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目的:比较积极与传统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湛江市两所重点中学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随机抽取8个自然班,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心理干预。结果:干预84周期间,干预组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上升,对照组干预42周后心理健康水平上升,但43周—84周期间不再有改善。干预84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干预84周后,心理问题检出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心理咨询的回访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干预优于传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南京市中华中学、宁海中学、金陵中学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得到483份有效问卷。结果中学生阳性检出率为21.3%;普遍拥有的性格为兴奋性、恃强性、敢为性;8项人格特征有性剐差异;学校差异不大。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错,应根据其个性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学生正处在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年龄阶段。中学生由于心身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 ,加之缺乏对外部压力适当的调适方法 ,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导致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适应困难 ,影响其心理健康 ,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据有关调查发现 ,有 16.79%的青少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其中少年 (初中生 )为 13.76% ,青年初期学生 (高中生 )为 18.79% ,并且随年龄的增长 ,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1- 2 ] 。面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 ,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提高心理素…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对855名中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测试。结果:①中学生行事风格、才干、人际关系人格维度呈显著性别差异;乡镇组中学生善良、情绪性人格维度呈显著性别差异;城市组中学生善良、才干人格维度有显著性别差异。②初中生善良、情绪性、处世态度人格维度性别差异显著;高中生外向性、善良、才干、情绪性人格维度性别差异显著。结论:女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具亲和力、情感丰富,诚信、重感情等内在品质更突出,利益导向更低;男生情绪更稳定,更有目标。高中比初中的性别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对新疆铁路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研究。1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1995年对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铁一中、铁二中、铁三中及火石泉技校4所学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共有7个班381名学生入组,男性263人、女性118人,年龄均大于16周岁。调查方法:每名受试者接受2个量表调查,即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反映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住、其它等10因子;EPQ(艾森克个性问卷)反映个性的内外向特点(正量…  相似文献   

6.
<正>中学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此时青少年的生理迅速成熟,自我意识增强,文化知识增长,从而使心理发展迅速,产生了各种新的需求,而这些心理要求又常常与现实发  相似文献   

