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肝纤维化采取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活检术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肝硬度值(LSM)检测,比较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在不同肝纤维化情况下的LSM值.结果 肝酶正常患者与肝酶异常患者在S1、S2、S3、S4(肝硬化)期中LS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肝酶异常患者同阶段要明显高于肝酶正常患者.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着不错的临床意义,肝硬度值会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加,其中肝硬化最高,且肝酶异常患者肝硬度值明显高于肝酶正常患者,临床需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血清学指标联合瞬时弹性成像(TE)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及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慢性乙肝患者使用FibroSan检测肝脏纤维化,同时测定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以及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多元logisitic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筛选预测肝纤维化及EV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FS值、球蛋白(GLB)、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AST与小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在肝纤维化组与非肝纤维化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FS、GLB、APRI、FIB-4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FS、HA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其预测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FS与APRI、FIB-4、HA联合诊断EV轻、中、重度的AUC分别是0.917、0.910、0.921。结论TE联合HA检测能明显提高乙肝肝纤维化诊断效能,FS联合HA、APRI、FIB-4能更好地预测肝硬化EV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行病理活检诊断肝纤维化分期,同时采用FibroSean检测肝弹性值.比较不同分期患者的肝弹性值,分析肝弹性值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评估FibroScan诊断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 S0、S1、S2、S3、S4期患者的肝弹性值依次升高(P<0.05),肝弹性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FibroScan诊断S1、S2、S3、S4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955、0.968、0.954,特异度及灵敏度均大于90%.结论 FibroScan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分期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FibroScan对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FibroScan与肝脏病理、超声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94例,均行肝脏弹性测定,于同期行肝穿病理活检及腹部B超,采用指标综合积分法对超声二维图像行半定量化评分,绘制ROC曲线,以肝穿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研究肝硬度等指标对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慢乙肝患者肝硬度值、超声学指标包括肝实质、被膜、边缘、肝静脉的二维声像图评分及各指标总评分与病理学肝纤维化程度分期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0.52、0.41、0.50、0.56、0.60(P <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64、0.57、0.69、0.72、0.75.结论 肝硬度值与肝脏病理分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超声等联合检测可提高纤维化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终点,肝纤维化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从而导致死亡,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准确诊断对于肝脏疾病的预测、干预和预后至关重要.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作为基于肝脏硬度测量的无创方法之一,与传统肝脏组织活检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但是,体内外诸多因素可影响肝脏硬度值和TE结果以及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管理.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影响肝脏硬度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梁东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89-1391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HBV感染者342例,包括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0例,乙肝肝硬化(LC)27例,分析Stiffness值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tiffness值与血清学检验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tiffness值与HA、ALB、ALT、LN和T.BIL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C组Stiffness值显著高于CHB组和ASC组(P〈0.05),CHB组Siffness值显著高于ASC组(P〈0.05)。结论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国产第三代影像引导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touch, FT)与法国传统瞬时弹性成像仪(Fi-broscan, FS)检测肝脏硬度的临床效能。方法乙肝肝纤维化90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健康志愿者37例,分别应用FT和FS两种仪器先后测定肝脏硬度弹性值,比较两种仪器检测的成功率,检测值差异,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 FT检测成功率为100%,FS成功率为92.5%。乙肝肝纤维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志愿者组应用FS、FT方法检测肝脏硬度弹性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38±10.96)kPa vs.(24.10±11.37) kPa,(8.58±3.78)kPa vs.(8.30±3.52)kPa,(5.00±1.48)kPa vs.(5.37±1.59)kPa;P均>0.05]。 FT、FS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83.3%vs.86.7%,特异度为97.2%vs.93.8%,符合率为91.9%vs.9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FT可有效进行无创肝脏硬度检测,与F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的 CHB 患者185例,收集血常规、肝功能等血清学指标。同时患者应用 FibroScan 进行肝脏弹性测量值(LSM)测量,分析 LSM 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以肝脏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提示 LSM 与肝纤维化呈显著相关性(P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活动度与 LSM值呈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S2~ S4期诊断界值依次为6.0、9.75、14.2 kPa,各阶段曲线下面积均>0.95。双变量分析提示 LSM 值与升高的转氨酶呈显著相关性(P <0.05)。ROC 分析转氨酶升高组 S1~ S2期界值为6.25 kPa,S3~ S4期界值为15.3 kPa。结论 FibroScan 诊断CHB 患者肝脏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受转氨酶影响大。  相似文献   

9.
