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抗阻训练组40例、帕金森操组40例,3组均给予普拉克索药物治疗,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还分别给予抗阻训练和帕金森操康复。对3组患者分别在不同随访时间点进行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帕金森病Webster评分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分;同时使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价肌张力的变化水平。结果:3组中,抗阻训练组的UPDRS得分最高(P0.05),抗阻训练组和帕金森操组的随访UPDRS得分逐渐增高(P0.05)。3组4个时间点的Berg平衡量表得分、Webster症状评分入组时最高,随访18月水平最低(P0.05);随访3月、12月和18月的得分均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阻训练组得分最低(P0.05)。抗阻训练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嗜睡和1例恶心患者。3组4个时间点的Ashworth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组时最高,随访18月最低(均P0.05),随访3月、12月和18月的Ashworth量表评分均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阻训练组得分最低,对照组得分最高(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的效果优于普拉克索联合帕金森操的干预效果和单纯使用普拉克索药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颅底七穴针刺疗法联合渐进性抗阻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某院86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渐进性抗阻训练,观察组采取渐进性抗阻训练联合颅底七穴针刺疗法,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肌张力和平衡功能.结果 治疗8周... 相似文献
5.
渐进性抗阻训练(PRT)在是否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功能, 特别是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框架下的活动和参与层面存在争议, 目前尚缺少有力的循证依据。本文通过对PRT的历史发展、训练方法以及临床研究进展和争议问题进行综述, 以期启发儿童康复工作者的关注和开展循证研究, 探究如何更好地发掘渐进性抗组训练这一康复治疗技术在痉挛型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水平抗阻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直立性低血压(OH)的影响。 方法 选取91例PD伴O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药物治疗及以运动训练为主的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低水平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卧-立位血压差、直立耐受不能程度分级及OH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卧-立位血压差及直立耐受不能程度分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卧-立位血压差、直立耐受不能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OH总有效率(84.4%)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低水平抗阻训练能更好地改善PD伴O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吞咽障碍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疾病复发率,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下颏抗阻(CTAR)训练是一种新提出的用于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运动训练方法。本文旨在对下颏抗阻训练在吞咽障碍康复中的理论基础、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的综述,并提出未来改进的建议和方向,以期为下颏抗阻训练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 各32例,均接受正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抗阻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2组FMA、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 一定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抗阻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丰富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传统平衡训练,丰富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丰富环境,并结合任务导向性项目进行平衡训练;在治疗前、4周训练结束时评价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平衡仪站立位睁眼静态平衡测试、"起立-行走"计时(TUGT)。结果:治疗4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丰富组更优于常规组(P0.05);2组TUGT评分、运动轨迹长度及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0.01),且丰富组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丰富平衡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膈肌功能改善的疗效,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呼吸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叩击排痰训练、胸廓松动训练),研究组给予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共4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与膈肌功能的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与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与膈肌活动度。结果:干预4周后,2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MIP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DTei、DTF值与膈肌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DTee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较常规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功能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力学、肺功能及呼吸困难(mMRC)分级的影响。方法:114例脑卒中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持续6周。统计2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及治疗前后呼吸力学指标[响应频率(Fres)、5Hz振荡频率下的气道阻力(R5)、肺顺应性(Cl)、气道阻力(Raw)]、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6 min步行距离(6MWD)、膈肌功能[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移动度]及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6周后,观察组Fres、R5、Raw均低于对照组,Cl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FEV1/FVC、FVC、FEV1%及6MWD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膈肌移动度、DTei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MRC、CAT、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除了DTee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能改善脑卒中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力学,恢复膈肌功能和肺功能,在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减轻病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个体化有氧联合低水平抗阻运动较单纯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相关运动能力以及肺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招募老年COPD患者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有氧运动组20例,联合运动组20例。两组患者均保持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健康宣教。有氧运动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试评估结果,进行强度为60%—85%目标心率的个体化有氧训练;联合运动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度为60%—80%10RM的渐进式抗阻训练,包括腹肌力量训练,下肢弹力带训练,以及根据Breath-link呼吸功能评估与训练系统确定的吸气抗阻训练。训练共12周,每周3—5次,每次30—60min。运动训练前后评测所有患者的肺功能,包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相关运动能力,包括最大摄氧量(VO_(2max)),无氧阈(AT),6分钟步行能力(6MW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氧运动组患者FEV1、FEV1%、FEV1/FVC%、VO_(2max)、AT、6MWT均有所改善(P0.05),联合运动组在VO_(2max)、AT、6MWT均有增强(P0.05),肺功能FEV1、FEV1%、FEV1/FVC%显著改善(P0.01)。同时,联合运动组各项结果优于有氧训练组(P0.05)。结论: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相较于单一有氧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益智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益智训练对提高早中期老年性痴呆(AD)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应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测评出轻、中度AD患者38例,对其进行益智训练1年,期问,家属参与及饮食指导.采用简明精神量表(MMSE),常识、记忆、注意测量量表(IMC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做训练前及训练后效果评价.结果 患者的缺陷程度在训练前和训练后1~3个月比较筹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个月后缺陷程度显著改善(P<0.05),1年后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 有效的益智训练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改善其症状,延缓痴呆的进程,提高生存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记忆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老年痴呆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连续3月的记忆康复训练。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记忆康复训练后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改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结果:训练前轻度缺损11例、重度缺损19例,训练后正常6例、轻度缺损13例、重度缺损11例,经x^2CMH检验,P〈0.05。结论记忆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病情改善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老年痴呆患者均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训练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训练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肢体协调训练对早期原发性帕金森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原发性帕金森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分别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联合肢体协调训练治疗,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仪测量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和肺活量(VC),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量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峰值功率(WR_(peak)),采用呼吸驱动仪测量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FEV_(1)、FVC、PEF、VC、VO_(2peak)、AT、WR_(peak)、MIP、MEP均提高(t> 2.087, P <0.05),且均优于对照组(t> 2.079, P <0.05)。结论 肢体协调训练可改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患者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增强呼吸肌肌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改善帕金森疾病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帕金森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步行持续时间30min/次,1次/d,5次/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定功能性步行能力及预测跌倒风险、6min步行测试(6MWT)评价步行耐力。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组BBS、6MW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TUG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BB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6MWT及TUGT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提高帕金森疾病患者平衡能力和提高步行能力,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步行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为55例缓解期COPD患者制订运动处方,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 MWT)测定与肺功能检测。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6MWT、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按运动处方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