癌的研究中,人们经常采用的动物实验模型是给小鼠表皮相继涂抹致癌物和促癌物,诱发皮肤肿瘤。因此在深入研究其致癌机制的同时,对小鼠表皮角质细胞的体外生长特性和影响因素也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人类皮肤肿瘤和皮肤病的需要则促使人体表皮角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经验臻于成熟。人体和小鼠表皮细胞培养条件要求高,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呈低龄化和非肥胖人群高发趋势,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乳腺癌细胞增殖、黏附、血管形成、转移等方面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特征、及其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3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作MRI平扫与增强扫描;20例作CT平扫检查。结果:肿瘤位于桥前池及桥小脑角池18例,4例位于鞍上,2例位于鞍旁,5例位于第四脑室,1例位于小脑延髓池。肿瘤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轮廓光整或呈分叶状。CT平扫17例呈均匀低密度,2例呈稍不均匀低密度,CT值为-15~10Hu,1例呈高密度。MRI平扫28例T1加权像上肿瘤呈不均的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部分病例在FLAIR图象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与周围低信号的脑脊液分界清晰;2例表现为T1加权像上为高信号,T2加权像上为低信号。增强后,2例肿瘤边缘有轻微强化,其余肿瘤均无明显强化。结论:典型的颅内表皮样囊肿,通过CT和MRI检查可做出准确诊断,并可以与颅内其他疾病相鉴别;在鉴别诊断中,MRI优于CT。非典型的颅内高密度囊肿,必须CT和MRI相结合诊断,为准确的术前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呈低龄化和非肥胖人群高发趋势,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乳腺癌细胞增殖、黏附、血管形成、转移等方面关系密切,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特征、及其信号通路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的关系,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综述如下。1EGF的生物学作用EGF是在60年代初由Levi—Montalcini等在纯化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时发现的,是一组可促进新生小鼠提早开眼、长牙且对热稳定的含有53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导,表皮生长因子(EGF)可调节子宫内膜、卵巢、子宫颈和外阴细胞体外生长,但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妇科恶性肿瘤表达报导尚少。Bauknecht等发现19例标本中5例(26.3%)可测出 EGF-R,Pfeiffer 等发现1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EGF-R 水平增高,本文作者对72例原发性妇  相似文献   

1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正常组织一定程度的放射损伤。因此,如何增加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和放射治疗比,是改善放射治疗疗效的关键。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应该特异地作用于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没有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阻滞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是目前这一研究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对放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针对EGFR已经开发出多种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等药物应用于临床,在对多种晚期和耐药肿瘤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表皮生长因子(EGF)系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而与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的因子之一。文献报导,EGF和EGFR表达与癌发育、增殖密切相关,EGFR表达与患者预后亦呈相关性。目前有关肺癌EGFR和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因子相关性研究甚少,且与预后相关性也未明瞭。为此,作者对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GFR和EGF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取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78例(腺癌42例,鳞癌29例,大细胞癌7例),标本冰冻切片,采用ABC法测定EGFR和EGF。  相似文献   

16.
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奇  张德超  赫捷  赵峻 《癌症》2002,21(6):681-681
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是少见的胸部肿瘤,1965~2000年,我院共收治29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鼻咽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密切相关。鼻咽癌EGFR的表达与鼻咽癌的分期呈正相关,与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呈负相关。在鼻咽癌的发展过程中,EGFR与环氧化酶-2(COX-2),潜伏膜蛋白1(LMP-1)相互协同而发挥作用。抗EGFR治疗有望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文江 《癌症进展》2004,2(1):60-6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个家族,在不同肿瘤中均有高表达.EGFR活化会增加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因此EGFR的抑制剂成为重要的治疗肿瘤新药,EGFR成为治疗肿瘤的分子靶区.EGFR抑制剂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和单克隆抗休两大类,临床试验表明在肿瘤治疗上两者都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耐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现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不论是单用还是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作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最终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产生耐药,限制了其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自 1994年 7月— 1998年 10月共收治睾丸表皮样囊肿 5例。年龄 2 0岁~ 6 0岁 ,平均 39.5岁。发现时间 1月~ 5 a。均以阴囊内肿块为主诉 ,1例阴囊外伤后 2 a发现肿块。右侧 3例 ,左侧 2例。1例未婚 ,4例已婚并生育。肿块直径 0 .8cm~ 2 .5 cm。术前均作细针穿刺活检 ,均提示表皮样囊肿。5例中 3例作囊肿切除 ,2例作睾丸切收稿日期 :1999-0 4-0 6,修回日期 :1999-0 9-2 1作者单位 :江苏省铜山县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铜山县  2 2 112 4除。大体标本 :表面光滑 ,切面实性 1例 ,为白色坚韧组织 ;囊性 4例 ,内为豆渣样物 ,充满皮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