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直  马骉 《医药世界》2008,(1):90-91
上品之药——山药 山药这称呼并不准确,它全称是薯蓣。平常所说的山药,指的是它地下的根茎部分。我国早在周朝时就开始种植山药了,算起来它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生长了3000多年,有“上品之药”的美名。中医认为山药有“益肾气”、“缝脾胃”、“润皮”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3.
《药品评价》2011,(14):45-45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针对“象”与“像”用法混乱的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此二字的用法做出明确界定。“象”是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像”是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  相似文献   

4.
人生是一个过程,其间也分为若干阶段,有人形象地将它分为“上半场”、“下半场”。倘若说“上半场”指的是中年以前这段时间;“下半场”则是指中年和老年时期。如同球员要想打完全场比赛需将体力平均、合理分配一样,人要想过好自己的美好人生,也必须将精力、体力在这两个时间段调整好。 如何调整好呢?还得说北京那句老话:“凡事您得悠着点”。“悠着点”,乃适度之谓。它的意思是说,凡事都得视情而动、量力而行;不可逞一时之勇,不可“毕其功于一役”;要放长眼量、均衡发力。漫漫人生路,“悠着点”走,“悠着点”过,才不枉来世上一遭,才会过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2009,(11):855-855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究会”。会议对科技界“象”与“像”用法混乱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认为有必要再次对此二字的用法作出明确界定。与会专家认为: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  相似文献   

6.
对中药“毒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贵 《中国药房》1991,2(5):44-45
<正> 毒,能害人,诸如砒霜、狼毒、大戟等可置人于死地,然若对中药中之“毒”亦如此理解,则很不全面,今就此抒之管见。 一、中药“毒”的含义 中药学中的“毒”是中药药性之一,历代本草及医学文献中均有记载,然而,毒的含义古今认识有异。据文献记载,周代毒与药不分,皆称毒药,如《周礼·天官冢宰”》有“掌医之政令,聚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2009,(6):467-467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究会”。会议对科技界“象”与“像”用法混乱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认为有必要再次对此二字的用法作出明确界定。与会专家认为: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象”、“像”两字的词语搭配实例:象:现象、形象、印象、迹象、表象、  相似文献   

8.
叶伟 《家庭药师》2013,(11):78-79
油盐酱醋是人们厨中调味必备之物,然而在市场秩序还不够完善的今天。许多假冒伪劣产品仍充斥于市,令人心忧。不过,只要谨记下面这“看、闻、尝”三字诀.就可以分辨真假,保障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汉文“芦笋”之名,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是指中国固有的多年生植物芦苇的嫩芽,又称“芦头”,因外观似小竹笋,可食,所以称为“芦笋”。唐代张籍诗句:“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江村行》);宋代苏东坡:“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笋生时柳絮飞”(《和文与可洋川园池·寒芦港》),两位诗人吟咏的芦笋,都是指芦苇的嫩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2009,(8):628-62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lO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了“‘象’”与“‘像’用法研究会”。会议对科技界“象”与“像”用法混乱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语委认为有必要再次对此二字的用法作出明确界定。与会专家认为: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  相似文献   

11.
麦冬 2006年的麦冬行情可谓“一步三回头。”初产新时很多人还对其独有情钟,随着产新量的明朗,一些人开始观望,但仍有少数人还对其抱有很大的幻想,希望价格反弹中出现奇迹!殊不知这种思想是违背市场规律的。麦冬不是从低谷走向高峰时期,而是从高峰走向低谷。种植面积的扩大,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而聪明的庄家绝对不会再故伎重演,只有那些散兵游也许会逞一时英雄霸气,以为没有“大帅”的指挥也能独挡一面。其结果只能是损兵折将,节节败退。兵法上说:“倍则分之,不能则避之,少则逃之”。面对庞大的货源,顺其自然方是上上之策。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大辞典》,将蚯蚓分为广地龙与土地龙两类,但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的种类很多,历代医著记载的“白颈蚯蚓”非指一种而是指一类蚯蚓,因蚯蚓能传播寄生虫病,切勿生用蚯蚓。本文对此略加概述。蚯蚓作药用始协于周代《诗经》,历代医学专著均有收录,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共收集动物药67种,其中就有蚯蚓。蚯蚓其种类繁多,世界上就有数千种,中国已发现200余种,而药用仅是其一部分。1 蚯蚓的成分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琥珀酸,花生  相似文献   

