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抑制性氨基酸的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7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9~15分组(37例)和3~8分组(34例),伤后1、3、7 d采集脑脊液标本;以28例正常脑脊液标本作对照组。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吸收检测法定量分析脑脊液标本中γ-氨基丁酸(GABA)、牛磺酸(Tau)和丙氨酸(Ala)浓度。结果颅脑损伤后脑脊液GABA、Tau浓度均高于对照组,GCS 3~8分组Tau浓度均明显高于GCS 9~15分组(P〈0.05)。颅脑损伤后1、7d,GCS 3~8分组GABA浓度高于GCS 9~15分组(P〈0.05),伤后3 d时两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后Ala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脊液GABA、Tau在颅脑损伤后反应性增高提示其可能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脑脊液Ala浓度在颅脑损伤后下降提示颅脑损伤后部分脑保护机制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αⅡ血影蛋白裂解产物(SBDPs,包括SBDP140和SBDP120)浓度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颅脑损伤组),伤后6h、12h、24h、1d、2d、3d、4d、5d.6d.7d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BDP140和SBDP120浓度;选择24例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同时间点颅脑损伤组脑脊液SBDP145和SBDP12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BDP145在伤后6h就达最高峰,而SBDP120直到到伤后5d才达峰值。不同时间点伤后3个月死亡的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的SBDP145和SBDP120浓度明显高于生存的患者(p〈0.05)。入院时GCS评分6—8分患者脑脊液离脊液SBDP145的浓度明显低于入院时GCS评分3-5的患者(P〈0.05),而SBDP120的浓度两者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SBDPs与颅脑损伤的严重性和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UCH-L1)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60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度脑损伤组(30例)和重度脑损伤组(30例),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于伤后12h、24 h、2d、3d、5d应用ELISA法检测3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中UCH-L1含量,分析UCH-L1含量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2h、24 h、2d、3d血清UCH-L1浓度高于对照组,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12h、24 h、2d、3d时血清UCH-L1浓度高于中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脑损伤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于伤后12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于伤后5d降至对照组水平;而重度脑损伤组患者血清UCH-L1水平于伤后12h达第1次高峰,此后降低,并于伤后3d再次升高至第2次高峰后下降,5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脑损伤患者UCH-L1水平的变化与影像学表现密切相关,并与预后呈负相关关系(r=-0.412,P=0.030). 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血清UCH-L1水平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犬颅脑爆震伤模型的建立和甘露醇早期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探讨脑损伤病理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杂种犬20只,制作成点爆炸源颅脑爆震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及实验组(n=12),实验组静注甘露醇(5ml/kg,1/6h),观察每一组血流变、颅内压、脑组织病理及死亡率。结果:犬爆震伤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颅内压指标均出现持续升高、血小板则持续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血小板、颅内压指标明显改善(P〈0.01),受伤部位的存活神经元也明显增多(P〈0.01),实验组死亡率(2/12)明显低于对照组(6/8)(P〈0.05)。结论:早期应用甘露醇可改善血液流变特性,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减轻犬爆震伤后神经元的缺血性损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脊液谷氨酸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90例脑胶质瘤患者外科手术后1个月内的脑脊液标本,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有继发性癫痫发作将其分成为无癫痫发作组(n=117)和有癫痫发作组(n=73);使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的水平。结果 35%的胶质瘤患者术后仍有癫痫发作,其中96%的患者术前有癫痫发作。与胶质瘤术后继发癫痫发作风险相关的独立临床因素包括:术前有癫痫发作、年龄较轻、肿瘤位于颞叶和肿瘤中含少突胶质细胞成分。术后有癫痫发作的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癫痫发作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脊液中谷氨酸浓度的增加,年龄较轻、肿瘤位于颞叶和肿瘤中含少突胶质细胞成分,可以作为胶质瘤术后继发癫痫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脊液谷氨酸水平的增加与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继发癫痫发作的风险密切相关,脑脊液谷氨酸水平或可成为预测胶质瘤术后癫痫发生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超早期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对早期诊断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急诊入院的92例脑卒中患者立即采静脉血进行自动检测.结果脑出血患者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1),脑出血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及脑梗死患者(P〈0.01),淋巴细胞数低于正常值及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超早期白细胞计数对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戊四氮致痫大鼠脑脊液、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建立慢性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予以Res(15mg/kg·d)灌胃干预10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脊液、血清S100B蛋白含量,海马标本行Nissl染色。