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心病(CHD)是目前公认的严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的疾病,近几年我国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得知患CHD后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容易引起复杂的心理反应,从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阍。国内有报道显示,55.3%的CHD患者在得知患CHD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如焦虑、抑郁等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实施强化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入院时间单双号对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我院冠心病病例80例进行分组,设置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强化性护理干预,两组病例数一致均为40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优,同时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比常规高,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强化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同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平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朝阳市某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护理前及护理2个月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患者出院时,采用自制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时,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QOL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及QOL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消极情绪、睡眠质量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5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60例在采取常规干预措施的同时实施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消极情绪感受[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社会行为能力(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及睡眠质量(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χ2=10.376,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SDS[(53.75±3.36)分、(32.12±3.06)分]、SAS评分[(42.62±4.29)分、(28.31±3.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36±3.28)分、(39.43±3.26)分]、[(53.58±4.74)分、(36.19±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SDSS评分[(10.38±2.10)分、(7.62±1.48)分]均较对照组[(13.49±3.62)分、(10.85±2.10)分]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增强社会行为能力,这对提升公共卫生防控质量、促进COPD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互动护理模式对其心理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020年1月就诊的96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互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适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互动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适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互动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心理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全程细节护理模式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细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两组的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结论 全程细节护理模式可缓解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老年冠心病患者32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160例)与干预组(16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与HAMD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有效改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促进治疗与预后,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rrjk》2017,(16)
目的 :探究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个体化护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针对4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2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 :两组患者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较好,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利用个体化护理影响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分析发现,其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及时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9例银屑病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DLQI评分)。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银屑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被动式门诊管理,而干预组采用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正性情绪则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的自尊、信赖他人、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感情孤独得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干预后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等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后,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调整心理状况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日门诊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妊娠结局、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瑞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营养门诊进行1次营养测评和传统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给予一日门诊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孕38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妊娠结局,对GDM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分别为(4.20±0.46)mmol/L、(6.09±1.49)mmol/L和(5.36±0.34)%,对照组分别为(5.00±0.61)mmol/L、(7.45±1.45)mmol/L和(6.58±0.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2.0%、2.0%、3.0%、6.0%、5.0%,均低于对照组的13.0%、12.0%、17.0%、21.0%和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DM知识评分和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血糖监测依从性评分分别为(84.54±7.32)分、(3.72±0.42)分、(3.38±0.44)分、(3.44±0.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88±4.59)分、(2.50±0.45)分、(2.56±0.41)分和(2.37±0.41)分(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日门诊教育可有效改善GDM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对GDM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依从性和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纳入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患者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这5个指标上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82%(45/55),实验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及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6个月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of breast cancer,QLSBC)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两组HAMA、HAMD评分[干预组(27.16±3.38)、(20.13±2.09)分,对照组(37.06±5.16)、(35.06±3.38)分]均较术前降低[干预组(50.27±8.03)、(53.06±7.95)分,对照组(51.09±7.91)、(52.66±8.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组为著(均P0.05)。干预组心理因子、躯体因子评分及总分[(118.70±30.56)、(60.13±8.47)、(233.51±44.09)分]均高于对照组[(92.03±22.47)、(46.18±7.75)、(187.64±40.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社会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围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改善和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临床可靠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每组患者44例。对比其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心理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提出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在睡眠质量、社会功能、自我管理以及生理功能评分上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总分(92.36±7.2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12±6.36)分,两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癌症患者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效果十分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