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 (hTR、TP1、hTERT)表达及其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检测 46例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的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结果 hTR或TP1mRNA在大肠癌与其相应正常组织中表达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hTERTmRNA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其相应正常组织 (P <0 .0 5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亦显著高于其相应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 (P <0 .0 5 )。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显著相关 (r =0 .848,P <0 .0 5 ) ,而与hTR或TP1mRNA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TERTmRNA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hTERT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大肠癌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DLC-1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已报道人类染色体8p缺失可能与肝癌转移有关,本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 PCR)研究位于8p的DLC-1基因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根据临床病理学指标,分为高低侵袭性两组,用RQ-PCR对不同侵袭性HCC之间的DLC-1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对不同侵袭转移潜能MHCC97-L、MHCC97-H、HCCLM3、Hep3B及HepG2肝癌细胞系用同样方法分析DLC-1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非转移细胞系Hep3B和HepG2与转移细胞系MHCC97-L、MHCC97-H和HCCLM3之间DLC—1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3.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是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存在黏附分子及其介导的行为的改变。黏附分子是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问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选择素(Selectin)是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个家族,包括L-选择素、E-选择素和P-选择素,在肿瘤转移、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其他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常不典型而不易被发现,确诊时病程常已到中晚期。目前尚少有令人满意的检查手段术前判断肿瘤分期及有无转移。新近在肿瘤细胞系中发现,若干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呈明显正相关,如Snail和RhoC。检测这些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为肿瘤的转移情况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大肠癌患者的肠镜活检和手术切除组织为实验标本,探讨Snail和RhoC基因表达与大肠癌转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大肠癌患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的情况。方法 50例大肠癌术中取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提取组织RNA;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PCR方法测定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子-1(TIMP-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大肠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局部淋巴结受累者TIM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局部淋巴结未受累者。结论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阻止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生长、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新鲜大肠癌组织、远癌组织标本各23份,结肠息肉16例,另外收集结肠癌患者45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和ELISA法,对大肠癌组织和血清VEGF进行测定,并分析VEGF与大肠癌Dukes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23例大肠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远癌组及结肠息肉组(65.22%vs 21.74%,18.75%,均P<0.01).根据Dukes临床病理分期,A和B期VEGFmRNA阳性为3例(37.5%),C与D期阳性有12例(80.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45例结肠癌C和D期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A和B期(716.71 229.39ng/L vs 312.30 103.61 n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大肠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临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ACC1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7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MACC1的表达情况,分析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MA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等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中的MACC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阳性表达率(97. 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5. 0%),有神经侵犯的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的阳性表达率(100. 0%)显著高于无神经侵犯的患者(60. 4%),Ⅲ期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的阳性表达率(90. 0%)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60. 0%,50.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癌组织MACC1的表达与其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无关(P 0. 05)。MACC1在高侵袭转移潜能SW620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低侵袭转移潜能SW480细胞中的表达(P 0. 05)。结论大肠癌患者癌组织MACC1高表达,发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高级别临床分期患者癌组织MACC1高表达,MACC1在高侵袭转移潜能SW620细胞中的表达较强,MACC1的表达情况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对 4 0例结直肠癌标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Ⅰ、Ⅱ类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机制 ,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腹部外科初诊住院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共 4 0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5 4岁 ,男 2 9例 ,女 11例 ,每例均收集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周围淋巴结。癌旁组织取自距癌组织 5cm的肠组织 ,手术切除后送检。标本均经病理诊断 ,其中高分化腺癌 3例 ,中分化 15例 ,低分化 19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素酶基因表达与食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RT-PCR)检测 5 4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粘膜中肝素酶基因的表达。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阳性表达率为 90 .5 % ( 19/ 2 1) ,癌旁组织为 6 1.9% ( 13/ 2 1) ,正常粘膜为 0 ( 0 / 2 1)。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癌组织中肝素酶基因阳性表达率为 15 .2 % ( 5 / 33) ,癌旁组织为 6 % ( 2 / 33) ,正常粘膜为 0 ( 0 / 33)。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肝素酶基因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二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癌组织 P<0 .0 0 1,癌旁组织 P<0 .0 5 )。结论 肝素酶基因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生转移有关 ,其可能成为预测食管癌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m(23)基因亚型nm(23)-H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nm(23)-H1表达的阳性率为72.2%(39/54),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阴性。在与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无淋巴结转移者nm(23)-H1表达阳性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差别有显著意义(P<0.025)。结果表明nm(23)-H1基因低表达与肿瘤进展与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2.
