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植根于陕西医学的土壤,是长安医学的重要流派分支,其核心学术思想是在继承国医大师郭诚杰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在针灸、中药治疗疾病的实践基础上凝练而来。其临床思路以肝为枢,疏通调补并用; 临床技法秉承针药结合,多法并举; 倡导治养结合,治养并重。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
陆氏银质针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20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氏银质针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2089例临床观察上海市静安老年医院陆念祖(200040)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银质针,温针灸,陆氏手法松解术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肩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我院运用银质针温针灸配合手法治疗2089例...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非常有幸成为"陆瘦燕名老中医工作室"的传承学员,师从陆焱垚教授,跟随陆教授门诊,学习、继承和发扬陆氏针灸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一年来,在跟师侍诊过程中,我看到陆教授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博大精专,针术上刚柔并济。今将陆教授的临诊经验进行整理,以期对继承和发扬陆氏针灸的宝贵经验有所裨益。1病案须完整病案是诊疗过程的实录,是体现前辈经验、临诊思路及学术思想的载体。一篇原汁原味的医案实录,能够  相似文献   

4.
Yi R 《中国针灸》2010,30(8):657-659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发展了热针疗法等特殊针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本文着重介绍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思想,从经络辨证经验、管氏针灸处方原则及取穴精要、管氏针刺手法、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5.
陆李还教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的创始人陆瘦燕之子,在继承和发展"陆氏针灸"之精髓的基础上,善用温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在临床中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重视脾胃论,认为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膀胱气化不利,固摄失司,临床取穴以温阳化气、补肾固摄为主,配合腹四穴,辨证取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针灸》2013,(1):78
本刊"针家精要"栏目欢迎介绍老一辈针灸临床专家的经验(属于国务院遴选的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者优先),包括独特的针法、灸法、选穴技术,某些病独特的治疗经验以及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陆李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疗法"代表性传人。文章通过分析陆老运用针灸治疗颈动脉体瘤术后脑梗死来介绍"陆氏针灸"的理论与实践,包括重视传统点穴、注重"押手"与"刺手"相配合、提倡只灸一壮的温针疗法、重视针刺手法的运用、取穴少而精等。在此基础上,陆先生亦不拘古义,主张中西医结合,重视现代解剖学和灵活运用穴位注射疗法来提高临床疗效,为"陆氏针灸"的现代发展注入不朽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本病案亦可供后续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州中医药大学张家维教授是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师古不泥,发展创新,中西汇通;精研进针手法,善用“飞针”,临床中主张针药并举。张教授在对脏腑经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经长年的临床诊疗探索,形成了对面部三病症的治疗特色。笔者随师临证,耳濡目染,受益良多,兹将张教授治疗面部三病症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陆氏针灸疗法"在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氏针灸在针刺方法、配穴方法、切诊方法以及经络学说等方面,均有不少独特的见解。在针刺方法方面,陆氏对"烧山火""透天凉"等针法的实验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操作规范。同时,陆氏还进行实验研究,为"导气针法"提供了客观证据。陆氏所提倡的温针、伏针、"五行虚实补泻法"已被许多针灸医生和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50余年,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肝病、胃病及风湿病等,于针刺手法、灸法、针灸理论诸方面研究精深。现将盛师所授合谷透刺法经临床应用后的体会简述如下,并附医案两则,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管遵惠继承和发展了其父管正斋的学术思想~([1]),提炼和践行了管氏针灸的传承理念,形成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2-11])。现将管遵惠教授针刺手法的学术特点探讨分析如下。1管氏下针十法"下针十法"包括进、退、捻、留、捣、弹、搓、努、盘、飞,是管氏针刺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明代高武的"神针八法"(安神定志、按穴进针为一法,龙虎交战为二法,随咳进针为三法,行针催气为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介绍王艳君教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及治疗特色。王艳君教授继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临证时选取中脘、天枢、三阴交、足三里等,配以具有调补气血、活血化瘀的归来、地机等穴,体现健脾和胃治疗痛经的学术观点,并根据虚实选用关元、气海,发挥调补任脉的作用。在治疗痛经中以脾胃论治与调补任脉并重,同时明辨虚实、把握时机,强调下针顺序,以针领气、调气止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阮氏中医针灸学术流派起源现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始祖可追溯至阮魁元,传承至今已有九代人,其传人主要分布于北京、绍兴、杭州等地。流派后代在传承祖业的基础上,既继承和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学术经验,也各有所创新。临床辨证中西医结合,施治针药结合,其中尤以传统针刺手法的灵活应用为诊疗特色,使阮氏中医针灸对于当代常见病、疑难杂症有很好的疗效。现将其用针特色浅析如下。1金针辨气阮氏中医针灸学术流派的前人以应用金针治病为  相似文献   

14.
"陆氏针灸疗法",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响深远。该文从陆氏针灸源流、陆氏针灸流派主要学术思想、陆氏针灸流派传承研究基地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归纳,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陆氏针灸疗法",造福民众健康。  相似文献   

15.
邵经明教授是著名针灸专家,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80余载,在针灸及针药并治治疗疾病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加之传承,形成了河南邵氏针灸学术流派。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病机复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余有幸拜邵氏代表性传承人邵素菊教授为师,现将河南邵氏针灸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Gao XY  Sun CJ  Ba Y 《中国针灸》2010,30(11):960-962
分析窦汉卿"流注八穴"理论、针下得气说、手指十四法、取穴、用针及治神等学术思想,探讨窦氏对<内经><难经>学术的继承发展以及窦氏学术对后世针灸各家的影响,指出其对提高治疗效果、发展针灸学术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陆氏针灸”是由陆瘦燕和朱汝功两位老先生共同创立,作为我国针灸学术界的一大流派,其具有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临床诊疗特色。苏肇家医师师从陆瘦燕先生,继承了陆老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秉承“陆氏针灸”治疗理念,以经络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针刺手法,运用针灸综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介绍吴耀持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吴教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机为"肾中精气亏耗、营卫失宣、风寒阻络",针灸治疗应以"温阳通络、健督导气"为法。基于"陆氏针灸"重视灸法,行针导气等学术思想,采用针、灸并用结合中药外洗,三者联合,提高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吴教授秉承陆瘦燕公"只要对患者有用,便可拿来为我所用"的教导,传承中医针灸精髓的同时,使用现代先进的治疗仪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针、灸、药并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疗法,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董勤 《辽宁中医杂志》2010,(7):1353-1355
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借鉴了古人治疗惊风抽搐等经验,在此基础上又根据本病病机及症状特点,形成现代临床治疗方案,选穴以头部穴结合四肢远端穴为主,刺灸方法以毫针法最为常用,多将体穴的毫针法与头针结合运用。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运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早期介入,改善预后;整体调整,弥补药物治疗的有限性;安全减毒,提高患儿治疗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20.
简讯     
1989年12月14日是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家和针灸学教育家陆瘦燕先生诞生8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他生前对我国针灸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针灸学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等单位发起,拟于今年10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一次“陆氏针灸学术研究会”。并即发同仁録,藉以加强联系,共同努力,为推动针灸医学的发展而贡献力量。凡陆氏生前的及门弟子,陆氏任职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与针灸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