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置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选择需要鉴定的致病菌,依据GB/T4789-2003、GB/T4789-2008、WS/T9-1996,对采集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与鉴定。结果:从采集到的10份标本中的凉拌黄瓜、粪便、肛拭子中检出利齐菲尔德沙门菌,其余均未检出致病菌;3例患者恢复期比急性期血清中的利齐菲尔德沙门菌抗体水平均有4倍以上的增高。结论:这是1起由利齐菲尔德沙门菌污染凉拌黄瓜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
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是肠道致病菌之一,亦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沙门菌属种类繁多,其中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沙门菌属在水、乳、肉类等食品中生存时间较长,特别是病死牲畜肉(健康畜、禽肠内也含有此种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把荧光PCR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使用以往的细菌培养方式和荧光PCR方式对10份样本实施检验。结果这10份样本经过检验之后,PVR检验出沙门菌5株,阳性概率相对较高为50%,以往的方式检验出3株沙门菌,阳性概率为30%相对较低。结论与以往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使用PCR方式能够增强检验出鼠伤寒沙门菌的概率,节约检验时长,合适用在食物中毒这一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朱晶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510-3511
目的:分析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发食物中毒的病原特征.方法:在流行病学、临床学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实验室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结果:从食物中毒患者粪便中检出肠炎沙门菌,其抗原模式为0:9:g:m,符合该菌血清学特征.结论:该食物中毒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发的典型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查明本起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在4份患者肛拭样品及4份剩余食品中检出生物学形状一致的鸭沙门氏菌4株。结论该起事件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029:K?)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州市天河区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为防范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8年8月~2011年7月以无菌方式定期随机采集广州市天河区6个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内的7类农贸市场的2321份食品,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统一的沙门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7类食品中均检出沙门菌,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7.07%,沙门菌检出率以生肉(11.03%)为最高,依次为淡水产品(4.47%)、熟肉制品(1.60%)、速冻米面(1.47%)、熟制食品(0.75%)、生制食品(0.69%)及生食蔬菜(0.51%);检出沙门菌164株分属6个群、19个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为最高(21.34%),其次是沙拉坚沙门菌。结论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的食品均不同程度受到沙门菌的污染,以生肉污染严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畜禽类在屠宰、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减少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黄燕  何立华  彭玉金 《江西医药》2012,47(4):360+364-360,364
目的 分析食物中毒原因,为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采取可疑食品、环境标本及病人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3例病人排泄物样本和2份湿米粉样本中均检测出沙门菌.结论 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沙门菌属按抗原结构分析,有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常见的沙门菌血清型约有100种[1],其中以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较为多见.2010年7月4~6日,驻内蒙古某部有10人先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这是一起由曼哈顿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沙门菌属按抗原结构分析,有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常见的沙门菌血清型约有100种[1],其中以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较为多见.2010年7月4~6日,驻内蒙古某部有10人先后出现腹痛、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这是一起由曼哈顿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艳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6):129-130+133
目的:探究对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检验检测方法。方法:2020-04~2021-04选取60例因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对可能引起患者食物中毒的几种菌,接种增菌液和选择性平板,进行撒网式筛查。经过18~24h后,选择性平板将会出现可疑菌落,由增菌液和选择性平板分离划线,初步鉴定可疑菌。结果:经检验后,共检出病原菌58起,检出率96.67%。检出菌种中主要包括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结论:对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检验检测,采用染色镜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检出率,并且可节省检测时间,为食物中毒患者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鼠伤寒沙门菌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112例食物中毒的病人大便及食物残渣细菌培养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其中16例并发急性心肌炎,对其进行加强营养,卧床休息,静滴黄芪,心血通,大剂量维生素C,口服辅酶Q10,抗心律失常及对症处理等相关治疗。结果15例痊愈,其中12例于治疗一周内恢复,仅一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复查心脏彩超LVEF仍≤50%。结论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并发急性心肌炎,确诊后进行积极治疗,愈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基本情况和引起食物中毒原因。方法对聚集性食物中毒患者和就餐酒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病原学检测及分析。结果在一份卤制品和3个粪便标本中检出了共同血清型为O6,7:Hc的猪沙门氏菌。结论确定了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食品受猪伤寒沙门氏菌污染。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中旬,惠州市添强电子公司员工199人出现爆发性集体腹泻,伴有腹痛、发烧,大量病人集中在7月12、13日两天发病,14日凌晨开始对厨房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并更换所有厨工后,病例数骤减。病例无宿舍和车间的聚集性,所有病例都有近期(7月7日至13日)在工厂食堂就餐的情况,未能采集到可疑中毒食物,通过病例对照调查分析可疑食物,显示蛋糕高度相关。检出10名厨工肠道中肠炎沙门氏菌阳性,其中6人出现腹泻,4人无症状,厨工带病、带菌上岗。在95位病人肛拭中检出33人肠炎沙门氏菌阳性,检出阳性率为33.4%。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这是一起蛋糕污染和厨工带菌多重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爆发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分析某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疫情的快速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7份可疑留样食品和2例患者的排泄物同时进行直接培养、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试验鉴定,并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株鉴定复核和药敏试验。结果 9份样品中,2份食品和2份患者的排泄物中均检出沙门菌,经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与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证明该沙门菌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4株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阿莫西林耐药。结论引起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菌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药品中沙门菌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的特异基因序列合成引物和探针,提取沙门菌DNA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到160cfu·ml-1,人工污染的药品检出率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可用于药品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某市2008年~2012年5年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情况及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2012年某市各地的食物中毒报表及有关的调查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某市各县区共发生食物中毒168起,中毒3284人次,死亡297人;在6~8月份的发生率最高,12~次年2月份的发生率最低;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类别为植物性食品;化学性物质、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化学性毒物食物中毒是某市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可通过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知识宣传、防止食品被污染或发生变质、加强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早餐店、餐馆等餐饮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及分级管理等措施来控制和防范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汤宇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47-148
目的:了解宜兴市城区3~7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方法:选择宜兴市城区幼儿园作为调查区域,随机选择年龄在3~7岁儿童2001名,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水平。结果:2001名3~7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0.381±0.227)μmol/L,铅中毒率为23.56%。男童铅中毒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宜兴市城区3~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291例儿童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杰 《天津药学》2010,22(6):35-38
目的:对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中毒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本院1992—2009年收治住院的291名中毒儿童病案。结果:儿童中毒物质(药物和毒物)种类繁多,中毒以1~3岁和4~6岁儿童为主,分别占44.32%和20.96%,中毒原因以误服为主,占67.35%。结论:儿童急性中毒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对基本医疗知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何兴元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13-1614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患者轻度、中度中毒者均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96.61%.结论:彻底清除毒物、洗胃,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