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进行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制长柄股骨头置换的生物力学实验,在此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设计长柄人工股骨头,模拟人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进行置换,做为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及标准组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方法治疗70岁以上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制长柄股骨头置换的生物力学测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临床应用,平均住院时间为15d,平均术后负重行走时间为12.4d,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2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结论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病人粉碎性粗隆间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负重下地、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时间6~30个月,均在术后2周下地负重行走。按Harris评分标准:优8例,良6例,可3例。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下沉。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可早期下地负重,尽早恢复肢体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3月~2003年8月选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2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72~91岁。取后外侧切口,术中注意保留大小粗隆部位的骨折块,争取将其重新复位,用钢丝固定,安放人工股骨头。对住院时间、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8例术后均获6~28个月随访,平均16.2个月。住院时间平均16d,术后17例32d完全负重行走,1例因其他内科疾患扶拐行走;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1例,术后1年死亡1例,余17例健在。结论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恢复好,能早期负重下地,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基本恢复生活能力。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人工假体松动、下沉或断裂、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术后9个月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0.83%。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标准人工骨水泥、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41例。结果41例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输血600ml。术后3d下地12例,7d下地21例,14d下地8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菌群失调2例,电解质代谢紊乱6例,低蛋白血症9例。随访3~41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5.4%。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及假体下沉,无晚期感染病例。结论用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早期下地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2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11 例,良7例,可1例,差1例.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显露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31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0~105(75±12)min,术中出血300~700 ml。29例获随访(2例术后死亡),时间6~28个月。患者均在术后1周逐步下地负重行走。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3例。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具有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地负重、术后并发症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们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25 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例资料 本组25 例,男14 例,女11例,年龄78 ~92 岁.均为新鲜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2~7d. 1. 2 治疗方法 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患者侧卧位.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口长...  相似文献   

9.
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应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2.5±1.3)年。骨折愈合时间4~8(5.8±1.7)个月。随访期内死亡2例,19例生活可自理。X线片示假体无松动及下沉。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症者,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可行的,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老年应激性精神障碍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死亡2例,1例术后8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术后1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6例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Harris评分评价疗效,优8例,良6例,中1例,差1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 2 0 0 0年 9月~2 0 0 3年 6月共治疗、随访观察 5 6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 ,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术后 5 6例患者住院时间、负重行走时间及并发症观察随访情况均优于传统内固定方法。结论 对于年龄 70岁以上 ,患有骨质疏松 ,不稳定、粉碎性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两种常用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年龄大于70周岁的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分别应用DHS及PFNAⅡ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内固定的过程中均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拍摄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随访6~36个月,36例骨折全部愈合,与DHS手术方法比较,PFNAlI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组比较,PFNA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可靠,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女性30例,男性19例,年龄75-94岁,平均83.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1例。8例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例采用特制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余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X线片显示转子间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术后48例获得6-48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85.4%。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负重活动早,可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各类手术疗效。方法1999-2000年间对属于EvansⅢ-Ⅳ型及逆转子骨折的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59例,分别行DCS、PFN股骨重建钉及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0.5-3年,平均14个月。结果59例无骨不愈合,按照黄公怡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为86%。结论正确选择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42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加压空心螺纹钉组24例,动力型加压髋螺钉组173例,动力型加压髁螺钉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7年,平均37个月.加压空心螺纹钉组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其他手术组(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术前应正确地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和分析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正确的康复锻炼计划,合理地制定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瞻性研究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预后.评价加长骨水泥型股骨柄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自2001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09例,男59例,女50例,年龄70~94岁,平均80.7岁.随机选择股骨头置换或DHS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8例(置换组),DHS内固定61例(内固定组).骨折类型按Evens分型:Ⅲ型54例,Ⅳ型45例,Ⅴ型10例.随访时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住院天数、术中X线暴露次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Barthel生活质量指数.结果 本组87例得到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15.7个月,内固定失效后有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内固定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有优势外,置换组在住院天数、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Barthel生活质量指数等方面与内固定组比较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较好,生活质量较高,可以成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动力髁螺钉在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动力髁螺钉治疗28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结果:随访8个月-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周,无髋内翻、患肢旋转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螺钉穿出等并发症发生,优2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6.5%。结论:动力髁螺钉符合髋部生物力学,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折累及大粗隆、粗隆下而股骨距完整。  相似文献   

18.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前瞻性评价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唰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间我科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患者,男67例。女j3例。年龄75~94岁,平均81.4岁。120例分别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DHS内固定术70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58例。Ⅳ型62例。结果110例患者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10例DHS内固定患者失访。DHS内固定组有6例手术失败后,均重新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术后随访期间患者仅有1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余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1994年始采用自行设计L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平均随访18.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6周,伤肢功能在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采用8具新鲜尸体股骨分成二组做成粗隆间骨折模型.分别用L型钢板和鹅头钉固定并观察股骨近端应变和位移分布。结果表明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L型钢板比鹅头头钉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