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头颅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改变特点与手术的关系。方法:对头颅手术后癫痫发作的27例病人的脑电图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脑电图3例,异常24例,异常率89%(局限性异常22例,广泛性异常2例),局限性异常中,一侧性慢波异常6例,区域性慢波异常14例,痫样放电2例。广泛性异常中,中度异常1侧,重度异常l例。结论:头颅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局限性异常占总异常的92%,而痫样放电仅占4%,局限性慢波与痫样放电的出现与术前病灶、手术部位、术后继发性病灶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98例脑血栓形成的EEG结果,异常率为80.6%。EEG的异常率与病灶的部位及体积大小密切相关。病灶越大越表浅、则EEG异常率越高。位于皮质的大灶性梗塞,以病侧慢波及局灶性异常多见。皮质下及底节区的小灶、中灶性梗塞则为广泛性θ波及懒波表现。临床上有意识障碍与痴呆者,EEG多属异常。检查时的病程天数及病灶的数量与EEG的异常率未见相关。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脑电图某些规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18例脑梗塞EEG,总异常率为79.7%。EEG异常与病灶部位与大小密切相关,病灶越浅越大,EEG异常率越高;一侧性及局灶性慢波多见于皮质性及大灶性梗塞;懒波性异常多见于半球深部及小灶与中灶性梗塞。病灶数量与EEG异常率无关。临床上意识障碍与痴呆EEG多属异常,前者较重,后者较轻,不同肌力的瘫痪与EEG异常率无明显关系,但与EEG中度以上异常呈正相关。EEG检查时的病期与异常率无关。  相似文献   

4.
报道100例新生儿惊厥的常规脑电图,异常率为28%。异常者多数表现为不规则尖波、棘波、尖慢波及单节律性放电,少数为低电位异常、平坦波异常。新生儿惊厥脑电图表现与病因密切相关,以癫痫、颅内出血等肯定的脑器质性病变异常率高,其它则较低,脑电图动态观察发现,其结果与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颅脑术后继发癫痫的脑电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颅脑术后继发性癫痫的脑电图改变特点及其与手术的关系。方法:对因颅脑手术后癫痫发作的54例病人的脑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正常范围6例,异常48例(其中局限性异常44例,广泛性异常4例),异常率89%。局限性异常中,一侧性慢波异常13例,区域性慢波异常29例,区域性波基础上痫样放电2例。广泛性异常中,轻度异常2例,中度异常1例,重度异常1例。结论:颅脑术后继发笥癫痫的脑电图局限性异常占总异常的92%,而局限性痫样放电仅占4%。局限性慢波与痫样放电的出现与术前病灶、手术部位、术后继发性病灶的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报告54例经CT证实为脑出血急性期的24h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为98%,异常率与病灶的部位、体积大小及临床预后有关。痫波检出率与血肿的部位有关,与血肿大小及病情轻重无关。早期癫痫发作除与血肿部位有关外,尚与痫波检出的量、波幅、持续的时间、睡眠周期中是否持续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7.
表现为病灶对侧高波幅δ波的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报告李凤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异常脑电图较常见,而以病灶对侧高δ波为突出表现则罕见,易造成定侧错误,作者近遇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3岁,一周前无诱因间断性全头胀痛、头晕,无恶心呕吐及抽搐。近3日反应迟钝、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313例经CT证实为脑梗塞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0.4%。并分组着重对中度和重度脑电图异常率和定位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组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病变靠近脑表面者脑电图异常表现较明显。病变范围越大,病灶越多,脑电图改变越明显,定位准确率也较高,而临床预后则较差;相反,单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由于梗塞部位深,病灶小,脑电图改变不明显,预后则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影像学和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对照及意义。方法:对65例缺氧缺血性患儿作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6例(9.23%),轻度异常13例(22.03%),中度异常37例(61.03%),重度异常9例(16.94%),脑电图异常率为90.77%。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和局限性癎性放电。影像学异常44例,异常率为67.69%。结论: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大脑病损侧α波占优势10例报告张晓燕,李玉华,张文渊众所周知,72.6~80%的正常人最基本的脑电图波形是α节律,在临床上,α波不对称有定位价值,频率慢于1Hz,波幅低于另一侧50%,总量少于另一侧的60%的那一侧为病灶侧。但在临床实践中,作者近10...  相似文献   

11.
20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我院20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70例(35%),其中轻度异常38例(19%),中度异常30例(15%),重度异常2例(1%),正常130例(65%)。脑电图异常表现为波形、波率、波幅杂乱,调节调幅极差,诱发试验反应不明显,弥漫性慢波,癫痫放电等。提示慢性酒精中毒对脑功能的影响和脑组织的损害是严重的和广泛的。  相似文献   

