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医学对"病"的记载和治疗,其所属领域和现代医学的疾病相当,具有价值是很显然的,如青蒿治疗疟疾、砒霜治疗血液病等都在现代得到了确证。为什么中医学不能只用一个范畴即"证"来描述疾病呢?这就表明,中医观察到有些病理情况,它们以相当独特稳定的方式呈现,不能单纯用证候来规定。例如,中医学有"肺痨"病和"咳嗽"病的分类,显然已经认识到虽然肺痨的主症是咳嗽,但与一般的咳嗽绝不一样,有其特殊性。此时,即使肺痨和  相似文献   

2.
<正>黄褐斑是一种面部出现对称性黄褐色、淡黑色斑或斑点的无自觉症状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称之为"黧黑斑""面皯""面尘"等。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常于日晒后加重。中医药在黄褐斑的治疗上有其独特优势,现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概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论述,《外科正宗》载"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色枯不泽"。现代认为本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多  相似文献   

3.
朱丹溪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是"滋阴派"创始人,其学术思想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其用药处方,灵便精深,机圆法活.举其要者,主要是针对当时积弊,提出不可多用妄用香燥药、擅长单方治疗疾病;提倡以辨证论治为圭臬,用药无偏胜;药物配伍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独有创见;善于用四物汤化裁治疗阴虚虚劳所致各证;认为治病有定法而无定方,方为固定,病无常循,不能以固定之方治疗病机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收集分析中医古典医籍中关于心力衰竭的症状、病因、病位、治疗原则的记载,对"心痹""心胀""心咳""心水""心衰""喘证""水肿""心悸"等疾病的实质内涵进行研究,认为"心痹""心胀""心咳"反映的是心力衰竭的一个侧面,"心悸"不能体现中医学对心力衰竭认识的特异性,其治疗侧重点与心力衰竭也并不相符。"喘证"反映的是肺心同病,其病位在肺,治疗重点与心力衰竭并不相符。"水肿"的疾病范围较心力衰竭更为广泛。中医的"心衰"反映的是病机而非疾病。心水病与西医学的心力衰竭更为贴近,因此临证时心力衰竭可参考心水病进行诊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总结多例感染后发热病例中医治疗经验,在中医四大经典中寻找理论依据,探讨感染后发热中医证型及规范化治疗方案。方法对多例感染后发热病例进行中医治疗,发现疗效满意。通过分析其治疗方案的共同点,结合复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详细分析该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出其中医病因、病机及具体治疗方案,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感染性发热属功能性低热,临床治疗手段少、疗效欠佳,中药治疗效果确切并有规律可循。复习经典理论,总结出其病机有外邪入侵的过程,但在本疾病阶段特点为外邪已除。而机体由于外邪引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转失衡而出现发热症状。其病证不能简单归结为内伤发热或外感发热范畴,而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发热,其病因为外邪已去,营卫失和。由此而知,其治法不在于"去邪"而是在于"调和营卫"。结论营卫不和是感染后发热的主要病机,以"桂枝汤"为代表的调和营卫治疗方法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迁延难愈,中医药在治疗哮病上有其独特优势。近年来对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有众多研究,大多从风、痰、虚方面进行论治。笔者认为"胆郁痰扰"在哮病发作过程中不可忽视,故结合哮病治疗验案探讨"胆郁痰扰"在哮喘中的致病机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泄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早在《内经》中就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的论述,此后历代医家对其的研究不断充实,逐步形成"以湿论治泄泻"的治则大法。先秦两汉时期是泄泻病研究的初始阶段,《内经》阐述了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即"湿盛则濡泻",但没有记载具体的遣方用药。金元时期是泄泻病研究的重要时期,认为各种证型泄泻都与湿邪有着密切关系,还提出"通利小便"为上策,此意"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也"。明清时期对泄泻病的研究日趋丰富,可从湿热、暑湿、寒湿的角度来辨证施治,且不能过早使用固涩收敛之剂,常用茯苓、陈皮、厚朴、白术、泽泻等祛湿药,指出"无湿不成泄"。因此,利湿是治疗泄泻病的重要大法。诠析历代文献,旨为泄泻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消化病是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若六腑之腑气不畅或不能通降时,则消化病丛生。历代医家谨守"六腑以通为用"原则治疗消化病,发展出多种"通"法。运用"六腑以通为用"理论进行中医药治疗,常能在现代临床中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业师张喜奎教授,精通中医内科,临床精于辨证,用药灵活,临床疗效确切,笔者侍诊之余,把业师治疗失眠的经验,略呈于下,以飨同道。1阐病机业师认为,省病问疾,首先应弄清病机,确定其属中医何病范畴,从而根据该病的特点,有的放矢,治疗才会有针对性。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难眠,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对解表攻里的认识非常全面深刻,解表攻里有一定的治疗原则但也有其规律性和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有表证先解表,里急者先治里,表里同重则表里双解。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表证长期未解,此时要先解表,表解而内自和,若兼有其他杂症,需再辨其内证,依次治疗。对于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可以分为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但是先后并不能根据表证里证的多少而决定先解表还是攻里,关键在于抓住病机,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结合对疾病的病位病势分析,以病机作为主要依据,准确把握疾病的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表里变化,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正项背强直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颈项部或颈项部连及背部出现肌肉强直、不能自如的俯仰转动等。此病症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属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痉病"和"痹证"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提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基本病机,后世对此病症的病机认为主要有肾气不足、劳倦内伤、外感六淫和邪毒与跌仆  相似文献   

