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治疗方药:丹参100克,知母20克,黄柏10克,枣仁90克,低度白酒1500ml,浸泡15d,纱布过滤,每日3次,每次服10m1,饭后服用,睡前加服10ml。治疗结果:用药10d,患者每晚10h 后不用其它镇静剂方能入睡,食欲增加,白天精神好为痊愈。用药2~3周痤愈者87例,3~4刷痊愈者13例;用药10d后各项症状无好转者为无效。用药2周以上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为95.3%。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车前子15克,焦白术10克(为3岁儿童1日量),水煎取汁待凉频饮。口渴者加花粉、石斛;腹胀者加厚朴、枳壳、大腹皮、炒莱菔子、陈皮;食积者加麦芽、六曲、山楂、鸡内金;腹痛者加白芍、陈皮;暑热者加藿香、香茹;虚寒者加炮干姜、炙甘草、茯苓;呕吐者加法半夏或苏叶、黄连。治疗效果:连服3日,大便为条状,每日1~2次者为痊愈,共25例;大便为糊状,便次有显著减少者为有效,共5例;大便次数和形状均无好转者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为93.7%。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药:生大黄、川连、黄柏、(?)参、苍耳子各10克。渗液多者加枯矾10克,上药水煎滤波薰洗患处,每日3次。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消失,皮肤如常为痊愈;症状减轻,皮损较前明显好转为好转,治疗前后,症状、皮损无改变为无效。本组治疗50例全部有效,治愈率100%。用药1天治愈52例,用药2天治愈23例,用药3天治愈2例。干型皮损改善快于湿型。病案举例:旬某,男,3个月。头面遍起疱疹3天于1987年5月15日就诊。证见:头面颈项遍起红色粟粒。疱疹,疱破流水,结黄痂,遇热更甚。喜用手搔,烦躁不安,纳可,大便偏干,3日1行,溲黄,苔薄黄,指纹暗红,风关以内。治拟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上方法治疗,每日3次,2天后粟疹、水疱消失皮肤如常。后再复发,随用随愈。  相似文献   

4.
<正> 方药:荔枝草、鱼腥草各50克,明矾10克.用法:上药加水至500毫升,浸泡30分钟,煎后去渣,熏蒸肛门.待药液温热时,再用纱布蘸药液敷洗患处。每日2次,大便后用药较佳.疗效:治疗100例,痊愈7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备注:包括肛隐窝炎、肛乳头炎、外痔发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药:1.口服方:扁豆18克,山药30克,川连3~6克,熟地4克,泽泻9克,每日一剂。大便镜检:脓球消失即停药。2.手法:让小儿俯卧床上,施术者用右手食指、拇指轻轻提捏脊柱皮肤肌肉,从长强至大椎,来回10次使皮肤潮红,然后用食、中两指的指腹分别揉按脾俞、小肠俞各10分钟,每天一次,宜在空腹时进行。治疗效果:18例均获痊愈(大便镜检连续二至三天正常为痊愈),其中15例治疗3—4天,3例治疗5—7天。病案举例:户某,男,9个月,1987年6月5日初诊。患儿一周前由于饮食不洁出现腹泻稀水样大便。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小儿肠炎并Ⅰ度脱水”,予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药:瓦楞子、炙甘草、炒白术各20克,延胡索15克,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儿童酌减),饭前30分钟温开水送服,7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1次止痛者17例,3天止痛者55例,最长2个疗程,获愈者最多服药3个疗程。痊愈130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方药:生首乌、黄芪、瓜萎仁各15克,枳壳、陈皮各6克,生地、当归各10克。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甘草等;阴虚明显者,加玄参、麦冬等;血虚明显者,加熟地、枸杞等。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显效41例(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1日或2日1次),有效10例(症状改善,大便3日或4日1次),无效5剂(用药二疗程,症状无改善)。病案举例:章某,男,71岁,1984年2月16日诊。  相似文献   

8.
药物组成: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20克(冲服),钩藤30克(后下),陈胆星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6克。用法及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大便秘结者,芒硝用20克,无便秘者用10克,保持每天大便2次左右。服本方后如大便达6次/日以上者,则去芒硝。效果:治疗26例,基本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5例,效无2例,无恶化。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吴茱萸、丁香各1份,将上药研末混合,取12~25克,用黄酒和药调合成糊状,装在容器内在火上稍加温,烊化后敷于患儿脐部,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连用2~3次即可。治疗效果:敷药3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日1~2次为治愈,共16例;敷药2天,大便较稠,泄泻次数减少为好转,共3例;用药2天,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为无效,1例。  相似文献   