12.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癎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24 h 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25 例临床诊断为癫癎及可疑癫癎儿童进行24 h 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总异常率为62-3 % ,癫癎组异常率77 % ,癎样波检出率74-7 % ,可疑癫癎组异常率31-6 % ,癎样波检出率18-4 % 。两组之间异常率和癎样放电检出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01) 。其癎样放电时相以睡眠期为主(97-2 % ) 。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癎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中脑电图特点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对174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进行跟踪观察并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7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133例脑电图异常,异常率为76.4%,其中轻度异常81例(46.6%),中度异常38例(21.8%),重度异常14例(8.0%).大多数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显现广泛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异常,局限性、低波幅慢波其后遗症发生率高,以智能、运动障碍多见,而高波幅慢波其后遗症以继发性癫癎多见.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脑功能恢复的诊断及后遗症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检查意义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探究脑电图(EEG)在脑梗死急性期辅助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头颅CT检查正常,发病24~48 h内进行床旁脑电描记,选择理想信号段进行功率谱分析,计算各频段功率值及指数。发病后1~4周行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责任病灶,并随访病情变化。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88%,功率谱分析显示患侧α频段功率值降低,慢波频段功率值增高,α指数显著下降,δ指数显著升高。脑电图定侧与头颅MRI基本相符。结论:脑电图反映脑功能活动,对皮质缺血十分敏感,并有助于判断预后。计算机分析方法可提供更多信息。脑电图操作方便,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是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72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幕上肿瘤患者进行脑电图(EEG)及病理学分析发现,EEG异常率95.8%。其中68.1%可正确定位。22.2%可部分定位,EEG76.4%出现局限性慢波伴痫波,18.1%仅有局限性慢波。脑膜瘤以θ波为主,星形及少质胶质细胞瘤则以δ波稍多。背景活动异常者多为恶性肿瘤。表浅肿瘤定位率高,棘波出现率较高,深部肿瘤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偏头痛病人,共作了123次常规脑电图描记,9例作了24小时脑电图监测。结果:异常脑电图有29例,异常率为28%,异常脑电图的形式是多样的,主为慢波异常,其中2例有痫样放电。结论:除2例痫样放电外,脑电图对偏头痛的诊断,一般无特征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限性癫痫患儿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头颅CT结果分组观测51例局限性癫痫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的双侧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各指标的差异,并与常规脑电图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部CT未发现病变组N20波幅在癫痫灶侧明显高于对侧;而癫痫灶侧大脑病变组的病灶侧N20波幅却明显低于对侧。在部分脑电图未显示局灶性异常的病例也同样显示了这种差异。结论:对于局限性癫痫患儿进行正中神经SLSEP检查可有助于早期判断症状性癫痫和特发性癫痫,在某种意义上它可能较常规脑电图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0例经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证实脑脊液中含有单纯疱疹Ⅰ型病毒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进行了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P_(300))、CT、MRI检查,结果示:EEG异常率为93.33%,多表现为弥漫性异常和双额颞部异常,以非正弦形δ和θ波为主,周期性高波幅尖波的出现率为50%。16例被记录P_(300)的患者中,5例P_(300)消失、6例P_(300)潜伏期延长、5例正常。EEG、P_(300)的异常与CT、MRI的病灶部位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286例,对临床特征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38%(109/286例),其中多数表现为枕区α波减少,弥漫性慢波增多,偏头痛一侧局灶性慢波增多,过度换气或思睡期异常波明显等非特异性异常,3例表现为枕区尖波、棘波发放,部分由闪光刺激诱发;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有异常,多为不同程度的广泛性异常或局限性异常,偶有癎样放电。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  相似文献   

20.
分析1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脑电图。颅盖部脑膜瘤脑电图特征是在正常背景活动基础上,出现局灶散在δ波或伴有痫灶(37.9%),其局灶异常随肿瘤缓慢生长而有一个经“正常”、轻微到明显的过程。定位率85.2%。颅底部与脑室内脑膜瘤脑电图亦在正常背景活动基础上,除嗅沟、蝶骨脊及侧脑室部的局灶散在δ波可反映至相应的脑叶外,余均符合中线深部肿瘤的特点,但少数(10.7%)累及中线结构表现为弥漫性异常.大多数(89.3%)为“正常”。定位率仅36.9%。因其特征与恶性胶质瘤脑电图(多在弥漫性异常背景活动基础上,局灶性多形性δ波突出)宛然有别,故对其良性肿瘤性质的判断也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