瞬时弹性记录仪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明  刘兴祥 《重庆医学》2011,40(13):1285-1286,1288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记录仪(FS)测定肝脏硬度值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对112例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行肝穿刺,诊断肝脏纤维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ⅣC的水平;用FS诊断仪探测CHB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并与肝脏的组织学纤维化分期(S)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2例CHB患者LSM均值为(14.23±8.11)kPa,肝纤维化S3期的LSM值(13.41±5.94)kPa,肝纤维化S4期的LSM值(16.25±8.09)kPa,且LSM值随纤维化分期从S0~S4期逐步升高,LSM及HA与肝脏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896,P<0.01;r=0.724,P<0.01);患者血清C-Ⅳ、LN、PⅢNP 3项与肝脏纤维化分期也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S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稳定性良好,是一种无创、无痛、快速、客观定量检测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LSM值可以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及抗纤维化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动态检测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1周年肝脏硬度的变化情况,了解抗病毒治疗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值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于抗病毒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1.5年分别进行FibroScan检测,了解肝硬度变化的情况。采用放射性免疫方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Hi型前胶原(PeⅢ)、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eiv)[1]。结果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年与治疗后1.5年相比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FibroScan观察肝纤维化变化值很容易,可以通过观察FibroScan值的变化,反应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FibroScan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诊断仪器,它通过瞬时弹性剪切波在肝组织内的传播速度来计算肝脏的硬度值,进而准确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感染者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肝穿刺检查的195例CHB感染者,将其分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及阴性组.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HBsAg水平、瞬时弹性成像两个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探索其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结果 HBeAg阳性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HBsAg水平逐渐降低,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性(rs=-0.377,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HBs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肝脏硬度测量值(LSM)等因素中,HBsAg为HBeAg阳性患者严重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HBsAg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0,敏感度(SN)为89.50%,特异度(SP)为57.20%.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为0.787,SN为83.6%,SP为68.3%,阳性预测值(PPV)为38.10%,阴性预测值(NPV)为94.91%.将瞬时弹性成像与血清HBsAg联合诊断严重肝纤维化较单独诊断相比,串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P提升为86.43%, PPV提升为56.27%;并联方法显示两者联合后SN提高至98.34%,NPV提高至99.03%.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s=0.223,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BsAg不是HBeAg阴性组肝纤维化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sAg与瞬时弹性成像联合诊断可提高严重肝脏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与FIB-4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肝脏病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共计110例,FibroTouch测量肝脏硬度值(LSM),同时完善FIB-4数值.结果 LSM数值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分别是0.532,0.670;均P<0.001).LSM数值在HBV DNA(copies/mL)<103、103~105、>10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3±4.39)kPa、(14.57±5.17)kPa、(22.45±10.68)kPa,P<0.05].FIB-4及FibroTouch预测严重肝纤维化的AUROC分别为0.789(95%CI 0.711~0.854,P<0.001)及0.866(95%CI 0.788~0.924,P<0.001);预测早期肝硬化的AUROC分别为0.778(95%CI 0.689~0.852,P<0.001)及0.830(95%CI 0.746~0.895,P<0.001).结论 LSM数值与HBV DNA水平,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FibroTouch及FIB-4对于慢乙肝严重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Fi-broTouch优于FIB-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衰减参数(UAP)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存在肝纤维化的CHB合并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根据检查诊断的肝纤维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P与BMI对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结果:根据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100例CHB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分期:31例S1期、29例S2期、25例S3期、15例S4期,分为轻度组(n=31)、中度组(n=54)、重度组(n=15)。轻度组BMI、UAP均明显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中度组BMI、UAP均明显低于重度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UAP与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s=0.546,P<0.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iTE)与乙肝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估RTE应用于诊断乙肝后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76例,应用RTE进行肝脏弹性成像的弹性特征量分析,并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学分级对比。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纤维化弹性成像的弹性特征量应变均值(MEAN)、标准偏差(SD)、蓝色领域百分比(AREA)、复杂度(COMP)、CORR、SKEW、CONT及IDM相关(P〈0.01),其中与MEAN及AREA的相关性最好(r=-0.827、0.881,P〈0.05)。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可以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初步的评定,是对传统超声的一种有价值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肝纤维化无创扫描仪(FibroScan)评价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疗程1 a,观察2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功能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用FibroScan观察肝脏瞬时弹性值(LS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转阴率、肝功能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纤维化指标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LSM值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可以更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FibroScan是临床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DNA>20 000 IU/mL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小于或等于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DNA>20 000 IU/mL但ALT小于或等于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同时行FibroScan、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检测,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计算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以肝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ROC曲线分析FibroScan、ARFI和APRI无创评估乙肝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肝纤维化分期≥S2、≥S3和S4时,FibroScan、ARFI、APR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9、0.98,0.86、0.82、0.89和0.69、0.70、0.73;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ibroScan评估各期的AUC与同期的ARFI无统计学差异;FibroScan评估各期的AUC均明显大于同期的APRI(Z=2.26,P=0.01;Z=2.33,P=0.01;Z=2.84,P<0.001) 。评估乙肝肝纤维化≥S2时,FibroScan、ARFI和APRI的约登指数分别为63.44%、67.77%和33.89%;评估乙肝肝纤维化≥S3时,FibroScan、ARFI和APRI的约登指数分别为65.79%、63.16%和31.57%;评估乙肝肝纤维化S4时,FibroScan的约登指数最大(93.75%),远高于ARFI的72.22%和APRI的45.14%,且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DNA>20 000 IU/mL但ALT小于或等于正常上限2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ibroScan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综合价值优于ARFI和APRI,尤其是评估S4时,可作为判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于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技术诊断其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11月4年于该科行肝穿病理活检且转氨酶正常患者共60例,运用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硬度值(LSM),与肝组织活检结果相对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LSM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LSM值随肝纤维化分期的逐渐升高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r=0.642,P0.01)。(2)诊断S2-4期肝纤维化时,AUC面积为0.86,诊断界值为7.5 k Pa,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5.2%、78.6%;诊断S3-4期肝纤维化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诊断界值为9.0 k Pa,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1%、96.5%;诊断S4期肝纤维化时,AUC面积为0.92,诊断界值为10.5 k Pa,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7.8%、98.2%。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对于S3期以上的肝纤维化,其灵敏度与物异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37-39+43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300 mg/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拉米夫定100 mg/次,每天1次;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HA、LN、PCⅢ、Ⅳ-C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显著降低乙肝肝硬化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的数值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脏硬度数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84-86,169
目的 分析超声组织弥散定量评估慢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取我院100例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将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3月,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组织弥散定量检查,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将两组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将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组各纤维化之间弹性定量参数。结果观察组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各纤维化之间弹性定量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组织弥散定量对慢乙肝肝纤维化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定量诊断,实时准确监测患者的肝硬化程度,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新方法以及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