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目前我国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已达到10%甚至更高。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的112例颈椎病例的X线平片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达到对青年颈椎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见。我科采用中药煎剂离子导入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为我科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颈椎病6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平片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在指导临床治疗颈椎病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84例颈椎病病例。结果其中受累部位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性改变,椎体后缘骨化,骨嵴形成,后纵韧带钙化,椎体管比例失调,椎间孔变形、变小等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主要X线表现。结论颈椎各种位置的X线摄片检查,能够证实颈椎骨性结构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椎管、椎间孔狭窄从而造成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受压而引发的各型颈椎病。X线摄片检查不仅在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时有重要价值,而且可根据其影像表现及数据寻找对策,对预防颈椎退行性改变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俊平 《华夏医药》2007,2(1):31-31
颈椎病是指由于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而导致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椎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使邻近的软组织(包括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受累,表现出诸如颈顼强痛、肩臂麻木、头晕目眩甚则瘫痪等症状和体征的一种综合征,亦称颈椎综合征。有时与心理状态有关。用一般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及失败率。本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118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且渐趋年轻化,目前认为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颈椎不稳定、椎体侧方骨质增生是引起颈椎病一系列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主要原因。颈椎病由  相似文献   

6.
孙先泽 《河北医药》2009,31(18):2475-2477
颈椎不稳是指颈椎在生理载荷下,不能维持椎体之间的正常位置而出现过度或异常活动,颈椎不稳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创伤、慢性劳损、退行性变、炎症、先天畸形、肿瘤、手术等,颈椎不稳分为上颈椎不稳和下颈椎不稳,颈椎不稳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近年来有关颈椎不稳的研究很多,主要包括生物力学,椎间盘退变与颈椎不稳的关系,X线、MRI表现及诊断标准,颈椎不稳与各型颈椎病的关系以及术后防止不稳的方法等,本文就有关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以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所致的眩晕、上肢麻木、颈项背部活动受限的临床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征。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多见,约占60%,我科于2003年4月~2006年5月采用了中药熏蒸并颈椎牵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椎间隙变窄、小关节错位、椎体半脱位、骨形成等)累及周围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近年来,作者通过临床应用QY-6型牵引椅使颈椎在牵引下用推正法、摇正法、搬按法等正骨手法治疗颈椎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临床常将其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推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它常由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的改变引起,在X线平片上主要表现为退行性改变,如推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唇样骨质增生,钩突关节变失,椎间孔变小,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颈椎不稳,椎管变窄及项韧带钙化等,因此X线检查对诊断颈椎病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方法。而以往传统摄影方法费时费力,又不能全面展示颈椎病理改变,我们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颈源性疾病,病根在颈椎 1 颈椎病是如何引起的?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由于颈部长期向某一方向转动或者外伤,使颈椎间盘、椎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可导致颈椎椎管或椎间孔、椎间隙变狭窄,颈椎失稳,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等,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青年颈椎病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36(12):1106-110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它继发于脊椎的椎体增生、椎间盘退变、椎小关节肥大硬化及椎旁韧带钙化等退行性改变。由于椎间盘变性后,周围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等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颈部神经根、颈动脉、脊髓等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从而导致各种不同类型颈椎病的产生。然而,近几年来临床发生颈椎病的年龄趋向年轻化、低龄化,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变形、颈椎骨质增生、颈周韧带等退变三者的总称。颈椎因椎间盘、椎体及小关节骨质增生,刺激、压迫脊髓、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产生变形等引起的综合症侯群。  相似文献   

13.
陆红 《家庭用药》2012,(3):70-70
据现代骨科学研究,颈椎退行性变是发生颈椎病的最主要原因。人们由于长期工作、生活姿势不当。颈椎承受超过负荷的压力,颈椎附着的肌肉、韧带、血管等发生劳损,颈椎退行性变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周小萍  李萍 《贵州医药》2007,31(3):288-288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症状复杂多变,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椎、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相应临床症状.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已被肯定,临床运用较多,其主要机理是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椎内外平衡,从而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林静  林少峰 《福建医药杂志》2015,37(3):176-177,179
颈椎病是康复科的常见疾病,是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等颈椎相关疾病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1].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颈椎长期劳损,导致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等.目前颈椎病临床上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理疗、推拿按摩等治疗方式.现有的治疗方式一般需要较长的疗程,治疗的效果一般.本文选取颈椎病患者59例,采用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进行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关节松动术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颈椎病280例X线分析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方舟,陈天和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为颈椎体、椎间盘、椎小关节及颈椎附近组织一系列慢性退行性改变所致,是中老年常见病。现对我院1986年以来经临床诊断、神经系统检查与X线征象一致的280例颈椎病作一分析。一、一...  相似文献   

17.
老年颈椎退变208例X线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王少凡,吴淑贝颈椎退变是指椎间盘、椎骨、椎小关节及连接组织一系列退变与增生,这些病理改变可以压迫颈髓颈神经根及椎动脉而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称之为颈椎病。作者从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收集2...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颈椎改变刺激和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1].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多见,占50%~60%,是由突出的颈椎间盘,增生的小关节及钩椎关节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引起,可累及1根或多根神经根,单侧多见,亦可为双侧,根型症状如麻木、疼痛是本型中典型症状[2].而传统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痹证"范畴,多系中老年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经筋失养,加之长期生活习惯不好,再受风寒湿之气,邪入经络,经气痹阻,多种病因合而致病.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变性疾患,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颈椎病的原因是软骨退变,主要出现在椎间盘、钩椎关节和椎间小关节的关节软骨.本文探讨了颈椎病的检查方法,X线表现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血管、神经、脊髓及颈部周围组织受刺激或压迫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群。颈椎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手术治疗是恢复颈椎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其对椎动脉及周围神经的压迫。但术后并发症比较多,精心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