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小RNA(microRNA)与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Victor Ambros在线虫 (C.elegans) 中发现 lin-4 基因产生一种小 RNA 分子(microRNA,miRNA),它能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端( 3′untranslational region,3′UTR)的特定区域相互作用来抑制其表达,控制 C.elegans 幼虫的发育[1].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通常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与哮喘气道炎症密切相关的商RNA包括miR-1、miR-155、miR-145-5p、miR-223、miR-146a、miR-1165-3p.其中,大部分miRNA主要通过增加2型辅助T(Th2)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3.
4.
卵巢早衰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闭经及不孕,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殖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卵巢早衰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cro RNA,mi 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转录后调节因子,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巢中存在的mi RNA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可以影响卵巢功能,并参与卵巢早衰的发病。对卵巢早衰发病原因及机制的研究,可以为今后早期预测这一疾病的发生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mi RNA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微小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小RNA(mircoRNA,miRNA)是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RNA.自从Lee等[1]于1993年在秀丽线虫(C.elegans)体内发现了第一种呈时间特异性表达的miRNA以来,关于miRNA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miRNA在生物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脂类代谢、激素分泌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4].目前,miRNA已成为肿瘤病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受关注的生物大分子之一.由于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就mi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肿瘤相关学科的发展,肿瘤免疫研究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备受广泛学者的关注,认为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其机制可分为源于肿瘤细胞自身的逃逸机制和源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逃逸机制,T细胞在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越来越多的学者用免疫检查点来解  相似文献   

7.
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其早期起病隐匿,且检测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十分迫切。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单链、内源性非编码RNA,大量研究表明miRNA参与消化系统肿瘤发展的多种信号通路的表达,因此深入研究mi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发现其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为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器官移植已成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移植后面临的免疫排斥反应尚未有效解决.微小RNA (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在病毒防御、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iRNA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如能进一步研究miRNA在移植免疫中的调控机制并确定其靶基因,则有可能成功诱导免疫耐受,进而对器官移植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氏综合征(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其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等。寻找一种准确、无创的产前诊断方法取代目前的有创性检查,是人们的追求目标。近年来,无创产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技术为唐氏综合症的产前诊断带来了突破,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无创产前诊断新途径。与此同时,母血中另外一种游离核酸分子即胎儿游离微小RNA存在,作为另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早期检测手段引起了学者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产前诊断中miRNA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发挥着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croRNA与胃癌关系密切,包括通过调节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表达影响胃癌细胞增殖的miR-106b~93~25家族、mi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胃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 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55例胃癌中PD-1、PD-L1 mRNA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55例胃癌中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NAscope检测结果显示:PD-1、PD-L1 mRNA阳性为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有棕黄色颗粒状物。PD-1 mRNA阳性定位于肿瘤间质免疫细胞,PD-L1 mRNA阳性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肿瘤间质免疫细胞。PD-1 mRNA阳性率为20.39%(52/255),PD-L1 mRNA阳性率为14.12%(36/25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D-1阳性定位于细胞质,PD-1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免疫细胞;PD-L1可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肿瘤间质免疫细胞,肿瘤细胞PD-L1阳性定位于细胞膜(部分或完全膜染色),免疫细胞PD-L1阳性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膜。PD-1蛋白阳性率为14.12%(36/255)...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RNAs)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iRNAs参与重要的生物过程,包括发育,分化,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本文着重于miRNA在卵巢癌中的作用、致癌或抑癌的机制以及以microRNAs为基础的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病,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多种基因或蛋白的表达上调或下降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微RNA(microRNA)是一种负性调控基因,能调节目标信使RNA的稳定性和(或)的翻译效率,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进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许多候选致病基因或蛋白联系密切相关,其中有多种微RNA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作用相关基因的特异性微RN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人胃癌细胞株表面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及干扰素γ(IFN-γ)对其表达的诱导情况。