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坚  李宏  柳美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81-148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晚期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3年9月~2006年9月住院分娩之的双胎妊娠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5·35%。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5例,胎盘因素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胎儿畸形1例,死因不详3例。5例孕周小于33周和3例孕周小于36周的患者行期待治疗,1例33周及4例妊娠足月入院即行终止妊娠。13例新生儿中2例轻度窒息,2例患新生儿黄疸,治愈。所有新生儿均健康出院。结论:孕中晚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不足33周,应在密切监护母胎情况下行期待治疗,单卵双胎33周后可以分娩,双卵双胎可妊娠至36周。存活胎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的病因及预后,探讨宫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进行宫内治疗的4例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行胎儿腹腔积液穿刺,其中3例同时行羊水减量,分别延长孕周2天~62天。3例(60%)为乳糜腹,新生儿预后良好。另外1例为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在外科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孤立性胎儿腹腔积液通过宫内干预,可以延长孕周,阻止疾病的进展,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生殖道感染状况,并观察不同孕周、不同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孕28~36+6周单胎头位PPROM孕妇120例,其中孕28~33+6周组60例,孕34~36+6周组60例,取两组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及细菌培养,对无临床感染征象者采用保守治疗延长孕周,对于胎儿已成熟、有宫内感染或胎儿宫内窘迫者终止妊娠,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异常率及潜伏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孕28~33+6周组孕妇病原体阳性率61.67%(37/60)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孕妇病原体阳性率38.33%(2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主要病原体为革兰氏阳性菌(G+)、支原体、假丝酵母菌及混合感染,且孕周越小混合感染比例越大;孕28~33+6周组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组潜伏期在48 h以内的胎儿宫内窘迫、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潜伏期在48 h以上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组潜伏期长短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上行感染关系密切,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在保守治疗延长孕周的同时需综合判定感染征象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的母儿结局,指导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35例的病历资料,对产前超声情况、染色体核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35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中,28例选择引产,发现孕周11~(+5)~31~(+3)周,终止妊娠孕周14~(+5)~31~(+5)周,淋巴管瘤大小1.7~10.1 cm;其中完善染色体检查4例,2例正常,2例21-三体,合并胎死宫内5例,胎儿水肿14例,足内翻2例。7例顺利生产,发现孕周24~38~(+2)周,分娩孕周37~(+6)~40~(+1)周,染色体检查均正常,淋巴管瘤大小2.7~7.0 cm;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6例;颈部5例,面部1例,腋下伴胸前1例;分别于生后2 d至1个月行介入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良好,按期出院,术后半年至1年返院复查肿瘤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染色体结果正常且不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预后较好,切忌过早选择放弃胎儿引产终止妊娠,应密切随访,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时机,介入治疗是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颈托放置在治疗宫颈环扎术后发生宫颈缩短或宫颈内口开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行宫颈环扎的患者,术后超声监测胎儿情况及宫颈长度,对于发生宫颈进行性缩短或宫颈内口开大的20例患者行阴道放置子宫颈托治疗。观察放置子宫颈托后的不良反应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研究中20例患者15例单胎,5例双胎。放置子宫颈托的孕周为18^(+4)周~28周,平均(22^(+5)±2+6)周;分娩孕周为20^(+5)~38+4周,平均(30^(+1)±5+4)周;延长天数4~123 d,平均(51.8±39.5)d。放置子宫颈托后1例患者发生术后当日排尿困难,24 h后正常。保胎治疗期间无发生宫内感染患者,产褥期无发生产褥感染患者。20例患者中17例患者获得新生儿20例(单胎14例,双胎3例)。2例单胎分娩的新生儿因放弃抢救死亡,存活的18例新生儿12例于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其中2例住院7 d后放弃抢救,新生儿死亡,8例新生儿顺利出院,平均住院天数(46.4±21.0)d,2例新生儿目前仍住院治疗。新生儿存活率为75%。结论子宫颈托放置操作简单,副损伤小,可明显延长宫颈环扎术后宫颈缩短或内口开大患者的孕周,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未增加感染风险。宫颈环扎术后的单胎宫颈缩短患者应用子宫颈托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朱娟  麦明琴  熊盈  李玲  吴菁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889-5892
