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脑出血恢复期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是使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现将此类病人恢复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预防并发症的护理1.1坠积性肺炎因为病人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痰多且黏稠,不易排出,故应给予雾化吸入,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但由于长期吸痰易给病人造成口腔糜烂及呼吸道黏膜损伤,因此,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用0.1%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1次。并经常帮助病人翻身、叩背,以体位变化和拍击震荡促使痰液排出。做好痰液培养,以利提供应用抗生素的依据。1.2预防泌尿系感染由于膀胱括约肌失去控制,导致尿失禁或排尿困难。因此…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祥燕 《海南医学》2003,14(9):118-119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 ,甲状腺大部切除是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将该手术的术后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1.一般护理1.1 半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及伤口渗出物的引流。2 .1 严密观察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变化 ,术后第 1— 2天进流质饮食 ,如有喉上神经损伤 ,病人有咳呛 ,误咽 ,可给静脉补液或半固体食物注意了、口腔卫生 ,帮助病人及时排出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病人要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 ,每日三次 ,每次十滴约 4~ 5天或遵医嘱。2 .主要症状及护理2 .1 出血 颈部及甲状腺血管丰富 ,手术侵袭或止血不彻底不完善 ,结扎线滑…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及时准确地应用机械通气 ,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 ,防止重要脏器的组织损害和功能障碍 ,具有重要意义。而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护理 ,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 1 2例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1 吸痰操作与护理 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通气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时 ,可根据情况每 0 .5到 1小时吸痰一次。吸痰应做到 :吸痰前翻身拍背。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1 5秒 ,让病人休息片刻后再抽吸 ,以免抽吸时间过长影响气体交换。吸痰管插入的深度以刺激轻咳为宜 ,使细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5~1997年,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且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共12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重型颅脑损伤者行气管切开术12例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9~61岁,置管时间6~47天。经治疗痊愈出院7例,死亡5例。2 术后护理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可使机体气体交换发生严重障碍,使脑缺氧加重,术后有效的吸痰是护理的关键。一般1~2小时吸痰1次,每次持续抽吸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吸痰时尽量刺激病人咳嗽或用手触压颈部气管引起病人咳嗽,定期翻身,预防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吸唾管行口腔持续负压吸引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介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观察组使用一次性吸唾管进行口腔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按需吸唾液及吸痰等分泌物。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吸痰次数、口腔感染率、颜面部皮肤破损率及护士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 d后,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吸痰次数、每日排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痂形成率为10.00%(6/60),低于对照组的25.00%(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口腔感染率、颜面部皮肤破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工作量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吸唾管行口腔持续负压吸引能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吸痰次数和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多 ,其中一部分患者进入持续植物状态 (PVS)。当今医疗水平的提高 ,PVS患者得以长期生存 ,我们接收 1例已生存 12 a患者。而 PVS患者最易并发肺部感染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呼吸道护理必须保持室内清洁 ,室内的湿度及温度适宜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按时翻身、叩背、吸痰等。吸痰时将灭菌的吸痰管缓慢地插入气道 ,上下移动 ,并左右旋转 ,吸净痰液 ,然后将口腔内分泌物吸出 ,在吸痰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黏膜。2 口腔护理每天做口腔护理 2~ 3次 ,每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 ,也可选用灭滴灵注射液、3 %双氧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充分湿化气道对重症肌无力病人气管切开的作用及气管套管护理。方法将74例重症肌无力气管切开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大湿化液剂量,每次滴注为5ml,每日湿化液量为500ml,吸痰管只在气管套口吸痰,同时配合胸壁加压法。对照组每次湿化液滴注1~2ml,每日总量100ml。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充分湿化气道是气管切开排痰成功的关键,配合相应的气管套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吸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吴平 《黑龙江医学》2002,26(7):545-545
本文于 1998~ 2 0 0 1年就 88例脑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现总结如下。1 呼吸道护理脑出血患者基本都采取卧位 ,由于气管内的痰液及呕吐物流入气管内极易造成气管堵塞而致窒息 ,因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呼吸道管理是抢救重型脑出血成功的关键。早期呼吸道管理 ,首先清除口腔内呕吐物 ,将头偏向一侧 ,取出义齿 ,对张口困难及抽搐患者放开口器 ,以利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吸出 ,然后加压给氧。及时吸痰 ,一次连续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间过长易引起咳嗽 ,所以要求护理人员操作要轻柔、敏捷。对昏迷程度较深、伴肺部感染者 ,15min吸痰 1…  相似文献   

