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边缘状态,随着它对人类健康威胁的日益增大,现已成为21世纪医学关注的热点。关于亚健康状态,祖国医学有其精辟的论述和独特而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临床实践亦证明,中医药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价值。该文试从中医学角度对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及防治作进一步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亚健康状态是由健康向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也越来越重视。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尚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从"治未病"的角度,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在内的多种干预手段,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在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医学家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首先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点,但因为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临床上找不出实质性病变,而主观上确有种种不适感觉症状,故在诊断与治疗上颇为棘手,至今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状态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早期多不被重视,但日久则会酿生各种疾病,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方面,其治疗手段丰富多样,并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马云枝 《河南中医》2001,21(3):11-13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共病因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内生五邪,或耗伤正气。可根据症状特点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生、心脾两虚、脾肾阴虚、脾肾阳虚五型进行辨证防治。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1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根据苏联学者Berkman提议,人的一般状态含为健康状态、病理状态和亚健康状态即诱病状态。健康“不仅是指体强无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984年WHO宪章)。因此,严格来讲,健康是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正常的“理想健康”,而疾病和健康中间阶段,即是亚健康状态,是健康底质状态(也有人称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证治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立霞  刘刚 《中医药学刊》2005,23(3):494-495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笔者从中医学角度探讨了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并根据其症状特点,将亚健康状态分为肝郁气滞、肝脾不调、心脾两虚、脾虚痰盛、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瘀血内阻八个证型,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进行治疗。达到了较好的纠正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浅谈亚健康及其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健康”又称次健康或第三状态、潜病状态,是介于“第一态”健康与“第二态”疾病之间的身体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末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是身体已出现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要积极进行预防.《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9.
从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探析中医药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其防治与中医体质理论,治未病思想相契合;亚健康状态表现心身相关,与中医情志致病原理,强调脏腑辨证之论治相符;亚健康症状的复杂多样,与中医综合调理及特色疗法之应用相合。从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探讨分析了中医药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笔者从中医学角度探讨了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并根据其症状特点,将亚健康状态分为肝郁气滞、肝脾不调、心脾两虚、脾虚痰盛、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瘀血内阻八个证型,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进行治疗,达到了较好的纠正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先天禀赋、社会、心理、自然等诸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而致,故中医药从整体出发,通过药物、针灸、推拿按摩、食疗、情志等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治疗攻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困扰人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亚健康的表现与防治、亚健康的中医治疗途径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肯定了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调治方面的贡献,并阐述了笔者对于今后中医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中间状态,不具备西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标准,所以西医学对其治疗往往束手无策。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长期情志不遂、疲劳过度、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年老体衰,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正气耗伤,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情志不节,七情内伤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理环节。中医学早在《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防治思想。从整体观念出发,一方面或轻者,通过心理治疗,自我调节,从而达到调和阴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另一方面或重者,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状态进行防治,发挥着独特重要的作用,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佟欣 《中医药学报》2005,33(5):12-13
健康是机体的一种状态,疾病也是机体的一种状态.那么,从健康到疾病有没有一个中间状态?如果有,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又是怎样认识?其调治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这都是目前医药学界和卫生保健工作急于探讨的问题.在健康与疾病之间有一个中间阶段或称过渡阶段,这就是亚健康状态.对亚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当代人类医疗保健事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中医药对此有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临床搜剔与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刊》2006,24(4):700-702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论治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自召 《河南中医》2003,23(10):41-41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 ,却呈现活力降低 ,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趋势的一种生理状态 ,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亚健康状态的许多表现符合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运用中医学四诊、八纲、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具有优势。1 分型论治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常用分型治法如下。1.1 脾气虚弱脾 (胃 )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主运化 ,喜燥恶湿。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 ,湿停中焦 ,出现腹胀脘闷 ,食欲不振 ,胸闷乏力 ,四肢困倦。尤其是雨季居地潮湿 ,多食瓜果冷食 ,而损伤脾胃 ,脾阳不运而致内湿。可以选用生荷叶…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劳逸失度、年老体虚等,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诸多不适表现。临证治疗以调理脾胃为其先,疏肝理气为其要,补益肾气为其本,使气血通畅,邪去正复,脏腑阴阳气血复归健康平衡。  相似文献   

19.
雷睛  康靓 《四川中医》2009,(11):20-21
5.12汶川大地震在我国影响巨大,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自救者、救灾人员、志愿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紧张工作环境下,很容易导致震后疲劳型亚健康状态。本文旨在明确对震后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及时实施干预的紧迫性,呼吁中医药工作者积极思考、探索,依附于中医药的自身优势,发挥其在震后疲劳型亚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卢先 《家庭中医药》2006,13(6):30-3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医学家N·布赫曼教授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任何疾病都是通过亚健康状态这一桥梁,逐步衍变而成的,故亚健康状态也可称为疾病的前驱状态,猝死是亚健康状态所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亚健康状态的防治,直至酿成大祸,悔之莫及。中国古代将疾病分成“疾”与“病”两种状态,谓“疾为病之微,病为疾之渐”。即疾为病的前驱和初始状态,病为疾的严重状态。可见,没有“疾”难以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