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逆行撕离联合原位自体结膜瓣旋转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显微镜下逆行撕离切除翼状胬肉,原胬肉体部球结膜取5mm×2mm长条形结膜瓣,原位旋转360°后与角膜缘结膜及鼻侧球结膜紧密缝合。术后随访3~18mo。结果:所有病例移植片成活良好,64例病例中仅4例复发。结论:逆行撕离联合原位自体结膜瓣转位移植术,减少局部炎症刺激,改变了角膜缘移位,促进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的修复并使角膜缘干细胞向角膜上皮细胞分化,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撕离联合不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撕离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角膜缘十细胞移植及带蒂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97眼)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47眼)行翼状胬肉撕离联合白体游离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46例(50眼)行翼状胬肉撕离联合带蒂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30月,比较两组术后角膜缘干细胞植片存活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5眼移植片脱落,B组植片无脱落,(X2=5.31,P〈0.05)。A组6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为12.76%;B组巾1眼复发,复发率仅为2.00%;(X2=5.20,P〈0.05)。结论翼状胬肉撕离联合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植片存活率高,翼状胬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精分离联合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初发和复发性翼状胬肉120例(140眼)采用加%酒精浸泡胬肉头部后,剥离、切除胬肉,再联合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手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10月。比较术前术后视力、BUT情况,观察角膜上皮修复及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后存活情况,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酒精分离法使胬肉纤维血管组织与其下角膜基质分离更加容易。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快,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后100%存活,视力、BUT值较术前不同程度的提高,胬肉治愈138眼(98.57%),胬肉复发2眼(复发倾向1眼,真性复发1眼)。结论酒精分离联合自体带蒂角膜缘结膜瓣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式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转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214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8例92眼,结膜瓣转位组68例122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 a,观察并比较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 a,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4.35%,结膜瓣转位组23眼复发,复发率为18.8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0.01).角膜缘干细胞组无一眼发生睑球粘连,而结膜瓣转位组有9眼出现睑球粘连.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
杨秀梅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74-1276
目的:观察用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50例56眼,采取显微手术取同侧眼上方带角膜缘的游离结膜瓣进行移植。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进行移植,缝合时注意移植片移植床上角膜缘各自准确对位吻合,术后对角膜上皮化及植片生长情况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6~12mo,角膜上皮平整光滑,泪膜正常,供区角结膜创面正常愈合,术后角膜透明或仅遗留少许云翳,无新生血管长入,无1例复发。结论:用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对152例(18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后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 术后复发10只眼,复发率5.49%,其中3只眼为复发性翼状胬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30个病人(3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组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6.7%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中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相对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疗效更明确。  相似文献   

8.
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治疗翼状胬肉的术后疗效和复发率。方法41例44眼翼状胬肉,术中切除胬肉行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至术区,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术后有2例3眼复发性胬肉再次复发,原发性胬肉无复发,复发率6.8%。结论带角膜缘结膜瓣移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逆行切除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115例(120眼)翼状胬肉经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术后观察6~36个月,复发率2.5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与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3例(220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用0.1%丝裂霉素C棉片局限作用于胬肉结膜面及残端,之后再施行上方角膜缘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结果本组术后随访5月~5a,复发2眼(0.91%);无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本手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头部撕离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撕离术组:53例(53眼)在手术显微镜下用有齿镊撕离胬肉头部。切除术组:32例(32眼)用单纯刀具切除头部。两组均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观察6—24月。结果撕离术组与切除术组的角膜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3天和5天,复发率分别为5.66%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920,P〈0.005)。结论胬肉头部撕离术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短,胬肉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关小一  马晓芸  陆琼  韩冬 《眼视光学杂志》2012,14(6):377-378,384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眼科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87例(113眼),平均年龄(66.0±9.8)岁,病程1~20年,采用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术后1周观察结膜瓣成活情况,球结膜供区的愈合以及角膜创面修复情况.术后随访期1~3年,观察胬肉有无复发及眼球运动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眼部均有轻度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2~4 d后逐渐减轻.术后1周球结膜瓣均愈合良好,全部成活.7眼在术后3~14个月时见术区结膜样组织增生,侵入角膜,同时伴有新生血管长人.治愈率为93.8%,复发率为6.2%.结论 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便、组织病变清除彻底、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无缝隙缝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12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行无缝隙缝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结果 随访6~24月,1例复发.结论 无缝隙缝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方法,作术眼角膜缘重建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进行期翼状胬肉17例(1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4例(4眼),共21例(22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的基础上,联合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游离植片进行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对角膜上皮的重建和生长情况严密跟踪观察。结果经过平均13月的随访观察胬肉术后无复发,角膜上皮稳定。供区角膜创面与结膜创面愈合正常。结论在常规切除翼状胬肉的同时联合同侧带结膜瓣自体角膜上皮(干细胞)移植行角膜缘重建术,对防止胬肉复发的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切除加相邻带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相邻带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术防止胬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逆行将翼状胬肉头部自角膜上分离,向泪阜方向及上下方向钝性分离结膜及其下方增生变性组织,直至近半月皱襞处,全部切除胬肉。转位相邻带干细胞的自体结膜于巩膜裸露区。结果50例60只眼的翼状胬肉患者的角膜上皮、结膜上皮缺损区均在术后1~2天全部愈合,随访8~16个月,2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相邻带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术简单、易操作,并可较大程度地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辅以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间隙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128眼实施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辅以术中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之间间隙,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翼状胬肉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观察术后12,24 mo 胬肉的复发率分别为2.3%,3.9%,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2~3d,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辅以封闭球结膜与Tenon囊间隙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该手术取材方便、术后恢复快、炎症反应轻、复发率低、泪阜形态及位置恢复正常,是治疗翼状胬肉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法,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加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1251例1326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剖切分离球结膜与病变组织,切除胬肉并做广泛的变性球筋膜切除,在结膜下放置0.2 mg/ml的MMC棉片,彻底冲洗后将同侧眼颞上方带有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后随访12~72月,平均27.5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反应轻,移植片存活,37只眼复发,复发率为2.79%。结论 翼状胬肉显微手术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加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赟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38-2139
目的:观察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3例5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全部病灶组织后移植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瓣,移植结膜瓣取自术眼上方结膜。结果:术眼57眼术后随访1~12mo,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5%。1例发生角巩膜自溶,并手术治疗。余53眼经1~12mo的随访角膜创面愈合良好,植片全部存活,无明显手术痕迹,治愈率93%。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取材方便、创面修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满足部分患者美观需求,改善了术后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术式,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采用巩膜隧道刀切取的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片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60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和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的翼状胬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随访6~12月,观察术后角结膜植片生长情况,供区创面修复时间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供区创面修复为7~10 d,角结膜植片生长良好.2眼复发,复发率3.33%.结论 采用巩膜隧道刀切取的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片能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5-氟尿嘧啶(5-FU)在显微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中对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6月原发性翼状胬肉87例87只眼,分为2组,A组47例行显微逆行切除联合5-FU及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40例行显微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A组平均为(3.94±1.22)d,B组平均为(3.85±1.25)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4,P>0.05);复发率:A组2.1%(1/47),B组15%(6/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结论5-FU在显微逆行切除联合自体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角膜创面中,对修复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