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的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及DJ-1表达的影响。 方法8~12周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TBI组及rTMS组,每组10只。Sham组只开骨窗,不打击脑皮质;TBI组和rTMS组应用控制性皮层冲击损伤(CCI)模型,采用固定打击速度(3 m/s)、停留时间(200 ms)及打击深度(3.0 mm)的方法进行模型制备。模型制备后24 h对Sham组和rTMS组给予rTMS治疗(频率为1 Hz,每次持续25 s,5次/d,连续治疗14 d),TBI组治疗时放入关闭的线圈内。分别在治疗前后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行为学实验。治疗14 d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创伤灶周围区域神经元中DJ-1表达变化;采用TUNEL染色检测创伤区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J-1的蛋白水平表达变化。 结果创伤后7、14 d,TBI组和rTMS组的mNSS评分均显著高于Sham组,且rTMS组的mNSS评分低于TB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4 d已降低至6分以下。行为学实验中,平衡木实验结果显示创伤后小鼠通过平衡木的时间显著增加,随着时间延长小鼠运动功能逐渐恢复,rTMS组小鼠通过平衡木的时间相较于TBI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棒实验结果显示创伤后小鼠在转棒上停留的时间明显减少,随着时间延长停留时间逐渐增加,但rTMS组小鼠停留的时间明显多于TB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模型小鼠脑组织病理学显示,脑创伤区域损伤明显,损伤灶局限并逐渐修复。与Sham组和TBI组相比,rTMS组DJ-1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可有效促进TBI小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创伤灶的恢复,可能是由于rTMS促进了机体DJ-1的表达,使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以及创伤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灰质含量、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观察组采取VR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治疗周期为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睁眼1 min轨迹面积、睁眼1 min摆动长度、上下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2组的睁眼1 min轨迹面积、睁眼1 min摆动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的轨迹面积和摆动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上下肢运动评分、脑灰质含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这些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该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结合肢体协调辅助装置训练可有效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6): 19-23]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186例ACI患者(研究组)和45例健康人员(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依据脑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对比各组血浆HMGB1、TLR4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在预后预测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HMGB1、TL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梗死组血浆HMGB1、TLR4水平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轻度损伤组血浆HMGB1、TLR4水平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浆HMGB1、TLR4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ACI患者的血浆HMGB1、TLR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HMGB1、TLR4用于ACI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892、0.870。结论 ACI患者血浆HMGB1、TLR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相关;可用于预测AC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T组、治疗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MT和MP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评价线粒体功能;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以及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core protein 1,UQCRC1)蛋白的表达;采用干扰RNA技术沉默MN9D细胞中UQCRC1的表达,然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MT可以减轻MPP+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恢复MPP+造成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减少MPP+诱导的凋亡细胞数量(P<0.05);抑制凋亡蛋白(CytC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UQCRC1的表达(P<0.05)。沉默UQCRC1后,MT组和治疗组的UQCRC1表达均下降(P<0.05);MT对MPP+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下降(P<0.05);凋亡蛋白(CytC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MT对 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UQCRC1抑制神经元凋亡。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3): 26-3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euroform EZ支架置入辅助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85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Neuroform EZ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后1年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及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认知功能评分(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结果 观察组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MMSE评分及CBF、CBV、NO水平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及ET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uroform EZ支架置入辅助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可促进认知与神经功能改善,且在改善脑血流灌注、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不良事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1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楔前叶10 Hz rTMS治疗,单次刺激时间为14 min,每日2次,持续14 d,共28次。