9.
侯丽  柳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335-1336
气管切开不仅便于吸痰,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通气,而且有利于各种呼吸器械的连接,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0年至今我科共行气管切开术180例,其中男102例,女78例,年龄5~78岁,其中脑外伤116例,脑出血64例。2 护理体会21 改善病室环境211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湿式清洁,限制陪护人员以减少室内细菌数量。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次紫外线照射1h。病室摆放宜简单,勿放置鲜花等以减少花粉等不良刺激。212 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每次30min,冬季开窗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13 …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定时空气消毒,做好超声雾化吸入、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体现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霞 《中外医疗》2010,29(30):164-16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做好脑室引流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结果 38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8例;生活自理者11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0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科学的护理,可保证手术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本院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 2 0例 ,现将其护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2 0例 ,年龄 36~ 75岁 ,男 15例 ,女 5例 ,平均高血压病史 14 5年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 15例 ,脑叶出血 3例 ,两部位血量 30~ 85ml ,丘脑出血 2例 ,出血量 15ml、2 0ml各 1例。2 护理2 .1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2 .1.1 术前准备 对清醒者进行安慰 ,简单介绍治疗方法 ,解除其紧张情绪 ,保持呼吸道及泌尿道通畅 ,必要时做气管切开及留置导尿管 ,控制血压 ,对血压 >180 /12 0mmHg者适当给予降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后血压持续升高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方法 总结76例高血压脑出血清创清除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对76例患者出现血压持续升高的诱因进行分析,以探讨预防血压持续增高的有效措施.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血压持续增高最主要与继发颅内压增高、中枢性高热、烦躁不安、呼吸道欠通畅、情绪异常、外因刺激、便秘等诱因有关.结论 通过控制颅内高压、有效降温、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稳住情绪、减少外因刺激及预防便秘等护理措施是降压的关键,也是预防再出血、提高病人生存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10年所积累的全麻术后护理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畅。要观察呼吸道通畅程度,呼吸格度和呼吸频率,凡病人呼吸时有疾鸣音者均需作吸痰处理。如有舌后坠,可托起下颌或置入口烟通气管,呕吐时应采取头们向一侧,呕吐物可从口角流出或吸除,要注意口腔护理,如口腔内手术渗血或分泌物前国应及时吸出。2.注意观察循环状态。除了测量血压、脉搏外应注意本稍循环状态,麻醉后继续每小时测定尿量是监测循环系统的最简便方法。正常每小时尿量保持在30ml以上.3.在苏醒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镇静药,使病人尽快苏四…  相似文献   

15.
重型脑外伤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脑外伤病人,意识呈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如不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易造成呼吸道阻塞,肺内感染。因此,排除呼吸道障碍,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护良好的气体交换,是降低重度颅脑外伤病死率的重要措施。1 加强咽部护理:检查口腔及咽部有无异物、呕吐物、血凝块、分泌物等。当病情稍有稳定仍未清醒时,咽喉部的护理容易忽略,虽然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但仍会有部分分泌物附着于咽喉部粘膜上形成一层假膜。吸痰管的进出,又可以在假层粘膜中形成自然通道,使积聚的分泌物不易吸出。如:1例重度脑挫裂伤并颅底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的疗效.方法 微创碎吸引流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术后12-24h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质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注意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结论 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促使病情好转,减少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护理工作十分艰苦而重要的目标。1临床资料本组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0岁 ̄84岁,病程1 ̄3个月。均为出血后行颅骨钻孔引流血肿排空术,术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及护理后好转28例,因呼吸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8例,占本组病例的22%。2护理对策2.1保护呼吸道畅通,阻断肺→脑的恶性循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抢救中,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当病人呼吸困难,气管内分泌物…  相似文献   

18.
梁喆  龙兆英 《吉林医学》2006,27(2):211-211
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CT、16排及核磁先进仪器的使用及脑外科治疗脑出血新方法的出现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对急性期脑出血所采取的绝对安静就地治疗措施是绝对不够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人,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咽,及时给予吸氧,并注意血压等。短途运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各种急救治疗是有利的,并不会因搬运过程中而使病情加重,当然,要根据病情来判断病人的生命体征,待病情稳定后再运送。1保持呼吸道通畅颈侧位防止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误咽,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  相似文献   

19.
当气道内有分泌物(痰液)积聚时,会阻碍气道的正常通气,因此必须将分泌物从气道内排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气道建立后,病人出现咳嗽反射障碍甚至消失,自行排痰障碍,必须采取人工吸痰。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是通过合适的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吸出。吸痰对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防治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一些气管切开后分泌物较多的病人,经反复负压吸痰时有肺不张的发生。我们发现吸痰负压过大可致肺泡萎陷。为此,我们利用简易呼吸器在每次吸痰后膨肺3~5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心理,饮食调节,保持血压稳定,保持肢体,皮肤引流通畅,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大小使通畅,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适当锻炼.结果 60例中基本痊愈51例,占84.1%.好转3例,占5%.出现肢体瘫痪1例,占1.7%.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占5%出院后追踪结果1例死于脑疝,2例死于术后肺内感染),死亡2例,占3.3%(治愈好转率为84.2%,病情恶化及死亡率占15.8%).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