7.
中学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此时青少年的生理迅速成熟,自我意识增强,文化知识增长,从而使心理发展迅速,产生了各种新的需求,而这些心理要求又常常与现实发生矛盾,或受到父母师长不适当的教育,因而产生焦虑、紧张、苦闷、沮丧情绪,失去心理平衡,所以,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的迅速发展,势必给勤于自我完善的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加,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资料显示:心理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毛春梅 《校园心理》2012,10(3):210-211
<正>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休闲时间是充分自由、自主的时间,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意义重大。休闲的自由性和丰富多彩性,能够开阔心胸,充实生活,满足学生精神生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育课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心理教育课程对初二50人一班学生进行历时四个月,十六课时干预。以51人同校初二另一班学生为对照,用SCL-90分别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接受心理教育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极其显著提高;其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四项心理指标的提高最为显著;男女生干预前后在某些指标上的变化却有差异;本实验对有轻微心理症状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最为明显,而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研究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方法:对104例中学生来访者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不同性别、年级、城乡及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中学生MHT总量表分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9.62%,咨询问题以非医学问题为主共计73例(70.19%)。女生在恐怖倾向得分高于男生(t=-2.045;P0.05),初中生在身体症状及冲动倾向上高于高中生(t=2.066,2.660;P0.05),农村学生在学习焦虑上高于城市学生(t=-2.032;P0.05),独生子女在孤独倾向上高于非独生子女(t=2.230;P0.05),总分及其他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中学生,性别、年级、城乡来源及是否独生子女,其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生活技能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 ,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九所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778人 (试验组 3 93人 ,对照组 3 85人 ) ,对试验组进行 3个学期的生活技能教育 ,对照组不接受生活技能教育。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t =3 91,2 97)调节情绪能力 (t =6 2 1,4 5 5 )和解决问题能力 (t =3 78,3 70 )均比干预前显著增加 (P <0 0 0 1) ,试验组增加更为明显 ;试验组人际关系能力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别 (t=-1 10 ) ,而对照组该项能力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t =-6 60 )。学生的自我报告显示 ,试验组的心理社会能力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与同学关系F =3 5 3 ,关心他人F =6 71,自信心F =3 99,缓解压力F =10 99独立解决问题F =5 5 4,做出重要决定F =9 63 ,P <0 0 5~ 0 0 0 1)。《儿童行为量表》的结果显示 ,干预后 ,试验组男生部分因子 (不成熟t=3 71,敌意t =2 10 ,多动t=2 6)和女生部分因子 (焦虑强迫t=2 84,分裂样t=2 92 )得分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0 1)。结论 :生活技能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 ,特别是人际关系和调节情绪能力 ,并且能够促进心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在使用苯二氮艹卓(benzodiazepine,BZD)类药物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方法: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共28所中学中调查BZD使用情况。每个学校调查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五个年级,共258个班,获有效问卷12345份(回收率98.2%)。结果:调查发现武汉市中学生BZD的使用率为4.0%,依赖率为4.1‰。在5952名男生中有294例服药(4.9%),在6393名女生中有204例服药(占3.2%),男生高于女生(χ2=24.34,P<0.01)。在6178名高中生中有282例服药(占4.6%),在6167名初中生中有217例服药(占3.5%),高中生服药比例高于初中生(χ2=8.70,P<0.01)。服药的主要原因是失眠(43%),学习压力大(25%),摆脱烦恼(14.1%)。回归分析发现:要遵医嘱、男性、经常喝酒、认为好玩可服和有益无害、经常抽烟、与父母关系差、母教育方式有问题、父学历低、父母间关系差、高年级等是BZD滥用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市青少年4%使用BZD,其中十分之一出现滥用。  相似文献   

14.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初中生心理卫生问题追踪观察两年,干预效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整群抽取济南市历下区两所初中一年级学生1585名。其中一所841名,男416名,女425名,为干预组,年龄平均13±1岁;另一所744名,男351名,女393名,为对照组,年龄平均13±1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年后复评,干预组823名,男399名,女424名;对照组721名,男312名,女409名。干预组失访18名;对照组失访23名。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2]。人口资料包括:父母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情况、学生个…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福建省 6所中学 (3所公立中学和 3所私立中学 )初一至高二 98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其中男生 5 0 2人 ,女生 478人 ,平均年龄为 16 11±2 5 3岁。收回有效问卷 948份。其中初中生 493人 ,高中生 45 5人 ;男生 5 0 1人 ,女生 44 7人。  相似文献   

16.
寄宿制重点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宿学校中学生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虽然并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 ,由于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 ,他们的行为问题也有自己的特点[1,2 ] 。我们对上海某寄宿制重点中学初中预备班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较全面的心理卫生问题调查 ,并对每一个学生建立了心理卫生档案 ,对存在行为问题的学生采取心理咨询、行为治疗、生物反馈等方法进行了干预 ,现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上海市某中学 1997年到 1999年间的部分在校学生 ,满足以下条件 :①是我们以前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 ,完成了中小学生团体智力…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8,自引:8,他引:98  
目的: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来自5个省、直辖市20个地区的912名中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与中国青年组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有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九个因子上其均分都显著地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男生抑郁、恐怖两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女生,初中生躯体化、恐怖二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高中生,高中生强迫症状均分高于初中生。结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河南省焦作、新乡、商丘、许昌、南阳、信阳等地市 11所中学 3 3个班级 1872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高中生 874人 ,初中生 998人 ;来自城市的470人 ,来自乡村的 10 42人 ;男生 991人 ,女生 881人。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主修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该测验是周步成对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的修订 ,并制定了中国常模。该测验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 8个内容量表构成 ,测题量适中 ,覆盖面广 ,筛选率高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