10.
<正> 1980~1982年在我院门诊用清燥救肺汤治疗54例燥咳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方药组成及用法:党参10克桑叶10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麦冬9克枇杷叶9克胡麻仁10克阿胶10克(烊化) 甘草6克,咳剧加粟壳6克痰粘缠喉不易咯出加桔梗9克枳壳9克。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疗效结果:54例中治愈者40例,占74.2%,无效者14例,占25.8%。治愈患者中服药一天症状显著改善者12例,痊愈最快者2天。有22例用药3天痊愈。所有患者服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讨论:燥咳属祖国医学咳嗽范畴,多为燥邪犯肺引起,而燥邪又是六淫之一,对人体也能引起损伤。祖国医学有关燥邪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这部古典医籍。直到金元时代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有“诸涩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方药:参苓白术散9克,四神丸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者,中午加服香连丸5克。宜进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忌用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治疗效果:患者服药后大部分在1周内大便次数减少,症状减轻,1个月左右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大便每日1次,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者为痊愈,共6例;大便正常,症状体征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者为显效,共17例;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84年以来,采用自制“雄黄散”治疗带状疱疹3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为5~60岁,以10~45岁者居多;病程1~14天,多数于2~5天就诊。2.治疗方法:雄黄8克明矾8克蜈蚣2克,共研细末,用香油或冷开水调成糊状搽敷患处,每日3~4次,3天为1疗程。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皮疹、疼痛全部消失;显效:水疱大部分吸收,皮疹部分消退,疼痛大减;进步:水疱部分吸收,皮疹部分消退,疼痛减轻;无效:用药2个疗程(6天),水疱、皮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药:溃指康丸:大黄3克,炮附子、鸡内金各10克,丹参30克,白芍18克,甘草6克,谷维素片200毫克(20片),痢特灵片2克(20片)。上方中药焙干,与西药共为极细末,拌匀,蜜调,炼成10丸,每次1丸,每日2次,米汤或温开水送下。恶心者,生姜汤送下,15日为1疗程。治疗效果:服药1~3疗程,诸症消失,检查正常者为痊愈,共21例;服药1~3疗程,症状消失,有时复发,但用药仍效者为显效,共7例;服药1疗程症状未见好转者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药:昆明山海棠,每片0.25克,每次0.75克,口服,每日3次。痒剧者外搽复方炉甘石洗剂,合并冻疮者服药时间可酌情延长。治疗结果:治疗5~8天痊愈47例,治疗10天显效6例,4例无效。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出现咽部干燥。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锦纹大黄300克,研为极细末,陈醋 1000毫升,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瓦上,日晒夜露5昼夜,将上药取下,再研为细末,然后用制硫黄、宫粉各20克,人中黄100克,与前大黄研为细末,过100~200目筛,棕色玻璃瓶贮藏备用。亦可按0.5克/粒胶囊分装备用。2~7岁口服1~2克,8~14岁口服2~4.5克,15岁以上者口服5~8克。每日分2次服,也可1次服下,用蜂蜜调服或米汤水送服。至解除大便和排除较多蛔虫为止,一般用药不超过2天。服药后,服半月白米软粥以养胃气,忌食生冷腥荤等物。服该药后大约3小时即出现肠蠕动感和肛门排气现象,大约4~5小时后解出大便或随大便排出蛔虫成虫。服药3克以上可大便2~3次,停药无持续性腹泻现象。治疗结果:本组治疗47例。有大量蛔虫成虫排出体外,症状消失,X 光腹部透视梗阻阴影消失者为痊愈,共35例;有部分蛔虫成虫排出体外,腹透可见梗阻阴影缩小,症状减轻者为好转,共10例;用药2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凤琴  付越 《中国针灸》2001,21(6):32-40
方法 :穴取天枢、足三里、章门、公孙。用 30号 1寸毫针速刺不留针 ,用平补平泻法 ,天枢、公孙直刺 0 5寸 ,足三里直刺 0 8寸 ,章门平刺 0 8寸 ,手下有紧涩感后出针 ,每日 1次。结果 :本组共治疗 40例 ,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18个月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半月。每日稀薄大便均在 6次以上 ,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其中 10例经输抗菌素 5天 ,疗效不显而来此治疗。经治疗 1次痊愈 (大便每日 1~ 2次 ,便质正常 ) 30例 ,3次痊愈 10例 ,有效率 10 0 % ,随访3个月无复发。体会 :天枢属胃经腧穴 ,大肠经募穴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 ,两穴…  相似文献   

17.
大剂蒲银汤治疗乳痈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药:金银花、蒲公英各60克,白芷、生甘草各20~30克。水煎服,开始每日2剂,每剂煎2次,6小时服药1次。中病后每日1剂。乳汁不通者加漏芦、山楂、王不留行、通草、柴胡1~3味,体虚者加党参、当归,恶露多者加当归、益母草、丹参。治疗结果:40例患者均服药1~2天后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服药2天痊愈者7例,3天痊愈者24例,4天以上痊愈者9例。病案举例:刘某,28岁。产后24天,左侧乳房出现硬结,痒痛,乳汁减少,周身不适,纳差。给予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2天未效,体温39.2℃,畏  相似文献   

18.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的多发病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4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个月~ 4岁。其中病轻者每日大便 3~ 6次 ,量少 ,无脱水及中毒症状 ;重者每日大便 1 0余次 ,量多 ,伴有轻度脱水。全部病例血常规检查均正常 ,大便外观为蛋花样或黄绿色泡沫状稀便。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吴茱萸、公丁香、葛根等量共为细末 ,每次 5 g以生姜汁调敷脐部。对轻度脱水者配合口服补液 ,不必加用其它药物。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 :用药 3天以内腹泻停止 ,大便成…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方法:应用山楂米壳汤,每日1剂,分4次水煎服。年龄3~6月者,山楂20克,米壳2克;6月~1岁者,山楂30克,米壳3克;2~3岁者,山楂30克,米壳4克;3~14岁者,山楂30克,米壳6克。在治疗过程中,除1例有嗜睡外,其它均无不良反应,加减用量以米壳为主(但不超过6克),山楂用量基本变化不大。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化验正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出血     
<正> (一)溃疡病大出血处方:地榆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效:治疗60例,均获痊愈。其中用药后54例大出血立即停止,大便变黄或潜血转阴平均5天。除15例配合输血抢救休克,少数用抗酸剂和止痛剂,余未用其它药物。来源:《中华内科杂志》1960年第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