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胡作为草本植物,受生长区域影响,虽然不同区域的柴胡植物外观无显著差异,但其品种、皂苷成分含量、实际用药价值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不同品种的柴胡,需加强鉴定、分辨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外观相似度相对较高的北柴胡、竹叶柴胡,有效鉴别两种柴胡可以帮助药师选择更适宜的柴胡入药品种,保障用药效果。本研究针对北柴胡和竹叶柴胡的粉末显微鉴定结果展开论述,以便于为这两种柴胡的鉴定、鉴别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柴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中药北柴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北柴胡地上部分的水提物(100℃,水27 L/次,3 h/次,3次)用硅胶吸附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得到2个黄酮化合物,一个甾醇和一个色原酮类化合物共4个化合物。结果利用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学手段(UV、NMR),将这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furanoside)(2),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7-di-O--αL-rhamnopyranoside)(3),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7-hydroxy-2,5-dimethyl-chromnone)(4)。结论化合物(4)、(2)为柴胡属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北柴胡与竹叶柴胡的粉末显微特征。方法:使用常规的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北柴胡和竹叶柴胡都含有大量导管,但北柴胡粉末中网纹导管较多,而竹叶柴胡中梯纹导管较多。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可作为北柴胡与竹叶柴胡的粉末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索20多年来有关柴胡研究的文献报道,发现包括发展人工资源有关的资源调查、中药鉴别、组织培养、栽培技术占药用柴胡文献较多,以质量评价及约效学基础的化学成分研究发展也较快,分子生药学研究成为20年来柴胡研究的新趋势,从中可以看出中药鉴定研究的某些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柴胡皂甙v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根的乙醇提取液的EtOAc部分及BuOH部分得到4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柴胡皂甙v(saikosaponinv,1),柴胡皂甙l(saikosaponinl,2),2″-O-乙酰柴胡皂甙b2(2″-O-acetyl-saikosaponinb2,3),2″-O-乙酰柴胡皂甙a(2″-O-acetyl-saikosaponina,4),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用化学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为3β,16α,23,28 四羟基-齐墩果-11,13(18)-二烯-30-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呋糖基]-30-[木糖醇(1→1)]-β-D-吡喃葡萄糖基-6-酯,化合物2~4为首次自北柴胡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6.
柴胡皂甙m和柴胡皂甙n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根中分得二个新三萜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β,23,28-三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呋糖甙,命名为柴胡皂甙m(saikosaponin m,IV),和3β,16β,23,28-四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命名为柴胡皂甙n(saikos-aponinn,IX)。  相似文献   

7.
北柴胡中新皂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 DC.)根醇提液的正丁醇部分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柴胡皂甙a(saikosaponina,1),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2),柴胡皂甙c(saikosaponinc,3),柴胡皂甙f(saikosaponinf,4),柴胡皂甙b3 (saikosaponin b3,5),柴胡皂甙b2(saikosaponin b2,6)和柴胡皂甙t(saikosaponint,7),化合物7为新化合物,用化学和波谱法确定其结构为3β,16β,28-三羟基-11-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O-β-D-葡萄糖基-(1→3)-β-D-呋糖甙。化合物1~6均为首次自北柴胡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8.
柴胡属的植物品种较多、分布广,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把大叶柴胡及其变种当作柴胡使用,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应正确识别柴胡与大叶柴胡、同时充分了解大叶柴胡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柴胡中新三萜皂甙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根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由该植物中获得。其中二个新三萜皂甙,即柴胡皂甙k和l(saikosaponin k and l),其结构经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波谱测定和解析,分别确定为3β,16β,23,28-四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呋糖甙和3β,16α,23,28,30-五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呋糖甙。  相似文献   

10.
柴胡皂甙q及其甙元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小叶黑柴胡(Bupleurum smithii Wolffvar;parvifolium ShanetY.Li)的根中得到3个化合物,柴胡皂甙元A和Q及柴胡皂甙q。柴胡皂甙元Q和柴胡皂甙q为新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β,16β,23,28,30-五醇和3β,16β,23,28,3O-五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1.
陕西户县野生柴胡中药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陕西户县野生柴胡的中药学形态特征。方法采用相机近距拍摄,采集其鉴别特征。结果户县野生柴胡有明显的扭曲状纵皱纹,3根排列成行的茎痕,明显的横向皮孔突起,并且断面具极强的纤维性。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野生户县柴胡与其他家种与野生品种的鉴别对照。  相似文献   

12.
温女士骑助动车上班,不慎摔在地上,身上多处擦伤。她用红花油涂抹在多个伤处,随后正处经期的温女士发现,自己的经血流量明显增多,且出现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归纳邓中甲教授灵活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运用柴胡提供参考指导。方法:对邓教授病案及其他著作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邓老运用柴胡的经验。结果:柴胡的根本功效为升散、调畅气机,在其根本功效的基础上主要有四个功效发挥方向,即:解表、疏肝、升阳、活血。结论:柴胡功效的发挥方向和配伍环境、剂量及剂型等因素息息相关,临床运用时需采用多方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归纳邓中甲教授灵活运用柴胡的经验,为临床运用柴胡提供参考指导。方法:对邓教授病案及其他著作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邓老运用柴胡的经验。结果:柴胡的根本功效为升散、调畅气机,在其根本功效的基础上主要有四个功效发挥方向,即:解表、疏肝、升阳、活血。结论:柴胡功效的发挥方向和配伍环境、剂量及剂型等因素息息相关,临床运用时需采用多方法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锥叶柴胡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为柴胡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色谱等方法对锥叶柴胡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锥叶柴胡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氧虫胶红素(deoxyerythrolaccin,1)、槲皮素(quercetin,2)、山奈酚(kaempferol,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benzene-1,2-dicarboxylate,4)、(mulleinsaponin I,5)、柴胡皂苷b2(saikosaponin b2,6)、柴胡皂苷b4(saikosaponin b4,7)、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8)、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9)、(bupleurum saponin BK1,10)、柴胡皂苷c(saikosaponin c,11)。结论除化合物2、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从锥叶柴胡中首次分离得到,并首次从柴胡属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化合物4。  相似文献   

16.
蔡敏俐 《中国药业》2007,16(6):61-62
目的探讨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两种柴胡药材性状特征和薄层色谱加以鉴别。结果两种柴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利用药材性状特征和薄层色谱的差异,能有效地鉴别柴胡与小叶黑柴胡。  相似文献   

17.
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有效坚别方法方法:采取观察药材性状、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不同,对真品与混淆品加以坚别。结果:真品与混淆品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结论:将药材性状的经验坚别与显微或色谱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柴胡真伪。  相似文献   

18.
柴胡与同属几种混伪品的生药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静玲  胡敏 《海峡药学》2009,21(11):104-106
柴胡的来源极为复杂,品种比较混乱,柴胡属其它植物的根伪充正品的现象较多。为澄清药源,确保质量,本文从来源、产地、性状、显微等方面对正品及同属几种常见混伪品做生药学鉴定。  相似文献   

19.
20.
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解热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解热作用比较北柴胡及春柴胡挥发油的差异。方法:采用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及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观察北柴胡及春柴胡的解热作用。结果: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可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和降低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北柴胡及春柴胡均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提示春柴胡在临床上可以替换北柴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