KISS-1和MMP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肿瘤抑制基因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8份NSCLC组织(NSCLC组)和23份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KISS-1与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KISS-1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MMP7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三者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吸烟、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KISS-1和MMP7在NSCLC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ISS-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8例食管癌和28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组织KISS-1 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KISS-1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胃食管反流患者的阳性表达率(P0.05);KISS-1 mRNA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相关(P0.05)。结论 KISS-1的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深度、有无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余力  王瑜  刘莉  丁彦青 《山东医药》2012,52(28):3-6
目的从基因表达谱轮廓分析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的特点,探讨大肠癌亲器官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Affymetrix HG-U133 Plus 2.0原位合成寡核苷酸芯片检测同一亲本分别具有不同转移潜能和转移器官亲和性的大肠癌细胞株SW620、SW480和SW480肝转移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差,以SW480为对照细胞株,筛查"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和"亲器官转移相关基因",应用GOTM软件对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筛查出SW620、SW480肝转移细胞株两组共同表达的"大肠癌转移相关基因"共422个,筛查出的"亲器官转移相关基因或ESTs"3 054个。"转移相关基因&ESTs"功能主要涉及细胞代谢、细胞生理进程调节、信号传导、大分子代谢、基本代谢和代谢调节等。"亲器官转移相关基因或ESTs"的GO分析结果表明SW620、SW480肝转移细胞株在基因表达谱功能分类差异主要表现在细胞黏附、信号传导、细胞运动、调节酶活性、核酸代谢和金属离子结合等方面。结论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通过对基因表达谱轮廓分析,可进一步了解大肠癌转移器官亲和性的分子机制和筛查转移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蛋白(KISS-1)、补体成分1q亚单位结合蛋白(C1QBP)、整合素α7(ITGA7)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9例,均行手术切除.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KISS-1、C1QBP、ITGA7样本,使用Western印迹检测KISS-1、C1QB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nm23- H1 基因表达与细胞周期及其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标本各28 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nm23 -H1蛋白半定量检测。结果: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正常胃黏膜组织均为二倍体;28例胃癌组织中有18 例为异倍体,14/18例(77.78%)异倍体瘤中有发生淋巴结转移,10 例非异倍体瘤中仅有3 例出现淋巴结转移(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胃粘膜组织增殖指数(PI)为2.04%,胃癌组织PI为12.69%±6.78%。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胃癌组织PI为14.86%±8.41%,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胃癌组织(PI为10.51%±4.89%)(P<0.05)。正常胃粘膜组织nm23 基因表达为阴性,胃癌组织nm23 基因表达(FI)为0.73±0.36,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FI 为0.42±0.24,淋巴结转移阴性FI 为1.04±0.1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非异倍体组胃癌nm23基因表达(FI)为1.01±0.21,显著高于异倍体组胃癌(FI为0.45±0.29)(P<0.05)。结论:胃癌淋巴转移与胃癌组织的异倍性、高增殖活性及nm23 H1基因表达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COX-2 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 RT-PCR方法检测30例新鲜胃癌标本及相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COX-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胃癌石蜡标本COX-2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存在COX-2 mRNA(73.3%)及蛋白(62.2%)表达。伴淋巴结转移者,COX-2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 COX-2基因在胃癌中表达增高,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ACC1蛋白与c-Me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包括28例无肝转移和12例已发生肝转移的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MACC1与c-Met蛋白的半定量表达水平。[结果]MACC1与c-Me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大肠癌肝转移者中2种蛋白的相对灰度值均高于大肠癌无肝转移者(P0.01);MACC1与c-Met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713,P0.01)。[结论]MACC1与c-Met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并在其肝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KISS-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RCC、15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肾组织中KISS-1蛋白。结果RCC组织中的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2.0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3.00%和正常肾组织的66.67%(P均〈0.05);KISS-1蛋白与RCC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RCC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481,P=0.000)。结论RCC组织中KISS-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其对R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KISS-1蛋白可能成为预测RCC恶性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