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记     
《中国医院院长》2009,(8):15-15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逝世(1882);首个植入心脏泵患者死亡(1966);中国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逝世(1983);亚洲首个试管婴儿诞生(1985);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在京成立(2003);  相似文献   

2.
史记     
人类首次用乙醚进行麻醉手术(1842);肺结核病菌首次现原形(1882);世界上第一家节育诊所问世(1921);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急救中心正式运营(1980);我国人群中首次发现庚型肝炎病毒(1996).  相似文献   

3.
巨大心脏瓣膜手术的几点体会杨丹宁周玉篇顾懋栋马旺扣蒋佩明(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南京210009)从1986年1月~1996年1月,我们对13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巨大心脏的病人施行二尖瓣置换术11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三尖瓣成型...  相似文献   

4.
向迅捷  梁元恒 《微创医学》2004,23(5):596-597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换瓣病人的意义及有效方法.方法将32例重症换瓣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自由进食;营养支持组16例除自由进食外,每日静脉营养液1000 ml,时间为换瓣术前、术后各1周,共14 d.对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术后第8天进行营养指标监测(体重、TSF、MAC、AMC、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8 d,虽然营养支持组各项指标仍偏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症换瓣病人的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其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但短期内的营养支持并不能促使脂肪及躯体蛋白的大量贮存,亦不能显著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其营养状况的全面改善需要术后较长时间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12例高龄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和体会.方法 对2002年10月~2006年6月的12例70岁以上的心肌保护、手术方法及围术期处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死亡1例.结论 对高龄心脏瓣膜患者只要选择好手术时机,尽可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重视术后危险并发症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到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生物瓣置换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55月,无死亡病例。结论生物瓣膜置换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比机械瓣膜置有效的减低了术后出血、栓塞、瓣膜毁损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再次瓣膜手术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到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生物瓣置换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55月,无死亡病例。结论生物瓣膜置换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比机械瓣膜置有效的减低了术后出血、栓塞、瓣膜毁损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再次瓣膜手术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5例(26.31%),严重室性心律失常5例(26.31%),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6.3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2例(10.53%),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10.53%)。结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内科治疗心脏瓣膜病只能暂时减轻和缓解症状[1],根本解决问题还是在于心脏瓣膜替换[2]。我们自1994年8月~1996年12月应用机械瓣施行心脏瓣膜替换(16枚机械瓣)1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急诊心脏瓣膜置换的体会.方法对10例心脏瓣膜病并发难治性心衰患者施行人造瓣膜置换术,其中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4例,中低温心脏停跳手术6例,共施行主动脉瓣置换3例,二尖瓣置换5例,双辨置换2例.结果1例病人术后5 d死于急性肾衰,其余9例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12~36 d,平均(22±9.4)d,随访时间2~111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3例,术后9个月足月妊娠顺产1例.结论严重心脏瓣膜病变并发难治性心衰时在内科治疗无效,急诊瓣膜置换可使部分病例获得生存机会.必要的术前检查,平稳的麻醉诱导,接近生理的体外循环灌注,熟练的外科操作技巧,合并畸形的矫正,术后心功能的辅助等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3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等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低心排15例,严重心律失常7例,肺部感染9例,肾功能衰竭3例,死亡3例,死因低心排2例,肾功能衰竭1例。29例术后随访,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多,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是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史记     
《中国医院院长》2009,(3):14-14
第一所针灸医院在安徽诞生(1985);我国第一例自体骨髓移植手术成功(1964);我国卫生部首次公布艾滋病患者194例(1990);柯棣华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抵达延安(1939);人类基因组图谱首次公布(2001)  相似文献   

13.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瓣膜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共30例,其中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发生心律失常19例。长期存活60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必须加强术前准备,以提高病人手术的安全性;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和熟练的手术技巧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围手术期内应及时纠正心律失常,严密监护,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探讨手术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6年1月~2006年6月瓣膜置换后行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同期同类病例做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共52例再次手术中,生物瓣衰败18例,继发其他瓣膜病变13例,瓣周漏6例,非机械性瓣膜功能障碍10例,机械性功能障碍2例,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3例;手术方式:单独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倒,主动脉瓣置换(AVR)12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14例,瓣膜修复7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40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手术难度明显大于首次手术,并发症增多,围术期死亡率5.77%.结论 注意术前心功能的改善,术中体外循环尽早建立,完善术中心肌保护、手术技巧的掌握,术后积极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进行手术的236例瓣膜性心脏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对本病的手术疗效。方法:机械瓣置换265瓣(进口双叶瓣171瓣,进口单叶瓣84瓣,国产瓣10瓣),生物瓣置换17瓣。结果:术中死亡2例,均为左室后壁破裂占0.8%。住院死亡11例(占4.7%)。随访205例,91%患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对瓣膜性心脏病手术方式和时机应认真选择,并重视围手术期监测,术后合并症的早期有效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心内结构无异常的胎儿瓣膜返流出现情况,分析不同孕周各个瓣膜返流检出率的不同和原因.方法 总结296例在我院做胎儿超声筛查的胎心,除先天性心内结构畸形、动脉导管收缩或早闭病例外,分析不同时期各个瓣膜返流的检出率.结果 20~24孕周胎儿,三尖瓣返流检出率10%,1例为中度,余均为轻度;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3.4%,均为轻度;无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返流胎心.25~29孕周胎儿,三尖瓣返流检出率53.36%,中度返流18例;二尖瓣返流检出率7.92%,均为轻度返流;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7.03%,均为轻度;主动脉瓣返流检出率0.014%,均为轻度.30~34孕周胎儿,三尖瓣返流检出率59%,中度返流4例;二尖瓣轻度返流检出率13%,肺动脉瓣轻度返流检出率14%,无主动脉瓣返流检出.35~38孕周胎儿,三尖瓣轻度返流检出率58.79%,均为轻度返流;二尖瓣返流检出率0.17%;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0.07%,;无主动脉瓣返流检出.结论 心内结构无异常的胎儿,出现瓣膜返流的情况很普遍,以三尖瓣返流检出率最高,瓣膜返流与孕周大小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心血管手术304例,其中体外循环下手术226例。死亡16例,手术死亡率5.26%。报告就其基本方法、心肌保护、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水清 《中外医疗》2016,(30):14-16
目的:分析探讨在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中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同期组)和对照组(非同期组)各5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各项功能指标以及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出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胸比、LVEF、LVD(A-P)、LVS(A_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心胸比、LVEF、LVD(A-P)、LVS(A_P)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出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和死亡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18%)和死亡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直视下瓣膜成形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外科经验.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155例瓣膜直视手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患者,包括各种瓣膜的再次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以及瓣周漏修补术等.再次手术间隔1~266(94.82±85.37)月.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