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肩部疼痛指数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较同组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2.5%,对照组愈显率为50.0%,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肩周炎,能降低患者肩部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能有效改善肩周炎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镇静安神穴位配合肩部常规针刺穴位对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镇静安神穴位配合肩部常规针刺穴位,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两组均治疗2星期,每星期治疗3次。治疗前后观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VAS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MD评分、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静安神法配合常规针刺法治疗粘连前期肩周炎的疗效较常规针刺疗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刺激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醪)、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针疗法(疏密波,通电30 min)、经皮电刺激疗法(疏密波,通电30 min)以及穴位按摩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改善程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程度均明显改善(均P<0.001),且穴位按摩组较电针组与经皮电刺激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均P<0.05).穴位按摩组镇痛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2.9%(15/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穴位按摩组肩关节功能活动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8.6%(17/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和经皮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度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组肩关节屈、肩关节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对患肩疼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振针注力针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瘀滞型肩周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振针组和传统针刺组各33例。振针组予振针注力针法治疗,传统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均以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Melle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Melle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振针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治疗后,振针组与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72.7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针注力针法能有效缓解瘀滞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镇痛灸穴位敷贴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镇痛灸联合推拿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灸穴位敷贴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生物发酵温灸膏治疗瘀滞型肩周炎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瘀滞型肩周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天和骨痛膏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生物发酵温灸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为81.00%,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SP、5-HT、GM-C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TNF-α、IL-6、SP、5-HT、GM-CSF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物发酵温灸膏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疗效显著,可降低SP、5-HT、GM-CSF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激痛点齐刺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及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自主功能训练及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激痛点齐刺治疗,对照组加用激痛点常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度(ROM)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35%,对照组为88. 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VAS、PP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激痛点齐刺治疗为主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八味黄连跌打水对肩周炎患者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予以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八味黄连跌打水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肌力、ROM、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八味黄连跌打水可降低肩周炎患者VAS评分,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恢刺配合巨刺运动针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发挥针灸优势、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恢刺配合巨刺运动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为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一疗程,治疗10次后统计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肩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改善、各向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刺配合巨刺运动针法的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改善肩关节各向活动度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条口透承山针刺配合局部活动肩关节与单纯条口透承山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配合运动组(动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条口透承山针刺治疗,动针组针刺时配合活动肩关节;针刺组单纯针刺,不配合肩关节活动。隔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活动相关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动针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ADL评分均低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条口透承山配合局部活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条口透承山针刺治疗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灸膏改善瘀滞型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温灸膏加针刺治疗,对照组50例予单纯针刺治疗,日1次,两周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改善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均有显著效果,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灸膏加针刺对改善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大接经法配合独活寄生汤与普通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72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独活寄生汤,观察组采用大接经法配合独活寄生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显效率33.3%,高于对照组的77.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接经法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可以改善中风后偏瘫肩痛的症状,扩大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通贴膏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脱落4例)行骨通贴膏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38例(脱落4例)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以及3个月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变化,2组治疗前,治疗第2周、4周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后伸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第2周、第4周及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SPAD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2周治疗组VAS评分、SPADI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第4周VAS评分及SPA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2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SPADI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2周、第4周患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后伸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2周、第4周肩关节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及第2周后伸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第4周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通贴膏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有短期内改善疼痛的优势,并且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针刀配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针刀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和安全性。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小针刀配合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度,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刺法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小儿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半刺法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对患儿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刺法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面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肾关穴治疗急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肩周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肾关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42/45),对照组为86.7%(3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肾关穴针刺治疗急性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方面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