目的探讨胎儿巨膀胱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产前诊断、宫内评估及治疗方法,为胎儿巨膀胱的病因诊断、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在该院经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发现的巨膀胱胎儿36例,通过分析巨膀胱胎儿产前超声数据、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评估,对继续妊娠者每3~4周复查超声直至分娩。若膀胱持续增大,必要时可进行膀胱羊膜腔引流术进行宫内减压。胎儿出生后需进行超声检查,每3~6个月进行随访,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结果产前超声诊断时期:16例在孕15周前诊断,11例在孕15~27周诊断,9例在孕28周后诊断。36例巨膀胱胎儿中,33例为单胎妊娠,2例为单绒双羊双胎巨膀胱,1例为双绒双胎之一巨膀胱。共有25例(69.44%)胎儿引产,其中7例染色体异常,包括18三体3例、21三体2例、13三体2例;9例胎儿巨膀胱合并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10例羊水过少,11例合并单脐动脉、骶尾畸胎瘤、淋巴水囊瘤、全身水肿、脑积水、膈疝;11例(30.55%)胎儿继续妊娠至出生,5例胎儿为一过性膀胱增大,3例行膀胱羊膜腔引流术后(VASP)顺产。出生后随访11例新生儿,有2例诊断为神经源性巨膀胱,3例胎儿出生后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胎儿巨膀胱预后较差,其主要病因与后尿道瓣、神经源性、遗传或染色体异常及先天性发育不良等有关,但少数情况可能是膀胱一个短暂的正常变异。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对巨膀胱胎儿产前诊断、宫内干预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内及产后干预对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分组,A组出生后即早期给予干预措施,B组在宫内即给予提高携氧能力的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有统计学差异。B组4h内分娩比2h内分娩新生儿窒息者增加1倍。结论: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使胎儿尽快脱离宫内缺氧缺血的环境,才能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不能一味地采取宫内复苏措施而不进行产科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发病相关因素及对围生儿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分娩的260例胎儿生长受限病例,对发病孕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治疗情况,终止妊娠原因、时机、方式,新生儿体质量、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胎儿生长受限发病高峰期30~32周;2胎儿生长受限发病高危因素顺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羊水过少、单脐动脉、贫血等;3治疗组与观察组剖宫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36)。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早预防、发现及治疗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的高危妊娠因素疾病可明显降低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2012年收治的64例孕早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可疑异常单胎妊娠,孕妇孕周为11~13+6周,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 64例孕早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可疑异常胎儿中,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2.5 mm不合并其他异常41例(其中4例为异常胎儿,均引产,2例中孕期胎死宫内,35例为正常胎儿);NT≥2.5 mm合并其他异常13例,均引产;NT2.5 mm合并胎儿解剖结构异常包括软指标异常10例(其中6例为异常胎儿,均引产,4例为正常胎儿)。结论妊娠11~13+6周规范化超声检查能早期检出部分严重、早发的结构异常胎儿及染色体异常胎儿,对异常胎儿可进行早期干预,大大降低孕妇身心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李兵  张小庄  潘小英  叶宁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65-3368
目的:分析诊断水平的变化对胎儿水肿综合征监测发生率趋势的影响。方法:对1997~2007年9月广东省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监测的胎儿水肿综合征及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7~2007年广东省监测围产期胎儿水肿综合征发生率在1.7‰~2.8‰,呈下降趋势;考虑28周前治疗性引产(占90.4%)和死胎患儿后(治疗性引产占90.4%),该发生率在1.8‰~3.6‰,并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后由此导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后部分确诊地贫患儿未归类于胎儿水肿综合征也影响了监测发生率,但仅2005年该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8周前治疗性引产是广东省胎儿水肿综合征监测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与胎儿水肿综合征的产前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寻找胎儿窘迫的原因,为改善围生儿预后提出预防和治疗胎儿窘迫的措施。方法:对130例有胎儿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进行分析,比较其围生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结果:脐带因素为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高危妊娠、羊水过少、第二产程延长等。有胎儿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低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者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直接和主要的原因。做好产前、产时各种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针对胎儿窘迫的病因适时采取适当分娩方式可降低围生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2.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12-1813
目的: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间关系。方法:选择于医院分娩孕妇2941例,其中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共226例,从孕妇原因、胎儿原因及分娩过程异常等因素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分析其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间的关系。结果:226例发生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患儿中,由于孕妇原因80例,胎儿原因75例,分娩过程原因71例。孕妇原因主要包括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贫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其构成比分别为32.5%、27.5%、17.5%、12.5%;胎儿原因主要包括羊水污染及脐带绕颈,其构成比分别为49.3%和20.0%;分娩过程原因主要包括产程延长和剖宫产,其构成比分别为15.5%和50.7%。结论:孕妇原因、胎儿原因及分娩过程异常等因素均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有关,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围生期保健。  相似文献   

13.
