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28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数、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和4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2.5±6.4)d和(19.6±11.3)d(P<0.05);住院时间为(16±7)d和(20±15)d(P<0.05)。结论: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2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且实施有创通气的抢救患者,待肺部感染控制时,拔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呼吸机面罩压力支持,以后逐渐降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监测氧合指标、有创—无创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VAP,总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细致护理和严密监测是肺部感染窗控制并成功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流量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无创通气治疗和护理,试验组予以高流量通气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与mMRC,CAT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比对照组高,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对照组低(P 0. 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MRC,CAT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流量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好,有利于改善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组制团队管理模式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106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小组制团队管理模式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2周后两组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S)]、疾病认知水平、生活质量[采用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DS-A、HADS-D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COPD认知水平得分及肺康复治疗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MRC、CAT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小组制团队管理模式应用于行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方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老年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模式]和对照组[自主呼吸和时间控制通气(ST)模式],各2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pH、PaO2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AT、SGRQ及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VAPS模式及ST模式均可改善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但AVAPS模式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CAT、SGRQ和PSQ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未使用呼吸机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气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68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由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aO_2、PaCO_2、SpO_2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4.44%)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口腔干燥及胃胀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合规范化护理干预后可提高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7例,将长期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例),未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采用的基础治疗无差异性,均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及COPD急性发作频率、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序贯机械通气三种切换时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A、B、C三组,其切换时点分别为改良GCS评分达到15分并稳定2 h、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成功,比较三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以及再插管率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病死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再插管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GCS评分能有效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状态和整体病情变化,减少有创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罗亮  张婷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60-4061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不同时机拔管的临床观察。探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前拔管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4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IC拔管组和PIC前拔管组,采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观察两组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住院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成功拔管等临床结果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ICU住院时间、成功拔管、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C拔管组较PIC前拔管组ICU住院时间短、成功拔管率高、总机械通气时间短。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以PIC作为拔管时机采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减少ICU住院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拔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28)和NIPPV组(n=28)。HFNC组采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NIPV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总氧疗时间等指标。结果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NIPPV组(P0.05);2组不带呼吸机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较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5月收治的65例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6月~10月收治的65例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无创呼吸机使用依从性、肺部感染风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Pa O2/Fi O2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护理3、7 d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皮肤损伤、面罩漏气、排痰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分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切换时间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变,观察组患者切换时间窗后pH、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控制感染、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出院后是否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出院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6个月后动脉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与出院时比较,pH值、PaO_2显著升高,PaCO_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pH值、PaO_2、PaCO_2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pH值、PaO_2、PaC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纠正酸中毒,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并发腹胀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来本科接受治疗的60例呼吸衰竭并发腹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无创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结果、腹胀缓解时间、每日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总时间以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无创通气后呼吸频率、PaCO_2水平均低于同组通气前,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同组通气前,且观察组通气后呼吸频率、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每日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护理总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并发腹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效果,缓解腹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刨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36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施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序贯组治疗方法: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治疗方法:"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模式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撤机成功例数、住院费用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和8例(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为(14.2±1.3)d和(22.1±0.7)d(P<0.05);住院时间为(17.3±1.5)d和(26.8±2.4)d(P<0.01).结论 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性脱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缩短ICU和总住院时间,改进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GCS≤8分34例为昏迷组,GCS>8分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综合护理干预下NIPPV治疗后的转归和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分值、呼气压力(EPAP)设定值、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有创通气比例、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吸气压力(IPAP)设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经NIPPV治疗后2 h、24 h,动脉血pH值、PaO2/FiO2、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IPPV治疗前,治疗失败者的APACHEⅡ值高于治疗成功者(P<0.05),而两者间的G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后,治疗成功者GCS高于治疗失败者,血气分析指标也比治疗失败者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综合护理干预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NIPPV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GRQ评分比较,PaO2、PaCO2、PaO2/FiO2比较,治疗5 d、10 d后的症状改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换点,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7例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n=19,和对照组(B组,n=18),比较两组的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住院时间.结果:A组和B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7.1±8.3)h、(164.6±12.4)h和(140.5±14.2)h、(140.5±14.2)h (P<0.01 和 P<0.05),重新插管率、VAP发生率分别为15.8%、7.8%和33.3%、16.7%(P均<0.05),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8±4)d和(25±5)d(P<0.01).结论:对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结合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呼吸衰竭。方法:观察28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结合雾化吸入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后比较通气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积极应用无创通气结合雾化吸入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