记录rTMS治疗前(T0)、治疗后(T1)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T2)的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同时记录T0及T1时静息态脑电,分别使用频谱分析及功能连接性分析方法提取不同脑区脑电不同频段的能量及相干性。结果 与T0时相比,CRS-R评分在T1、T2时均提高(P<0.05);额区alpha频段和顶区beta频段的能量在T1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中央-顶区alpha和beta频段的相干性在T1时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楔前叶能促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楔前叶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电产生的积极改变有助于解释意识恢复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中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血管肽-1(ET-1)、S10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行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阿加曲班,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天麻素注射液。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ET-1和S100蛋白表达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均升高(P<0.05),ET-1、S100蛋白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第1、3和7天血清SOD、ET-1和S100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脑积水、电解质紊乱及脑梗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可能具有增强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术患者心脑血管抗氧化能力、改善持续性细胞凋亡、保护血管内皮、降低术后血管痉挛发生率的作用。 [引用格式: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 48(4): 366-369.]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激酶结合内镜血肿清除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并对血清迁移率蛋白B1(HMGB-1)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10例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内镜血肿清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局部脑血流量、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疗效、血清HMGB-1及TRAIL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周边远区和近区脑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及TRAIL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结合内镜血肿清除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可抑制HMGB-1及TRAIL表达,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脑血流、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5): 18-2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用于难治性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市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6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丙戊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2表达。结果 试验组治疗癫痫发作的总有效率(93.4%)较对照组(81.4%)高(P<0.05)。试验组治疗精神障碍的总有效率(98.4%)较对照组(72.9%)高(P<0.05)。治疗后1个月后,试验组的IL-1β、IL-6、TNF-α、IL-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好,能有效调节血清IL-1β、IL-6及外周血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热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灶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表达的影响,探讨高热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为2 h。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c reperfusion,CIR)后正常体温组(normathermia,NT)、缺血再灌注后高热组(hyperthermia,HT)。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计算梗死体积;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LO的表达。结果 (1)大鼠CIR HT组12 h2、4 h、48 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和缺血灶周边5-LO免疫阳性神经元细胞分别较NT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增加(P〈0.05);(2)大鼠CIR后梗死体积与缺血灶周边5-LO免疫阳性神经元细胞数明显相关(r=0.694,P〈0.05)。结论大鼠CIR后48h内高热可加重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高热诱发5-LO在缺血灶周边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盲管性颅脑火器伤119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盲管性颅脑火器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9例盲管性颅脑火器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男105例,女14例;平均年龄21岁。入院时GCS9~15分48例;6~8分59例,3~5分12例。早期合并症主要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感染等。晚期合并症主要为异物存留及癫痫。死亡14例,死亡率11.7%。结论火器伤能产生较大的瞬时伤道,对颅脑造成严重而广泛的损伤,不能用一般颅脑外伤的致伤原理和经验来诊治火器性颅脑伤。准确判断伤情及伤道,早期彻底清创,注意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要点的掌握,以及尽量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损伤,防止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死亡及残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对冲伤与冲击伤再手术的原因和预见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脑对冲伤与冲击伤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18例采用GOS评定,随访6个月~2年,良好5例,轻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颅脑外伤同时具备减速性损伤,冲击伤侧的颅骨骨折,时间短,对冲伤侧的硬膜下血肿宽度大于10cm,意识昏迷时再手术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拳击运动职业化已过百年,由于反复用力击打头部,拳击运动所带来颅脑创伤引起国内外神经外科医生重视,本文旨在对拳击运动伤的诊治和机制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总结笔者经治的拳击运动伤54例,通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结果 54例患者4例因CT示明确的颅内病变入院治疗后好转,余急症和门诊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多数消失或缓解,仅4例好转不明显.