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化疗疗效差,且能促发及加重DIC,患常在化疗过程中并发颅内出血死亡,成为血液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我们采用维甲酸(RA)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并发DIC的APL1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APL)。APL合并DIC,病情凶险,常以颅内出血而致死。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合并DIC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48例APL患者随机分为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组(A组)和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组(B组).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为88.0%,达到CR时间为(28.9±1.9)d,B组CR率为91.3%,达到CR时间为(27.8±2.1)d,2组疗效、早期病死率及APL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诱导缓解治疗初发APL可以取得与ATRA联合ATO方案类似的效果,而治疗成本较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曹正霞  王秀芹 《华夏医学》2002,15(6):859-86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 ,常易并发急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其特点是出血倾向严重 ,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 ,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原因之一。因此 ,如何降低 APL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尤为重要。我科于2 0 0 0年开始在传统小剂量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静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以常并发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特点的一种病情凶险的特殊类型。我科自1977年以来共收治APL12例;死亡6例中除1例尚未治疗外,余5例均经联合化疗后并发严重出血或DIC死亡。继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诱导分化治疗APL后,新近我科首次使用国产维甲酸(retinoic acid,简称RA)诱导分化治疗一例细颗粒型APL(M_3b)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20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亚砷酸(As2O3)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结果 20例APL患者中有19例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轻.结论 20例APL患者应用ATRA联合亚砷酸诱导达完全缓解后,用联合化疗巩固治疗完全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亚砷酸(ATO)、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53例初治APL患者分别采用ATO和ATRA联合化疗诱导缓解。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71.6%,部分缓解(PR)率为13.8%。3年复发率为10.5%。结论ATO联合ATRA与化疗治疗APL患者的缓解高,副作用低和复发率低,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概率很高,据文献报道约有80%的患者早期即有凝血功能异常,DIC为APL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DIC对降低APL患者早期病死率起着重要作用。2001~2006年,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加血浆输注治疗APL并发DIC患者11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的临床出血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病为DIC,由此而引起的重要脏器出血,成为APL的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并发DIC 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方案。方法: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加小剂量高三尖杉碱与阿糖胞苷作诱导缓解方式案,配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与潘生丁治疗 DIC。结果:APL 20例合并 DIC全部逆转 (10%)。结论:本文认为本治疗方案确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并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治疗,缓解后序贯化疗方案为蒽环类加Ara-C(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MDAra-C(小剂量阿糖胞苷)。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获得完全缓解,CR率93.54%,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28.52±5.14)d,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短、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例经临床诊断、血象、骨髓象、细胞免疫、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采用两药联合化疗和三氧化二砷单独化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实验宦检查指标、完全缓解时间等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时间、实验室指标和完全缓解率均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提高了患者完全缓解率和生存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着为特征的临床出血综合征,其病情复杂,发展迅猛,预后凶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病为DIC,由此而引起的重要脏器出血,成为APL的早期主要死亡原因。我们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并发DIC 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吕在明  张曦  陈幸华  刘林 《重庆医学》2004,33(9):1399-1400
目的观察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方法初治、复发、难治APL患者36例 ,采用亚砷酸为主的治疗方案,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初治APL的完全缓解率为81.8%,总有效率为90.0%;难治性APL的完全缓解率为57.1%,总有效率85.7%;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占67%,其他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效安全,对复发/难治病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戴辉  杨建民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9):538-539,546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缓解后的治疗方案. 方法 32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后,14例采用ATRA、联合化疗交替治疗,18例采用ATRP、联合化疗及As2O3序贯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PML/RARα融合基因的影响. 结果 序贯组、交替组3年累计CCR率分别为87.3%和52.6%,两组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联用As2O3序贯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APL患者CR后,采用ATRA、联合化疗及As2O3序贯治疗,持续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陈江声  杨燕娇 《河北医学》2008,14(4):399-402
目的:回顾性观察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采用替代疗法加用与不加用肝素的疗效对比。方法:6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均给予替代治疗(输注血浆和血小板),31例(A组)不给予肝素,对照组35例(B组)给予肝素5mg,q8h,不负载。如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则同时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或三氧化二砷。结果:DIC在A组和B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1.6%和54.3%.其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自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采用替代疗法加用与不加用肝素可能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7.
报告联合应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RA)、小剂量三尖杉酯硷和(或)阿糖胞苷,或单用 RA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和治疗方法。14例全部获得骨髓完全缓解。大多数病例无明显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不诱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加重。强调 RA 诱导分化洽疗中综合疗法的重要性,该疗法是 APL 诱导缓解的安全、高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水平。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了 10例健康成人及 1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 α水平。结果  19例APL患者中 ,初发未治和复发难治组的血清TNF 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 <0 .0 1)。骨髓缓解 (BM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初发未治与复发难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DIC组与非DIC组血清TNF 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清TNF α水平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呈负相关性 ,与白细胞数呈较弱的正相关性。结论 APL患者血清中TNF α可能主要来源于白血病细胞 ,是治疗结果判定和复发监测的有益指标 ,血清TNF α也是APL患者的一个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现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容易发生DIC是其重要特点,是急非淋中最危重的类型之一,其治疗有其特殊性,有关APL治疗的现况综述如下: 治疗方法的选择 全反式维甲酸(ATRA)目前认为是APL化疗中首先药物之一,此药完全缓解率(CR)较高,约84%左右,获CR时间为1—3个月,治疗期间无骨髓抑制,APL的凝血异常可在用药48小时后获控制,故列首选。待CR后缓解期中,郁氏认为可选用较强烈的化疗,以杀灭更多的白血病细胞且不引起DIC,复发时再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1990-1996年收治的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用法10-25mg,8-12h一次,皮下或静脉滴注,每日剂量20-75mg,用至凝血象恢复正常,用药天数为3-24d,中位10d,同时实验室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显效14例,进步8例,有效率91.7%,用药过程中无APTT延长现象,故小剂量肝素治疗APL合并DIC既安全又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