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作用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术前术后均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手术完成后于长强、承山行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术后10小时内尿潴留发生与排尿情况。结果:2组术后10小时尿潴留发生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28.3%,2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术后自行排尿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治疗组平均为(6.34±0.17)小时、对照组平均为(9.56±0.36)小时,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长强、承山穴位埋线能有效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痔瘘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以及艾灸穴位治疗对于防止痔瘘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痔瘘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24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艾灸穴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排尿情况以及尿潴留的病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4 h自行排尿21例(17.2%)、术后8 h自行排尿97例(79.5%)、尿潴留4例(3.2%)。而对照组术后4 h自行排尿16例(13.1%)、术后8 h自行排尿73例(59.8%)、尿潴留33例(27.1%)。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以及尿潴留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痔瘘术后由于膀胱括约肌无力以及麻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尿潴留,对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严重阻碍,而采取艾灸穴位治疗,能有效预防尿柱留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膀胱肌力,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子宫切除是初期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方式,容易伴发尿潴留等有关并发症而影响预后[1-3]。本研究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预防宫颈癌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共72例,均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选择2010-12~2011-12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住院行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共70例,年龄34~67岁,平均53岁;其中宫颈癌40例、卵巢癌15例、子宫内膜癌15例。入选标准:①病理报告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②住院期间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者;③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未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⑤既往无精神病史;⑥18岁≤年龄≤7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相似文献   

5.
观察采用针刺法为主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患者62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用于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123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在术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62例常规予以局部热敷,吹口哨、听水声诱导,对症止痛,新斯的明针肌注.结果:尿潴留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47%与38.70%;导尿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91%与11.29%.就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程度、首次排尿至排尿完全通畅的时间等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排尿及排尿通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按揉预防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术后1h内即行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穴位按揉,对照组100例按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结果:治疗组患者预防尿潴留率为96%,对照组患者预防尿潴留率为7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揉是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减肥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蒙珊  陈文 《四川中医》2005,23(8):107-108
目的:优选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的方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与对照组(6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与对照组(87.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疗效好,且较针刺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双侧上巨虚、承山穴埋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平均疼痛指数、平均排便疼痛指数、镇痛药物索要例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灌肠例数、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导尿例数。结果治疗组的平均疼痛指数、平均排便疼痛指数、镇痛药索要例数、灌肠例数、导尿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法对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茴香在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观察组68例术后0.5h用小茴香泡水代茶饮,对照组68例用艾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6%、对照组6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茴香代茶饮预防术后尿潴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相关穴位电刺激预防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1 h采用神经相关穴位电刺激疗法,对照组行空白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第1次排尿后尿残留量、排尿一般状况积分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降低,第1次小便后尿残留量较对照组少,排尿一般状况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相关穴位电刺激可预防和减轻痔术后镇痛引起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能有效保护膀胱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帖敷联合艾灸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帖敷联合艾灸干预。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排尿评分、小腹症状评分以及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0.59±0.39)分、(0.82±0.22)分以及(3.79±0.39) 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帖敷联合艾灸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混合痔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法预防尿潴留的疗效。方法:按照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收集60例门诊或者住院的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A(n=30)不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当作空白对照组,观察组B(n=30)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后患者的尿潴留的发生率和首次的术后患者自主的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B的首次术后自主排尿时间[(104.20±15.194)min]明显少于对照组A的首次术后自主排尿时间[(167.80±21.479)min],并且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B的尿潴留发生率(20%)明显小于对照组A的尿潴留发生率(4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不仅可以预防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而且还大大缩短了术后患者自主排尿的时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穴位按压对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是否有缓解作用。方法 107例Ⅲ级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阳性穴位组(40例)、阴性穴位组(32例)和无穴位组(35例)。各组患者均进行保护性1/5 000高锰酸钾坐浴,每天3次,15~20 min/次。阳性穴位组进行阳性穴位按压(利尿穴、气海穴)同时辅以辨证选穴(关元、中极、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及太溪穴),阴性穴位组进行阴性穴位按压(调节胃肠功能的穴位);无穴位组仅仅按照常规坐浴。各组均为每天3次,7天为1个疗程,共21天。检测患者的残余尿量,记录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各组第7、14、21天的平均残余尿量。结果与阴性穴位组及无穴位组比较,阳性穴位组轻、重度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均缩短(P0.01),轻、重度患者术后第7、14、21天残余尿量均减少(P0.01)。结论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通过自行穴位按压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箱灸疗法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宫颈癌根治术,所纳入病例按照自愿随机原则分为艾箱灸疗法治疗的观察组和无此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最终出现尿潴留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5),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观察组尿潴留情况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91. 3%)明显优于对照组(58. 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影响因素有肿瘤的病理分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方式(P﹤0. 05)。结论艾箱灸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方法简单、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按辨证分型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5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7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治愈率为36.67%。两组间有效率、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疗法是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按摩足三里解除全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患者分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摩足三里配合常规护理对全麻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温灸法防治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妇科术后留置导尿1星期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3例,采用拔管前定期夹管训练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锻炼、膀胱冲洗等妇科术后留置导尿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穴位温灸法,观察患者拔管后排尿感觉、残余尿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温灸法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肛裂术后疼痛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疗效维持时间长、价格低廉的镇痛方法。方法将行肛裂括约肌松解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穴位埋线,对照组行常规处理。结果术后4、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述描绘评分法(VRS)及面部表情评估法(FP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 VAS、VRS及F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大便、小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肛裂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提前术后大便时间、小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