巨细胞病毒(CMV)是先天性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宫内CMV感染主要引起新生儿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胎儿受累率为0.2%~2%,表现为胎儿水肿、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黄疸、肝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肺炎、视网膜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CMV感染有症状孕妇的胎儿体征已有报告。本文报告1例无症状孕妇的胎儿受累的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市临产孕妇贫血状况及类型,总结孕妇贫血和新生儿体重、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预防和降低孕妇贫血的有效途径,减少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采集临产孕妇静脉血2ml(EDTA-K9,用三分类血球分析仪进行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统计临产孕妇的新生儿体重、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状况。结果:1640例临产孕妇中贫血占38.78%,其中重、中、轻度贫血比例分别为1.89%,48.90%和49.21%;贫血孕妇中,大细胞性和正细胞性贫血占88.84%。1004例无贫血孕妇为对照组(非贫血组)。贫血孕妇血红蛋白(HB)明显低于非贫血组(∥=3.56,P〈O.01),红细胞数(RBC)低(х2=2.4,P〈0.01),红细胞数(RBC)低(х2=2.4,P<0.01),血细胞体积(HCV)、分布宽度(RDW-CV)均高于非贫血组。贫血孕妇所生新生儿636例,体重明显低于非贫血孕妇组(X2=2.4,P〈0-01);早产儿出生比例偏高,两组相对比为2.6;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两组相对比为1.85。结论:孕妇贫血和新生儿体重、早产儿出生率、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应加强孕晚期保健和营养指导,定期检测红细胞相关指数,对贫血孕妇进行早期干预和指导,及时治疗和纠正贫血,保障新生儿和孕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156例胎膜早破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艳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619-262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5年10月~2007年6月住院分娩的156例胎膜早破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中,有142例(91.02%)经保胎治疗48h内分娩,胎膜早破孕周越小,越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也较高,28+4~34孕周,34+1~36+6孕周,≥37孕周三孕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OM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有较高的危险性。胎膜早破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等关系密切,胎膜早破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上应根据胎儿所处危险的大小来决定,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改善新生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见于胎儿窒息在宫内或产时排出胎粪 ,污染羊水 ,吸入后可发生肺炎。我科于 2 0 0 0年 1~ 10月应用气管内冲洗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8例患儿均符合胎粪吸入综合征诊断标准 ,男 2 0例 ,女 8例 ;其中过期产儿 18例 ,胎龄 42 + 周 ,体重 3 0 0 0~ 40 0 0g ,早产儿 3例 ,胎龄 3 6~ 3 7-周 ,体重 170 0~ 2 0 0 0g ,足月儿 7例 ,胎龄 3 8~ 3 9+周 ,体重 2 80 0~ 40 0 0g。分娩情况 :羊水均Ⅲ°污染 ,宫内窘迫 16例 ,脐绕颈 1周 12例 ,绕颈 2周…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37岁,主因“停经34^+5周,母儿血型不合”入院。未定期产前检查核对孕周无误。2周前于某医院住院期间发现Rh阴性,8d前行Rh因子系列检查女方为ccdee,男方为ccDEe,孕妇抗C、D效价为1:128,转至市妇产医院住院治疗,1d前复查抗C、D效价为1:256,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孕4产4,1993~1999年于孕7~8月时胎死宫内4次,均未行尸体解剖,自诉胎儿有水肿。入院后行B超示胎儿小于孕周2~4周,无水肿及胸腹腔积液,入院后复查抗C、D效价仍为1:256,行羊膜腔穿刺给地塞米松10mg促胎肺成熟并查胆红素,总胆红素为4.0μmol/L,予口服茵栀黄和维生素C,静脉营养治疗。于促胎肺成熟后48h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娩出一男婴,2150g,APgar评分1min8分,5min为10分,新生儿转儿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儿出生后面部黄染、贫血貌、四肢水肿、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8.
布布尔汗  木克热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66-236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1个胎儿宫内死亡对母体及另1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伊犁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例孕妊双胎之一宫内死亡的原因,母体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5例孕25—28周,作引产术,31—34周3例孕期未做保健,1胎儿死亡时间不详,人院即分娩,活胎儿在出生后也死亡,母体均发生产后出血,其余5例孕32周以上及时发现1胎儿死亡,适时处理,活胎儿预后良好。死亡主要原因:脐带因素3例,妊娠胎盘早剥1例,帆状胎盘2例,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不详6例。并发症比例66.67%。结论孕周小于28周,作终止妊娠处理;31—34周根据双胎之一死亡发生时间,发现的时间及人院时母体的并发症及另一活胎的宫内情况来定处理方式,活胎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34周以后,及时终止妊娠,活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利托君期待治疗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未足月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住院后予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监护胎儿宫内情况,贫血者予纠正贫血。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利托君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比较应用利托君和硫酸镁后阴道出血情况、显效时间、延长孕周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经利托君治疗后,孕妇阴道出血情况明显好转,孕期延长、新生儿出生体重和1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用于前置胎盘期待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作为前置胎盘抑制宫缩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90例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在宫内缺氧现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 ,胎心小于 12 0次 /min大于 16 0次 /min者称为胎儿宫内窘迫 ,我院自 1995年 6月~ 1998年 8月共剖宫产 5 70例 ,其中因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 90例 ,占同期剖宫产总数 15 8%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及发生原因作一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妊娠 36~ 38周 10例 ,38~ 4 0周2 3例 ,4 0周 <妊娠 <4 1周 5 1例 ,妊娠≥ 4 2周 6例。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35岁 ,平均 2 5岁。初产妇 78例 ,经产妇 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