13.
《医药世界》2001,(4):32-32
“难得糊涂”是清代郑板桥不得志时之作,按新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纠缠,对不便回答的问题可佯作不懂,对危害自身的询问假作不知,以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矛盾。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解除许多心理压力,化干戈为玉帛,化对立为友情。  相似文献   

14.
工作倦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Frue—denbenger首先提出了“倦怠”一词。工作倦怠也称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之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征,包括情绪疲惫、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Maslach认为情绪疲惫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对个体的能力、资源以及精力过度要求时,将导致个体感到有一种精疲力竭、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且伴随着挫折、紧张等,这些将导致个体在心理上认为无法专心于工作。去人性化的特征是服务主体将其服务对象“物化”,以对待物的态度对待交往中的人。  相似文献   

15.
紫河车,即人胞衣、胎衣,为健康产妇娩出之胎盘。《本草纲目》释其名谓:“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遨游于西天佛国,南海仙山,飘荡于蓬莱仙境,万里天河,故称之为河车”。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故称紫河车。  相似文献   

16.
甲、胆之解剖难经四十二难说:“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钱,盛精汁三合。”精汁指的是胆汁,“盛”字即装储的意思,说明为囊状物。乙、胆之生理1.出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决断原属大脑,这里所说的胆,实际上指大脑的决断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水,虽然本身是无生命之物,但她却孕育着生灵万物而被称之为“生命之源”;水虽然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通存在物,但她却是最神奇最活跃和渗透力最强的命脉性物质。同人类社会一样,水有着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离不开她的“家园”和“衣食住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以来为人类所忽视的,不仅如此,水的“家园”并不是只有一个“窝”就行,而是集高质量与高容量于一体的存在空间,就像现代人对居住质量和住宅环境不断追求一样,至少具有归属感、温馨的情调、活动空间和充满绿色的视野。水的“家园”在哪里?水的“家园”就是湿地、森林和山脉。“家园”是水的大自然的栖息之地,“衣食住行”则是水的运动和循环。在水的“家园”中,湿地、森林和山脉构筑了一个互为依托并联系制约的有机体和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包括湖泊、河流、沼泽、浅海等,是地球上具有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的集中聚集繁衍地,湿地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方面,湿地为人类提供着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如过滤和保存水、控制水灾,以及为鱼类和野生动植物提供栖地和食物。据有关部门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枇杷的赞美。唐代另一位诗人杜甫也有"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之誉。枇杷鲜嫩多汁,酸甜适口,是初夏的唯一佳果,此时,樱桃已过,其它水果尚未成熟,故有"枇杷黄,果子荒"之说。枇杷的叶子很象古代乐器的琵琶,由此偕音而得枇杷之名。枇杷,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中医认为,枇杷性味甘、酸、凉,入脾、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梅核气5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核气指的是咽部中常似有梅核样物阻滞,“吐之不出,吞之不入”。多由气滞痰凝于咽中所致。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多见于女性,病程长,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笔者近几年以化痰利气、疏肝解郁安神为法,自拟代赭解郁汤治疗50例,疗效比较满意。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例,均以自觉咽中常如梅核样物阻滞,“吐之不出,吞之不入”。检查确诊为  相似文献   

20.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但有时难免求而不得。不过,人体里有一种“激素”,科学研究证实,心情低落时,通过各种形式刺激这种化学物质释放,就能让自己快乐起来。人的“七情六欲”受“情绪激素”影响吃到美食,开心得手舞足蹈;陷入爱情,情不自禁地拥抱;一场球赛,踢得酣畅淋漓……这些美好愉悦的场景中,都离不开“情绪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