方法:分别培养不同人胃癌细胞株AGS、BGC823、MGC803和SGC7901,经不同浓度IFN-γ、作用不同时间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检测胃癌细胞株PD-L1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显示AGS、BGC823、MGC803和SGC7901细胞PD-L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567±0.109)%、(2.640±0.577)%、(1.760±0.236)%和(16.030±1.289)%;不同胃癌细胞株对IFN-γ反应不同,经不同浓度IFN-γ刺激后均可不同程度上调PD-L1的表达(P<0.05);real-time PCR显示10 μg/L IFN-γ刺激各胃癌细胞株12 h后PD-L1 mRNA水平上调(P<0.05)。结论:胃癌细胞株组成性表达PD-L1;IFN-γ可上调胃癌细胞株PD-L1的表达,呈现浓度、时间依赖性;其中以SGC7901细胞(来源于转移淋巴结)表达最高,推测胃癌细胞中PD-L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组织来源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FN-γ上调胃癌细胞PD-L1,表明IFN-γ并非都是抑制肿瘤增殖、生长,可能参与介导肿瘤免疫逃逸,故临床运用IFN-γ辅助治疗胃癌时应慎用。  相似文献   

15.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活化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DC等免疫细胞上的跨膜蛋白.PD-1及其配体PD-L1是一对共刺激分子,在正常情况下,这对分子活化后的信号通路可调节外周组织中T细胞的分化,进而调控机体对外来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以防免疫过激情况的发生.但在肿瘤发生时,肿瘤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miR-16、miR-93及miR-196b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部疾病患者528例,根据胃癌的诊断标准分为胃癌组(n=116)和非胃癌组(n=412)。胃癌患者分为早期胃癌组(n=44)和进展期胃癌组(n=72),淋巴结转移组(n=68)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48),另选择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16、miR-93及miR-196b表达水平,分析其对胃癌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胃癌患者血清miR-16与miR-93、miR-196b相关性。结果:胃癌组血清miR-16(19. 24±6. 82 vs 6. 12±1. 35和5. 96±1. 24)、miR-93(5. 06±0. 83 vs 0. 90±0. 15和0. 78±0. 12)及miR-196b(3. 85±0. 64 vs 0. 41±0. 07和0. 36±0. 0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胃癌组和对照组(均P0. 05)。进展期胃癌组血清miR-16(24. 70±9. 16 vs 13. 38±4. 50)、miR-93(7. 85±1. 40 vs3. 12±0. 63)及miR-196b(5. 30±0. 77 vs 2. 38±0. 3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均P0. 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miR-16(26. 28±8. 50 vs 12. 14±4. 20)、miR-93(8. 16±1. 54 vs 2. 85±0. 60)及miR-196b(5. 75±0. 93 vs 2. 14±0. 30)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 05)。ROC曲线显示,miR-16、miR-93及miR-196b诊断胃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 83、2. 85、2. 14,三项联合诊断胃癌的AUC(95%CI)为0. 928(0. 873~0. 984),其敏感度(91. 5%)和特异度(84. 2%)较好; miR-16、miR-93及miR-196b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 50、6. 80、4. 36,三项联合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AUC(95%CI)为0. 960(0. 905~0. 997),其敏感度(94. 0%)和特异度(87. 5%)较好。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iR-16与miR-93、miR-196b均呈正相关(r=0. 764、0. 835,P0. 01)。结论:血清miR-16、miR-93及miR-196b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中明显上调,且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三项联合对胃癌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肠杆菌中的小RNA调节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RNA(smallRNAs或sRNAs)是一类长度在40至400个核苷酸、广泛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多种不同的生物体内、执行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非编码的RNA分子。对于sRNA分子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原核生物体内也陆续发现了一些sRNA分子,这些sRNA分子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大肠杆菌作为原核生物的代表在其体内已发现了近70种的sRNA分子。同真核细胞中的sRNA一样,细菌中的sRNA绝大多数也是通过与靶mRNA配对来影响mRNA的稳定性或翻译,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Hfq蛋白作为RNA的分子伴侣对于这些RNA分子的正确折叠和行使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RNA(miRNA)是一类重要的调节转录后基因表达水平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参与细胞生长和组织分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对mi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逐渐增多且多聚焦于某几个miRNA。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研究的热点miRNA,阐述了这些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抑郁症和药物成瘾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和诊断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其配体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程序性死亡配体1)属于CD28/B7家族,是一对共刺激分子,具有负性调控作用。PD-1通过与其配体PD-L1结合调节肿瘤的微环境,使肿瘤细胞免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显示PD-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之后的新焦点。PD-1/PD-L1抑制剂在一系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中也显示出了巨大的临床潜力。本文就PD-1/PD-L1的生物学结构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PD-L)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D-1与PD-L1/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引起细胞凋亡以及T细胞耗竭,进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近年来研究发现以PD-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有效地恢复T细胞功能,为肿瘤的治疗带来希望。该文就PD-1/PD-L在淋巴瘤中的免疫组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淋巴瘤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