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奎霞  李杰  庄辉 《肝脏》2011,16(2):147-149,166
目前我国已批准了4种结构不同的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分别是胞嘧啶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LAM)、腺嘌呤核苷磷酸酯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ETV)和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LdT)[1]。这些药物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逆转录酶的作用下,掺入HBV DNA链,终止DNA  相似文献   

2.
邓芮  孙剑 《肝脏》2019,24(12)
<正>由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抑制HBV DNA并降低肝脏终点事件包括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当前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具有抗病毒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其中具有较高耐药屏障和安全性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尽管长期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已大大减少CHB患者肝脏终点事件的发生,但并未完全消除HCC的发生风险。近年来多篇相关研究就一线抗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HBV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1-3].核苷(酸)类似物对HBV的抑制明显,口服方便,但需要长期服用,部分药物易出现耐药性.新近对CHB治疗的研究热点是个体化或优化治疗,以提高疗效,降低耐药.  相似文献   

4.
核苷(酸)类似物(NAs)药物治疗仍是临床上最重要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手段,但长期应用会出现耐药或应答不佳导致治疗失败。目前,我国已批准上市的NAs药物共5种: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阿德福韦酯(TDF)和替诺福韦(TDF)[1]。2016年10月11日,美国FDA批准替诺福艾拉酚胺(TAF)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试验已证明其在TDF1/10的剂量时,便有相当的抗病毒效果,而对肾功能和骨骼改变相比TDF有更好的安全性[2]。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治疗48周血清HBsAg的变化.方法 6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中,3例采用核苷(酸)类似物序贯PEG IFNα-2a治疗48周,3例维持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方案,每12周采用实时PCR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结果 核苷(酸)类似物序贯PEG lFNα-2a治疗48周后,3例序贯治疗患者血清HBsAg均消失,而维持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血清HBsAg效价为100~320 IU/mL.结论 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产生较好应答反应且伴有血清HBsAg效价明显下降的HBeAg阳性CHB患者,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序贯PEG IFNα-2a治疗48周能有效促进血清HBsAg下降,并出现血清HBsAg消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替比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尤龙  窦乐功  魏海 《山东医药》2009,49(25):108-109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目前公认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核苷(酸)类似物是近年来抗乙肝病毒(HBV)研究的热点,目前该类药物在国内有拉米夫定(LⅢ)、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MT)投入临床使用。现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对LdT抗HBV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聂青和  张久聪 《肝脏》2008,13(5):411-413
1995年Dienstag等发现拉米夫定可抑制HBV DNA复制以来,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临床应用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其问世推动了CHB治疗的进程。迄今为止,已有4种核苷(酸)类似物即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临床一线长期从事乙型肝炎诊疗的专科医师, 我们亲身经历了乙型肝炎治疗理念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从"对症治疗"进展至"病因治疗"(抗病毒治疗);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 从单一的普通干扰素发展到多种核苷(酸)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特别是高效、高耐药屏障的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和艾米替诺福韦(TMF)等核苷(酸)类似物的广泛应用, HBV抑制的疗效满意, 大多数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肝功能持续正常, 肝纤维化逆转者亦屡见不鲜, 发展至肝癌的患者显著减少。即使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的常见耐药位点及发生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批准的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可抑制HBV复制。然而,HBV闭合环状DNA (cccDNA)存在于感染细胞核中,需要延长治疗时间以达到防止停药后病毒复制反弹。伴随治疗时间延长出现的问题就是发生选择性抗病毒药物耐药突变。随着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抗病毒药物耐药突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医师进行CHB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耐药变异位点和变异发生率不同,为了便于临床监测和选  相似文献   

10.
缪正秋 《肝脏》2011,16(1):62-62
1999年拉米夫定(LAD)上市开创了慢性乙型肝炎(CHB)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新时代,继后在国内外,先后又有阿德福韦(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及替诺福韦(TDF)应用于临床。核苷(酸)类似物(NUC)在CHB患者中应用,使极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提高,明显减少了肝硬化、  相似文献   

11.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新药-替诺福韦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替诺福韦酯(TDF)是一种新型的无环核苷(酸)类似物,于2001年被美国FDA批准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目前TDF已经是广泛使用的治疗HIV的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之一.替诺福韦酯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良好的适用性和合适的剂量均使其成为一线治疗的最流行药物之一.已有临床研究显示,TDF对合并感染HI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对TDF的研发背景、作用机制、药理学特点、不良反应、在CHB相关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以及在治疗CHB的费用效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2.
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已近10年.从1998年拉米夫定到2003年阿德福韦酯,再到2006年恩替卡韦和2007年替比夫定,乃至不久后的替诺福韦、克拉夫定、恩曲他滨等药物的引入和广泛应用业已证明,口服核苷(酸)类药物已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获得巨大进展.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已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同,其耐药性的产生也引起高度重视.单一或联合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可使临床上90%以上的患者达到持续抑制HBV复制这一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4种核苷(酸)类似物单药初始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前2年内方案变更情况及其原因.方法 根据接受初治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拉米夫定(LAM)组、阿德福韦酯(ADV)组、替比夫定(Ldt)组和恩替卡韦(ETV)组4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入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 (1)在治疗1年及2年时,治疗方案累积变更率以LAM组最高(1年时为26.1%,2年时为45.0%),ETV组最低(1年时为1.0%,2年时为4.8%),P<0.01;(2)治疗方案变更原因各不相同:LAM组、ADV组方案变更主要原因为疗效因素(病毒学不完全应答/部分应答、病毒学突破);ETV方案变更主要原因为治疗经费因素.结论 使用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治疗方案在前2年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更,以恩替卡韦累积方案变更率最低;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方案变更原因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但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应答不佳降低了抗病毒治疗有效率。目前应答不佳评估标准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亦缺乏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对于应答不佳的原因、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治疗策略仍有待验证。本文主要就ETV/TDF应答不佳的评估标准、原因、危害及NAs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营(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营(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营(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营(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营(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键治疗措施。抗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核苷(酸)类药物(NAs)由于其抑制病毒复制能力强,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在我国正式上市的抗HBV核苷(酸)类似物共有4种: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还有即将上市的替诺福韦酯(TDF)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