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分别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采用定量气雾剂(MDI)吸入倍氯米松(BDP)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哮喘和COPD患的肺功能变化,比较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和COPD的不同作用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eosinophilicpneumonia)又称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eosinophilicsyndromes)或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 ,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 4型 :①单纯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或Loffler综合征 ;②慢性嗜酸性肺炎或迁延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 ;③热带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④哮喘型嗜酸粒细胞肺浸润症或过敏性支气管曲菌病。各型常交叉重叠 ,临床上不易截然划分。本病四个类型有着共同的呼吸道症状 ,包括咳嗽、气短、胸闷和哮喘等。1 单纯型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1 .1 特点 单纯型全身症状轻微 ,X…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和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局部区域的聚散反映着特应性哮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气管哮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正常人群与哮喘患者外周血、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细胞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联合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依诊断标准连续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7例,ACO患者67例和非ACO(NACO)患者70例。采用一氧化氮电量法测定患者FeNO,计数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2组患者的FeNO水平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2个指标对ACO的诊断效能。结果 ACO组有效完成FeNO检测67例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2例,而NACO组分别为70例和47例。ACO组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分别为36.50(21.25)ppb和4.25%(13.12%),明显高于NACO组的21.00(10.00)ppb和0.5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89,P0.05;Z=-5.979,P0.05)。ACO组患者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水平分布与NACO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FeNO、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诊断ACO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和0.847,最佳临界值为25.50ppb和2.30%。联合检测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以任一指标大于临界值为ACO诊断标准,诊断灵敏度为0.942,特异度为0.638。结论 FeNO和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用于ACO诊断的良好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王静  胡志雄 《新医学》2010,41(9):575-577,584,F0003
目的:探讨半乳凝素-3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豚鼠随机分为哮喘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哮喘组及治疗组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制作哮喘模型,对照组同期予生理盐水。于致敏第15~21日激发前1h治疗组豚鼠予半乳凝素-3腹腔注射,剂量0.5mg/kg,每日1次,连续7d。测定3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5含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豚鼠BALF中IL-5含量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哮喘组(P〈0.05);其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轻于哮喘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哮喘组;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ALF中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IL-5水平均升高(P〈0.05或0.01);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1);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乳凝素-3可促进哮喘豚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其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IL-5含量、下调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粒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寄生虫感染、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要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就必须把嗜酸性粒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来。本文主要介绍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MACS、流式细胞仪等四种分离嗜酸性粒细胞的方法,并比较了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气道反应性增高存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辨别不同疾病的气道反应性及其程度对临床医师十分重要.腺苷作为哮喘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主要通过作用于肥大细胞(MC)、嗜酸性粒细胞(EOS)等炎症细胞引起炎性介质释放和/或通过神经途径,间接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因此能间接反映气道炎症,对"特应性"哮喘更具有特异性[1-3],已受到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蓝楠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508-51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全球性上升的趋势。重症哮喘,即哮喘的严重急性发作,经正规治疗症状继续恶化或者伴有严重并发症,以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阻塞性改变,以及经过高剂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osis,ABPA)系肺泡、肺间质和支气管对曲霉抗原 (主要是烟曲霉 )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该病常在患有慢性哮喘或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基础上发生。英国在 1 952年首次报道ABPA。约 7%~1 4 %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及 2 %~ 1 5 %肺囊性纤维化患者发生ABPA。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曲菌特异性IgE介导的I变态反应及特异性IgG介导的III型变态反应有关。主要临床特征为哮喘、支气管炎或肺炎、发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一过性肺浸润和金棕色胶胨样脓痰栓 ,慢性患…  相似文献   

10.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完善易发生病毒及细菌感染,是支气管哮喘的好发人群。白细胞介素(IL)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IL-23是IL家族中的一员,于2000年发现并命名,在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3]。本研究选取2014  相似文献   

11.
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酸性粒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寄生虫感染、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要研究哮酸性粒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就必须把嗜酸性粒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来。本文主要介绍不连续离心法、免疫磁珠法、MACS、流式细胞仪上种分离嗜酸细胞的方法,并比较了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研究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1%)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1%)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小气道一氧化氮联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设为AECOPD组,50例稳定期COPD患者设为COPD组,另选同期50例非呼吸道疾病疗养人员设为对照组。全部入选人员均给与大小气道一氧化氮联检,包括大气道Fe NO50、小气道即肺泡一氧化氮水平(CaNO)、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 AECOPD组FeNO50、Ca NO显著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CaNO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FeNO50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50、CaNO与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大小气道一氧化氮联检在COPD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并且呼出气一氧化氮与炎症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通过高渗盐水或其他诱导物雾化吸入诱导获得痰液并对其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经济、无创、快速、可靠等优势.通常诱导痰中白细胞的分类,主要有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四种[1].而肺部炎性疾病是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炎、慢性咳嗽等.研究表明白细胞及其分泌的炎症介质在上述肺部炎性疾病的发生演变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归纳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过程中参与肺组织重构的表达和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01/2005-11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文章,检索词“GelatinaseB;asthma;PulmonaryDisease,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fibr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5-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哮喘;肺疾病,阻塞性;肺纤维化”,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中的表达。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中的肺组织重构的表达及作用文章233篇,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5篇符合要求。资料综合:①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中肺组织的表达:在未经治疗的稳定期的哮喘患者或轻度哮喘患者中均未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增加。在严重哮喘患者中,哮喘加重期患者,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均有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增加。②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实质、血清和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是增加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但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③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参与了肺纤维化中肺组织的重构,尤其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是升高的,但在肺间质纤维化不同类型及相同类型的不同阶段,基质金属蛋白酶9有不同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论: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9参与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间质纤维化中肺组织的改变和重构,尤其是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也是不同的,因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情况和激素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对 30例急性发作期、激素治疗后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和 30例健康人 ,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研究。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 ,激素治疗后的缓解期和健康人组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是 (3.5 0± 1.5 9) %、(5 .5 3± 2 .2 2 ) %和 (6 .90± 3.2 7) %。 3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着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异常 ,经激素治疗后可改善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是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主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雷  李淑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49-151
目的:总结归纳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过程中参与肺组织重构的表达和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01/2005-11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文章,检索词“Gelatinase B;asthma;Pulmonary Disease,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fibr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5-1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哮喘;肺疾病,阻塞性;肺纤维化”,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中的表达。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中的肺组织重构的表达及作用文章233篇,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5篇符合要求。 资料综合:①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中肺组织的表达:在未经治疗的稳定期的哮喘患者或轻度哮喘患者中均未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增加。在严重哮喘患者中,哮喘加重期患者,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均有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增加。②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实质、血清和痰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是增加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但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期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③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参与了肺纤维化中肺组织的重构,尤其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是升高的,但在肺间质纤维化不同类型及相同类型的不同阶段,基质金属蛋白酶9有不同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结论: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9参与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间质纤维化中肺组织的改变和重构,尤其是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也是不同的,因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将安徽省芜湖市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97例设为研究组,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动脉...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都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二者的气道炎症存在异同性.一些炎症细胞和肺的结构细胞如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参与气道炎症的发生,COPD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是中性粒细胞,而哮喘的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细胞(EOS)炎症为特征.二者参与气道炎症的细胞因子也有很大区别,在COPD主要是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而哮喘主要是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白介素-13(IL-13).COPD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决定二者气道炎症的本质,并可能与气流受限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