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对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早期误诊5例(误诊率25%),且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影响率为50%,典型川崎病患儿为25%,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早期与多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因此误诊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与患儿的多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有机结合,降低不完全川崎病的误诊率,缩短确诊时间,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87例临床分析,川崎病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分析,川崎病32例临床分析,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及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与川崎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川崎病患儿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观察与探讨,川崎病86例临床分析,川崎病患儿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目前不具备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的川崎病,由于受累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故早期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92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川崎病(典型和不典型)8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52例临床诊治要点回顾分析——陈俊国等(浙江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314000)《中华新医学》2005,6(3):296-297[寻找典型和不典型川崎病(KD)早期诊断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方法:将患几分成两组,典型组和不典型组,并把他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变化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除了不典型组临床特点不明显外,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均无显著差异(P&;lt;0.05)。结论:对早期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及辅助检查,即使不达标准患儿也建议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IVGG)加阿司匹林(ASA)进行治疗,以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90例川崎病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对照组为典型川崎病患儿组,实验组为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组,对两组患儿予以阿司匹林与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与各项血液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典型川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进行分析探讨,以期降低疾病误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在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卡疤红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结膜充血以及手足硬肿等方面和对照组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表现方面,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没有明显差异,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而卡疤红斑发生率方面,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早期进行各项检查,有助于降低疾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患儿血清内皮素1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卫气营血辨证配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9例,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急性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小儿川崎病46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21例川崎病临床表现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OH)D3、NT-proBNP和IL-6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接收诊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冠脉是否损伤分为冠脉损伤组(31例)和非冠脉损伤组(37例),以同时期因感染性发热的68例患儿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NT-proBNP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25-(OH)D3和IL-6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3、NT-proBNP、IL-6之间相关性,ROC曲线分析三者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患儿血清中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5),NT-proBN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冠脉非损伤组比较,冠脉损伤组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5),NT-proBNP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血清中25-(OH)D3与NT-proBNP、IL-6均呈负相关(P0.05),NT-proBNP与IL-6呈正相关(P0.05)。与25-(OH)D3、NT-proBNP和IL-6单独诊断比较,三者联合诊断川崎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P0.05),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25-(OH)D3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表达降低,NT-proBNP和IL-6表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川崎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川崎病55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5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有早期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100%),球结膜充血(54.5%),唇及口腔表现(72.7%),手足指趾硬肿(63.6%),皮疹(29.1%),颈淋巴结肿大(30.9%).另外肛周潮红或伴脱皮(58.2%),卡疤红肿(52.7%)也有早期诊断参考价值.实验室检查中红细胞沉降率明显增快(69.1%),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56.4%),血小板计数显著增高(49.1%)或白细胞计数升高(60.0%)等结果对判断是否为不典型川崎病更有协助诊断的价值,同时尽早行心脏彩色B超检查,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1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1例,冠状动脉瘤1例.对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随访6个月至18个月,完全恢复正常者12例.结论 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的系统性血管炎,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的动脉瘤。在发达国家中,川崎病是儿童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疾病的病因。川崎病的诊断完全根据临床特点。典型的川崎病诊断,患必须符合发热≥5天,并且有下列5项标准中的4条:(1)双侧结膜炎;(2)口或咽部红斑,草莓舌以及口腔炎:(3)多形态皮疹:(4)手或足的红斑或水肿;(5)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病。如果有冠状动脉异常证据,则至少有上述标准中3条可以诊断川崎病。不完全或不典型川崎病可以没有上述表现,但是可以引起或导致冠状动脉的动脉瘤。川崎病的病因还不清楚。实验室检验没有特异性,目前没有确诊该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郭兴青  吴敏 《山东医药》2003,43(34):68-68
川崎病(KD)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其心血管并发症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婴儿KD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2003年1~6月,本院收治KD5例,其中误诊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观察及护理,P选择素及E选择素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川崎病患儿的实验室部分检测分析,非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声学密度定量研究,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283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川崎病冠状动脉管壁非扩张性病变及其功能改变的研究,非典型川崎病36例分析,慢性疲劳综合症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及其心功能变化。方法: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72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用Cuben’s法检测患儿左室收缩功能;用经二尖瓣多普勒血流图检测患儿左室舒张功能。结果:72例患儿中,检出26例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急性或亚急性期单纯冠状动脉扩张21例。川崎病患儿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有较高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尤其是在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超声对川崎病及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川崎病患儿及其中2例并发冠状动脉血栓的病例,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等。结果本组35例川崎病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最小年龄2月15天,最大年龄8岁。超声心动图显示30例为双侧冠状动脉扩张,5例为单侧冠状动脉扩张,其中2例冠状动脉呈瘤状扩张,内并发血栓,患儿以急性心肌梗死就诊。结论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显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KD)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此病的认识,病例明显增多,因此制定了诊断标准。但同时临床也出现了许多不典型病例,本文综合分析了60例KD临床特点,以期发现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依据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川崎病并发心血管症状已是后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心血管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患儿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儿童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的方法,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防治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概况,早期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川崎病患儿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总结,景天加灵片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编按]  相似文献   

17.
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热退后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及预后关系;tbJDJN崎病急性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川崎病患儿二尖瓣环运动特征及临床意义;小儿川崎病急性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川崎病患儿二尖瓣环运动特征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川崎病恢复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相关因素分析;人血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冠状动脉造影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检查中的作用;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状态及相关参数变化的意义;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分析  相似文献   

19.
86例川崎病患儿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4~2004年,我们分析了86例川崎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重点对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正确诊治川崎病,判断其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血管损伤的机制;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探讨附75例分析;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研究;不典型川崎病26例误诊分析和治疗;川崎病26例临床分析;65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