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与传统内科辨证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脱落10例。观察组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先察经,再根据症候辨经、选经,确定治疗经络和穴位,并据此进行相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内科辨证法加经验穴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增加(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较传统内科辨证疗法在改善中风病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更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E2、FSH、LH水平。结果两组治疗2、4、6、8星期后及治疗后3、6个月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LH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H及E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2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是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中风病异常经络的分布特点,观察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经络诊察来探寻中风病异常经络的分布特点。治疗组选取与本病最为相关的异常经络,采用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左侧取阴经,右侧取阳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络诊察异常量表各项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中风患者异常经络主要集中在太阴经、阳明经、厥阴经、少阳经上,其中以太阴经的异常最为明显。治疗组治疗前后十四经脉经络诊察异常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异常经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脏腑经络辨证针灸干预对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脏腑经络辨证法取穴行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5%(29/3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 0.01),但观察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基于脏腑经络辨证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缺血性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选取治疗经脉的手足同名经之原穴及合穴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基于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温针灸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针灸》2009,29(9):695
目的:观察神阙穴贴药对中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非穴贴对照组(对照组)、穴贴治疗组(穴贴组).对照组122例患者接受病房中风病的常规治疗(re刺及常规西医治疗),穴贴组124例患者除接受病房中风病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外加用穴贴神阙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BREF)计分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血液半胱氨酸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S-QOL及WHOQOL-100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S-QOL中的思维项得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贴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异常半胱氨酸患者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贴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可以提高中风后患者的思维能力,改善中风患者中高半胱氨酸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经络辨证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2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100例/组。2组患者均给予中医药治疗,观察组在中药基础上增加经络辨证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口眼?斜、肌力、偏身感觉等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总意义(P 0. 05)。结论采用经络辨证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针灸诊疗模式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评价者盲的研究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的治疗模式与普通针法组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经络异常分布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除了太阳经脉外,其余五经脉均有高比例的异常,以太阴、厥阴两条经脉为最著,2组之间构成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异常经脉逐渐减少,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统计学分析太阳、少阳、厥阴经脉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脉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太阳经脉与腰酸痛、乏力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厥阴经脉与记忆力减退、抑郁头晕目眩症状相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模式对于异常经脉的改善优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娅坤  林青  胡雨露  时丽  伍梅梅 《新中医》2022,54(22):156-16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运动想象疗法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2 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康复锻炼,研究组加用耳穴贴压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评定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中风特定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S-QOL) 评分] 及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MBI) 评分],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 周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MBI 评分、SS-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BI 评分、SS-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干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面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4):486-487
目的:分析王居易经络理论针灸治疗在不同部位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联合药物及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接受联合药物及王居易经络理论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入组时NDS、ADL及FMA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NDS、ADL及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5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针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理论针灸治疗在不同部位脑梗死治疗中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后循环缺血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后循环缺血辨证为风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包括静点中药制剂、口服中药汤剂及针灸)。比较2组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并使用中风病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患者残障水平。以上量表连续观察14d、21d、60d、90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d临床疗效显著(P<0.05),2组在治疗后14d mRS评分及SS-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21d、60d、90d 2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0d、90d 2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后循环缺血(风痰证)患者的严重致残率,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以上方案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PIEGEL量表评分和SS-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PIEGEL量表评分和SS-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是一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铍针加经络诊察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经络诊察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软膏外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王居易强调临床诊病时进行经络诊察,并总结了"审、切、循、扪、按"的经络诊察方法在针灸辨证中加以运用,此法可以为医生判断病机提供客观依据,在经络诊察基础上进行辨经、选经、配穴,可以显著提高针灸临床疗效。该文从荨麻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中风伴肢体沉重三则医案入手,来阐述经络诊察法在针灸辨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随机分组形式进行对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中药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给予经络注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0%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并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患者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特点,得到临床与患者的认可,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探讨艾灸结合放松疗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针灸科2012年1月-2012年5月住院的中风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针灸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临睡前采用放松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干预前后分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实验组PSQI、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达80%.结论:艾灸结合放松疗法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将综合康复锻炼与靳氏针刺法联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袒,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3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病例资料,均分为联合组65例,给予综合康复锻炼和靳氏针刺法联合治疗;常规组65例,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0级肌张力者19人,常规组联合组正常肌张力者7人,与联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4级肌张力者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NDS总分(15.86±5.95),明显大于常规组NDS总分(23.46±8.36);联合组中风病中医证候总分(15.33±5.56),常规组中风病中医证候总分(22.56±8.62),明显大于联合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综合康复锻炼与靳氏针刺法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中风证候表现,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临床可据此来提高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6,(8):995-996
目的:分析葛酮通络胶囊在证属瘀血阻络证的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证属瘀血阻络证的中风病中经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针刺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NIHSS及中医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ESS及ADL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可有效的改善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SS-QOL、SPIEGE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QOL、SPIEG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S-QOL、SPIEGE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37例,占92.50%,对照组总有效27例,占67.50%,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失眠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华英 《新中医》2019,51(9):263-265
目的:观察经络通治疗仪联合四子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Lequesne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予经络通治疗仪联合四子散热敷治疗,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外涂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OKS、Lequesne指数。结果:2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2组除躯体疼痛(BP)外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2组间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除BP外,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经治疗2组OK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Lequesne指数均下降(P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络通治疗仪联合四子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扶他林软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