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云霞 《海南医学》2010,21(1):136-138
目的有效回避老年病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确保老年患者护理安全。方法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让老年科护理人员明确服务对象,感悟护理工作责任,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以达到回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的目的。结果实行护理安全文化的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老年病房至今无护理纠纷发生,住院患者及家属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9.2%。结论将安全文化视为管理思路运用到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中,可降低护理缺陷,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沈克秀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98-19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骨科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原因,寻找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结果:各种安全事件发生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至96%。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可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安全文化管理理念有效防范老年病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确保老年患者护理安全。方法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让老年科护理人员明确服务对象,感悟护理工作的责任,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以达到回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的目的。结果实行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结论将安全文化应用到老年住院患者病房护理管理中,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常见的护理安全文化。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房患者,通过回顾分析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老年病房护理管理常见不安全因素较多,通过相应的安全文化对策实施,降低了不安全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结论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通过应用安全文化能够降低不安全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把以往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被动处理,变为发生不安全事件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风险越来越大,医院如何加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安全护理理念是指从事护理活动中人们所持的安全文化.将安全文化视为管理思路运用到老年病房理管理中,从增强护士安全护理理念,明确护理目标,感悟工作责任,提高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降低老年病房护理缺陷,保证老年病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经过深入分析,找到在临床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为:不断建立与完善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与水平,积极为患者构建安全的住院环境等,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治疗效果不断提升。结果在制度的保障下,骨科病房的护理人员都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护士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显著减少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在临床骨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导致不良事件时有发生,这对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不利的,同时还增加了患者额外的痛苦,对此要认真分析危险事件的相关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内科患者安全风险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加珠 《吉林医学》2009,30(23):3091-3092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避免安全事件发生。方法: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意外事件、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对患者因素的安全风险及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根据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患者因素相关的安全风险包括跌倒、猝死、出血及健康教育无效。结论:应对每位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预见性地给予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减少安全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老年保健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可行性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采取针对性安全防范对策,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老年保健护理管理 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总结有助于提高临床防范水平,减少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运用风险因素管理办法,对精神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医疗权益.结果 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凤霞 《吉林医学》2013,34(19):3879-388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制定加强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及流程,建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等方法,规范儿科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各项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无护理不良安全事件发生,护理满意度从91%提高到98%。结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心内科病房应用综合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于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分别予以两组患者基础护理措施和综合护理管理措施。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为(92.45±1.73)分,输液安全评分为(95.78±1.26)分,急救操作评分为(95.59±2.03)分,感染隔离评分为(93.33±2.32)分,综合护理组患者仅发生2例护理不安全事件,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高达29.41%。结论在心内科病房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对综合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力度,实现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3.
袁小勤 《大家健康》2014,(9):117-117
目的:分析精神科夜晚护理中患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方法:对我院近年来精神病患者夜晚护理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对所发生安全案例的特点和管理措施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结果:有针对性的加强夜晚护理管理措施,夜晚发生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等不安全事件明显减少。结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完善病房设施等措施能有效预防精神科夜晚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彩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49-15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识别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因素,采取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及加强沟通等措施.结果: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老年病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医患纠纷、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行为特点,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总结出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医疗及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至4月我科280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情况及发生7例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住院期间导致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隐患,提出做好安全管理的预见性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或避免了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发生.结论正确评估患者一般情况,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关注患者,采用适合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护理人员积极的防范措施是减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应用于眩晕患者的效果,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和护理纠纷。方法评估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和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善住院环境,加强人员管理和护理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结果与2012年以前相比,我科2012至2015年收治的眩晕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危险因素和强化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郑云 《农垦医学》2014,(4):346-34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安全管理培训,继而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对患者做出准确的安全风险评估,同时针对其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实施到位。结果:在老年干部病房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也显著提高。结论:在临床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患者和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并对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老年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有关的护理安全问题,对于经常出现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并对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将本中心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共计7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在老年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自身因素、医院设施、护理人员等,对此医护人员要加强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不断提升疗效。结论老年精神科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护士要注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的配合积极性不断提升,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向患者讲解要注意的事项,做到细节护理与安全护理,以不断提升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工作中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分析2009-2010年影响CT检查患者的送检方法护理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合理安排护送护理人员,强化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性。结果:改进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投诉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责任心增强,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系列的护理措施管理,降低了CT检查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原因,探讨安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避免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11年本院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分别是药物不良反应、跌倒、管路滑脱。主要原因是沟通不良与评估不足。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安全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