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如实行首问负责制、床边工作制,加强心理健康护理和皮肤护理等。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肤反应、分泌性中耳炎和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程度也均减轻(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放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实施的意义.方法 选取30例实施优质护理后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选取30例在实施优质护理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以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为框架,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张口困难、放射性皮炎、情绪反应等放疗并发症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改善效果满意,能够有效地改善口腔黏膜反应、张口困难、皮肤及情绪等不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60例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满意程度。结果观察者患者生活质量的四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肺癌放疗患者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56-160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相关干预知识,用自设依从性问卷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情况和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功能锻炼、皮肤保护、口腔护理、生活方式改善方面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P0.05),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健康教育能使鼻咽癌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放疗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湛永滋  黄昌杰 《广西医学》2011,33(8):1034-1035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70例鼻咽癌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在放疗基础上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放疗。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88.6%,对照组为7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8.6%,高于对照组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下降、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及颈部皮肤反应等毒副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且能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放疗后遗症的影响.方法:以1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放疗后遗症发生明显比对照组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疗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个体化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个体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及出院前护理满意度测评得分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放疗后的肺癌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信宣教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鼻腔冲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微信宣教,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鼻腔冲洗依从性、鼻咽黏膜反应程度、鼻腔分泌物情况、鼻腔粘连及水肿发生率.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腔冲洗依从性更好,鼻腔黏膜反应程度、鼻腔分泌物减轻,鼻腔粘连及水肿发生率均降低(均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行院外微信宣教,可显著提高患者鼻腔冲洗依从性,减轻鼻咽部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宫颈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提升,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17±4.34)分,对照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91±4.87)分,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7.37±5.76)分,对照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3.64±6.38)分,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8.14±3.18)、(37.58±3.49)、(37.62±3.89)、(28.64±3.25)分,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2.84±3.27)、(31.43±3.21)、(34.52±3.27)、(24.38±3.66)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困难、口腔感染、鼻腔黏膜反应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4.76%、2.38%、9.52%、7.14%,对照组发生率为28.57%、30.95%、45.24%、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鼻咽癌实施放疗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灌注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延续护理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膀胱灌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满意度、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此外,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和无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而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复发率也明显优于依从性一般及差的患者(P <0.05)。结论生活质量、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延续护理可改善膀胱灌注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龚娟 《卫生职业教育》2019,(11):143-146
目的探讨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于放疗前和放疗12个月时,采用中国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于放疗12个月时,参照主客观处理分析(Subjective Objective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OMA)标准,诊断患者张口困难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放疗12个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失访1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51.57±5.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09±5.02)分(P<0.05);观察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张口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程度,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放疗科收治的11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干预组59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专科护理干预,通过评估患者的个人需求,心理过程,不良反应等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罗森塔尔效应护理联合认知疗法在鼻咽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及对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本院进行放疗的120例鼻咽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森塔尔效应护理联合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评分、CRF程度、依从性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CRF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坚持鼻腔冲洗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罗森塔尔效应护理联合认知疗法可提高鼻咽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缓解CRF,增加鼻腔冲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彭聪  李倩  周兴 《四川医学》2014,(9):1248-1249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依从性来评价。结果 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度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有利于规范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共280例随机分组各1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全方位护理,均行放疗,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0度发生率28.57%显著高于对照组14.28%,而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6%显著高于对照组87.14%,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张丽君  蔡霜  赵慧  梁银婷  叶妙玲  陈婵  刘敏冬   《四川医学》2018,39(1):98-101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NRS2002评分、患者依从性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89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NRS2002评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例数均较放疗前增多,对照组患者≥3分患者例数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功能训练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状况、社会家庭健康状况、情绪稳定状况及功能健全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降低患者营养风险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2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放疗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的调查,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及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和P〈0.01).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期间,通过护理干预减少了放疗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崔瑞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0,(2):101-101,103
目的观察金因肽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从放疗第1d开始至放疗结束给予金因肽外喷放疗部位。结果观察组放疗皮肤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因肽保护鼻咽癌患者放射野皮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预防作用,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放疗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合并症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调强适形放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达78.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P<0.05).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10+15)d恢复率达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 0.05).结论 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