结论 拳击运动伤的损伤情况与拳手承受击打的力度和从业时间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慢性损伤近似于Alzheimer病,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研究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开放型犬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方法以颅中线向左(或右)1cm,眶上缘向上1cm交界处为爆震中心,将球形点爆震源放置于距头部皮肤(3mm,3.5mm,4mm)引爆,观察动物的伤情及发展。结果由于致伤的距离不同,所致伤情严重程度不一。经观察发现在3.5mm处安放点爆震源可以成功制作开放型犬颅脑爆震伤模型。结论对于模拟开放型犬颅脑爆震伤研究,本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in children with head injuries, to assess the need for surgical treatment. Material and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1995–2005) of 445 children admitted intubated and ventila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ith head injuries. Outcome measures: Frankel grade for spinal injuries and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for head injuries. Results Cervical spine injuries were detected in 11 patients (incidence 2.5%, mean age: 6.3 years, range: 21 months–15 years). The injuries were: C1/2 distraction: 2; C1/2 subluxation: 2; odontoid peg fracture with C1/2 dislocation and cord transection: 1; disrup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t C2: 1; odontoid peg fracture with C2/3 distraction: 1; C2/3 subluxation: 1; C3 lamina fracture: 1; C3/4 facet fracture: 1; C6/7 fracture dislocation with cord transection: 1. One patient was managed operatively, ten patients nonoperatively, two with halo vests and eight with hard collars. There were three deaths (mortality 27%) associated with severe head injuries. At 6 months follow-up, two patients remained quadriplegic (Frankel Grade A), one of them ventilator dependent, one had residual motor function but of no practical use (Frankel Grade C), five had good spinal outcome (Frankel Grade E). Seven patients had good head injury outcomes (GOS 5), one remained disabled (GOS 3). Conclusion Most children with cervical injury can be managed nonoperatively with good outcomes. Surgical management may be necessary in severe unstable injuries.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7  
目的通过观察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患者伤后早期轴突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探索DAI的发生机理.方法对12例DAI患者的14份活体脑组织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DAI患者在伤后早期可发生多方面的轴突改变,包括(1)轴突的细胞骨架破坏;(2)轴膜改变;(3)膜性细胞器的变化;(4)髓鞘的改变;(5)轴突出现肿胀和离断,轴突近侧断端呈现球状.结论在DAI的发生中,可能有多种机理参与.推测,在受到足够强的外力作用时,一些管径较细的轴突可能会立即断裂;其它受损轴突则会出现进行性的延迟性轴突断裂.在此演化过程中,细胞骨架破坏和轴膜受损继而通透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轴突局灶性轴浆转运障碍最终离断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颅脑火器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颅脑火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飞射物类型、伤情及处理方式。结果伴颅内异物存留43例,手术全部摘除40例,部分摘除2例,未摘除1例。存活54例,其中恢复良好36例,中残1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2例。8h内和8h以后清创者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82.1%和2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结论颅脑火器伤具有伤情急,创伤、污染重和变化快等特点。正确判断伤情与伤道,尽早彻底清创,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入路取出颅内异物,提高合并伤的警惕性,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德阳地区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德阳地区5县市1区2000-2004年道路交通伤害的资料。结果颅脑伤中以男性比例最大;高危年龄段为30-40岁;第四季度为高峰期;1d内高峰时间多在中午和下午,0~1时形成一次明显的高峰。结论降低颅脑交通伤的发生率,需要综合治理,加强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管理和教育工作,完善救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
轻中型颅脑损伤猝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轻、中型颅脑损伤后"无明显预兆"突然死亡的原因,增强对特殊类型颅脑损伤诊治预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伤情、诊断、治疗和死亡经过,总结死亡原因。结果轻、中型颅脑损伤后突然死亡病人的首要致伤原因为摩托车减速伤,其次为高处坠落伤。头颅CT无颅内血肿、脑疝等急诊开颅手术指征。但病情发展迅速,突然恶化,迅速死亡。结论对轻、中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特别注意分析受伤机制,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骨折、颅底脑池显示不清、重要脏器合并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尽早处理。  相似文献   

20.
A 16-year-old female was involved in a jet ski (water craft) accident resulting in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but no loss of consciousness or any other evidence of head trauma. Thirty hours later she became comatos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consistent with diffuse axonal injury. She recovered after several weeks without any clinical sequelae. This patient demonstrates an unusual example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without direct head trauma and with delayed onset of symptoms. The authors recommend that patients involved in high-velocity accidents, even without immediate evidence of head injury, be observed for signs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