结果经28d连续给药,18只大鼠符合Racine点燃标准,Res干预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且发作时间明显低于癫痫模型组、二甲基亚砜组(P〈0.05)。海马Nissl染色提示Res干预对大鼠海马CAl、CA3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P〈0.05),而对齿状回保护作用不明显(P〉0.05)。Res干预组大鼠脑脊液、血清S100B蛋白含量低于癫痫模型组、二甲基亚砜组(P〈0.05)。结论Res降低PTZ致痫大鼠脑脊液、血清SIOOB蛋白含量,或许减缓癫痫发作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大鼠痫性发作后各时间点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e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含量,以探讨这些生化指标在癫痫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雄性SD大鼠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建立颞叶癫痫动物模型,在痫性发作后6h、12h、24h、72h、1w抽取血液和脑脊液,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含量在癫痫发作后6h逐渐增加,在24h达高峰,而血清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在痫样发作后6h逐渐降低,在24h最低.结论 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GRP水平可作为判断癫痫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探讨IL-17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溶栓治疗前后血清IL-17浓度值,并与常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17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2h,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IL-17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h溶栓组血清IL-17浓度明显下降(P〈0.001),而常规治疗组IL-17浓度继续增高,3d后血清IL-17浓度下降(P〈0.05)。治疗14d溶栓组血清IL-17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rt-PA溶栓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含微白蛋白(PV)、钙视网膜蛋白(CR)、钙结合蛋白-D28K(CB)的梁静慧-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痢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于制模后6h、12h、24h、7d、15d及60d动态观察海马神经元PV、CR、CB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海马PV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CA,区无明显变化,在CA,区呈进行性下降(P〈0.05~0.01),7d时达最低值;在齿状回门区,6h即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15d时达最低值(P〈0.01),30d后开始上升,到60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大鼠海马各区、各时点CR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0.01);在CA3区和CA1区24h组及在齿状回门区15d组数量达最低。CB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在CA3区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在CA1区,6h后开始减少(P〈0.05),7d后达最低值(P〈0.01),然后稍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齿状回CB阳性神经元的数量7d时开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逐渐升高,60d时达高峰(P〈0.01)。结论 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痢模型中,海马GABA能神经元在CA1区和CA3区的变化可能诱发了颞叶癫痫的发作;在齿状回的改变可能在颞叶癫痫自发性复发性发作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磁图癫痫定位技术对难治性癫痫致痫区定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癫痫病人58例,术前行视频头皮脑电图、磁共振、脑磁图、颅内埋藏电极皮层脑电图等检查,综合评估确定致痫灶的位置。根据综合评估致痫区制定手术方案并实施,随访并判定疗效。根据脑磁图癫痫定位和综合评估致痫区吻合度分为3组,Ⅰa组:完全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cm以内,Ⅰb组:基本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1~3cm;Ⅱ组:不吻合一两区域中心位置在3cm以外或其他。统计分析各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7.6%(45/58),其中癫痫完全消失18例;Ⅰa、Ⅰb组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但Ⅰ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Ⅱ组。结论脑磁图癫痫定位是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当脑磁图癫痫定位和术前综合评估致痫区基本一致时,手术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癫痫发作频率、抗癫痫单药/联合用药治疗及围经期癫痫对女性癫痫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入组的87例女性癫痫患者血清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睾酮水平,根据发作频率、单药/联合用药治疗及是否围经期癫痫分组,并比较不同组间性激素的变化。结果高发作频率组泌乳素升高率及发病年龄明显高于低发作频率组和无癫痫发作组;其孕激素下降率高于低发作频率组(P均0.05)。联合用药治疗组睾酮升高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围经期癫痫组泌乳素升高率、孕激素下降率及雌/孕比值明显高于非围经期癫痫组(P均0.05)。结论泌乳素升高与近期癫痫发作有关;孕激素下降与癫痫发作严重性有关;抗癫痫药物影响性激素水平,尤以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对睾酮作用显著。孕激素、雌/孕比与围经期癫痫密切相关,孕激素补充疗法可能是治疗围经期癫痫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小量注血组(0.4ml/kg);③大量注血组(1.0ml/kg)。