12.
"结胸证"是《伤寒论》中记载的以胸膈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同时,与"脏结证""痞证""少阳证""胸痹病""悬饮证"等病症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却不尽相同。"结胸证"与现代临床上的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病症相似。  相似文献   

13.
正"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经常并见,故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晕倒等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记载,《景岳全书·眩晕》也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本人在临床上将内病外治中药透皮技术应用在眩晕一病治疗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分别是指"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也就是通其下而上病愈、治其上而下病愈的一种临证治疗手段。《灵枢·始终》载:"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所以笔者认为凡是通过中药、针灸"下取"而治疗上部病证,"上取"而治疗下部病证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范畴。"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这两种治疗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也是提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5版)》为依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中医学病机病位的讨论及用药治疗的分析,提出该病可能属于"温疫病",且湿邪偏重,病位主要在肺。通过"伤肺者,脾气不守"的理论阐述了其病位与病机同传统"湿瘟"的区别,提出肺气郁闭而失于宣肃和肺气虚不能运津的双重因素是导致湿毒在肺的主要病机。在分析诊疗方案给出的处方基础上,提出固护正气、攻补兼施的原则,在重症治疗方面提出泻里实以治内闭的方法,治疗重症而脉象相对有神、里实明显的患者,以期能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子宫腺肌病(adenomysis)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或局限性病变的一种良性疾病。中医古籍中没有"子宫腺肌病"的病名记载,其类似症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描述,散见于"痛经"、"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等病证中。西医目前对本病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中医治疗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现将我们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辨治心得介  相似文献   

17.
从中医脾虚“不能散精”论治肝硬化腹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运用陈国忠教授脾虚"不能散精"的理论观点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和理论依据进行探讨,认为脾虚"不能散精"为该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脾虚"不能散精"为其本,"气滞""水饮""血瘀"为其标,本虚标实为该病的病理特点。健脾益气、散精祛浊为治疗本病的最佳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以证候为基础,审证求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关键,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肝郁脾虚证中医证候要素具有"虚—郁—滞"的特点,而现有"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的病机存在重"内实"而轻"外虚"、重"静态"而轻"动态"、重"理气"而轻"补虚"的不足,不能完全涵盖其病机内涵。本文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提出肝郁脾虚证"虚气留滞"病机及基于该病机的培元健脾、开郁通滞治疗原则,丰富证候病机内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9.
慢性筋骨病临床可归属于中医"骨痹"或"痿证"范畴,其常见病因病机有气血失和、肝郁脾肾阳虚、筋骨并损、情志失调、久病久痛难愈等。药对是临床组方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针对不同病机选用合适的药对治疗慢性筋骨病有其独特优势。明辨病机,合理选药配伍是中医治疗疾病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而掌握慢性筋骨病的对药应用,可使中医内治骨伤疾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中医》2021,39(3):37-40
燥湿同病理论是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医治疗呼吸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相关治则治法、经典医案、临床验案比比皆是。若单从"燥热伤津"或"痰湿壅盛"的病因病机出发论治显然有失偏颇。由于燥湿同形同病,"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津而又可化燥",因此"燥湿同治"方为纲要。导师魏丹霞教授师从云南省名老中医陆家龙教授,传承陆教授气阴学术思想提出基于燥湿同病理论运用"润养"与"通利"(润养以化燥,通利以逐湿)之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从燥湿同病理论及咳嗽变异性哮喘之病因病机切入,探赜"润养"与"通利"之法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