采用枕大池一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分别收集注血后1、2、3、5、7天脑脊液和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中S-100B的含量。另将1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按上述方法分组,于注血后2d采用灌注固定法处死动物,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颞叶皮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无明显变化。小量注血组注血后第1天脑脊液中S-100B蛋白含量增高,第3天后下降至正常,而血清中无明显变化。大量注血组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明显升高,但两者变化不平行。大剂量注血组颞叶皮层细胞凋亡率高于小剂量注血组(P〈0.05),两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AH后早期动态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变化能反映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维生素B12(VitB12)浓度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VPA单药治疗癫痫患者的血Hcy、Fol、VitB12浓度,并与未服用抗癫痫药的癫痫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VPA组患者血Hcy浓度明显高于癫痫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Fol浓度低于癫痫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VitB12浓度在VPA组有升高趋势。结论 VPA可引起癫痫患者血Hcy水平升高和Fol水平降低,长期服用VPA的癫痫患者应监测血Hcy、Fol、VitB12浓度,及时补充B族维生素、Fol有利于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相关性。方法颅底肿瘤病人33例,在术后第3、5、7、10和14天用放免法测定脑脊液中ET-1的含量;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1、3、5、7、10和14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术后发生CVS的患者第3天脑脊液中ET-1水平即升高,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术后第5、7和10天,中、重度CVS组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和10天,重度CVS组ET-1水平高于轻、中度CVS组和无CVS组(P〈0.05);术后脑脊液中ET-1的水平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颅底肿瘤术后患者脑脊液中ET-1水平的升高参与了术后CVS的发生,且其变化与术后CVS呈正相关,提示其含量可预测颅底肿瘤病人术后CVS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脑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痂联盟制定的癫痫发作类型分类标准,共明确诊断190例癫痫患儿(强直.阵挛发作41例、强直性发作34例、阵挛性发作22例、肌阵挛发作12例、无张力性发作17例、失神发作2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21例及复杂部分性发作21例),于癫痫发作72h内施行长程视频脑电图观察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结果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其中以肌阵挛发作组[(32.42±6.62)ng/m1]水平最高,除与强直一阵挛发作组(P=0.062)外,与其他各发作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其他各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秩相关分析显示,癫痫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长程视频脑电图异常程度呈正相关(rs=0.613,P=0.000)。结论癫痫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即升高,提示癫痫发作对患儿脑组织有一定损害;而且癫痫放电对神经元损害越严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升高越明显,不同发作类型中以肌阵挛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最高,提示这两种发作类型对脑组织的损害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癫痫患者(试验组)及40例正常人(对照组)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定,分析认知功能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嗜睡和睡眠紊乱检出例数分别为:42/50(84.00%):3/40(7.50%)(P<0.05)、26/50(52.00%):9/40(22.50%)(P<0.05)和13/50(26.00%):5/40(12.50%)(P<0.05).两组患者的MoCA总分、MoCA 7个子项目、ESS总分、PSQI总分、PSQI子项目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计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MoCA总分与身高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1和0.321,P<0.05),与年龄和发作频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3和-0.271,P<0.05).MoCA子项目记忆力和抽象能力分别与PSQI子项目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分别为-0.262和-0.270,P<0.05).结论 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睡眠紊乱,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因素有身高、文化程度、年龄和发作频率,记忆力和抽象能力分别与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中葡萄糖、真胰岛素、Aβ40和Aβ42水平,探讨AD患者脑内胰岛素及β淀粉样蛋白(Aβ)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5例对照组、48例AD患者,检验其脑脊液中葡萄糖、真胰岛素、Aβ40和Aβ42水平,将AD按轻、中重度分组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D患者各组脑脊液中葡萄糖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D各组Aβ4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AD组脑脊液真胰岛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AD组真胰岛素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AD组、轻度AD组Aβ42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度AD组Aβ42较对照组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D患者脑脊液中胰岛素和Aβ42异常情况,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