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作者报告了对冠心病检查的比较性研究。共22例40~65岁病人,采用多平面常规电影技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全部病例同时作选择性冠状动脉DSA,然后再行左心DSA。右冠状动脉用右前斜30度、左前斜60度检查,左冠状动脉还要选择左侧位检查。在电影心血管造影时每次注入6—8ml造影剂而数字减影则注入2—4ml。最后用两种方法在右前斜上同时作左心造影,在这一系列检查中电影心血管造影用50ml Solutrast而DSA只用20ml。为了评价左心室射血功能将左心室活动的室壁分为5段(1.后基底段;2.隔段;3.  相似文献   

2.
法鲁氏四联症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2—19%,手术时可能难以发现。损伤供应左室心肌的冠状动脉大分支,增加病人的致病率和死亡率。作者复习了296例法鲁氏四联症病例的冠状动脉造影图象。男219例,女77例,年龄7月—28岁。右心室造影为左、右前斜位;主动脉根部造影为左前斜位或左、右前斜位同时投照,均通过静脉插管经右心室将导管置于主动根部进行。如上述两种途径造影冠状动脉解剖仍显示不清,则以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做主动脉根部逆行造影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右前斜位同时投照。本组病例需行选择性冠状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36例68条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静脉作了DSA 和常规血管造影检查。DSA 用PhilipsDⅥ-Ⅴ第二代装置,造影剂为Omnipaque350,每次检查用稀释造影剂40ml,以15ml/秒流速注入周围静脉,使用EKG 选通自动曝光装置,摄心脏前后位、30°右前斜位和60°左前斜位片。右前斜位显示左侧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左室隧道心血管造影诊断(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3例主动脉-左室隧道并讨论其最佳心血管造影投照角度。材料与方法:3例主动脉-左室隧道均由心血管造影作出诊断。3例都为男性,年龄从2岁至11岁,诊断时采用不同角度的升主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结果:所有3例均经手术证实。右前斜位升主动脉造影对隧道直接征象显示最好。结论:右前斜位升主动脉造影是诊断这一罕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心血管造影体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3例主动脉-左室隧道并讨论其最佳心血管造影投照角度。材料与方法:3例主动脉-左室隧道均由心血管造影作出诊断。3例都为男性,年龄从2岁至11岁。诊断时采用不同角度的升主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结果:所有3例均经手术证实。右前斜位升主动脉造影对隧道直接征象显示最好。结论:右前斜位升主动脉造影是诊断这一罕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心血管造影体位。  相似文献   

6.
实用投照角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DSA检查及介入治疗过程中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其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精确图像数据信息.方法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 0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疗图像进行分析,得出被选择血管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本组病例均对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及颅内段等相关血管进行常规正侧位DSA图像采集,有针对性地进行斜位投照.结果 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向足侧斜(CAUD)28°±5°;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右前斜位(RAO)25°±3°或者左前斜位(LAO)25°±3°;右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LAO 20°±5° 向头侧斜(CRAN)15°±5°;左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RAO 20°±5°;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RAO 40°±7° CAUD 20°±7;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LAO 50°±6°;大脑中动脉M1段近端的最佳投照角度为RAO 15°±5°或者LAO 15°±5°;大脑中动脉M1段靠近分叉处狭窄病变的最佳实用投照角度为LAO 25°±5°或者RAO 25°±5°.结论 应用最佳实用投照角度,能够清晰显示目标血管狭窄病变的形态、程度等信息,为介入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位置,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膈下动脉血管造影解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国人膈下动脉 (IPA)的血管造影解剖。材料和方法 :对 168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IPA造影 ,其中男性116例、女 5 2例 ,年龄平均 5 2 .7岁。用手推或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 ,注入速度 2~ 3ml/s、总量 8~ 12ml。投照位置以正位为主 ,少数病例辅以斜位、侧位取像。结果 :做右侧IPA造影 162支 ,左侧 99支。左、右IPA以共干发自同一血管者占 42 .9% ;右侧IPA单独起源者占 5 9.3 % :发自腹主动脉占 3 7.0 % ,右肾动脉开口占 17.9% ;左侧IPA单独起源者占 18.2 % :发自腹腔动脉占 12 .1%、腹主动脉占 6.1%。 96.7%IPA开口位于胸 -12 ~腰 -1椎体水平。结论 :IPA起源、开口位置及分支走行等 ,对介入治疗医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经房间隔穿刺左心耳造影的动物实验方法,并确定左心耳造影最佳投照体位。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犬10只,按常规方法行房间隔穿刺,应用猪尾巴导管行左心耳造影,高压注射器行180°连续左心耳造影(15ml/s,总量120ml)。结果8只犬房间隔穿刺成功并行左心耳造影,2只犬房间隔穿刺失败,其中1只犬行房间隔穿刺,穿破心室壁导致心脏压塞,术后死亡。每只犬获得左心耳连续造影图像各100帧,通过逐帧分析,发现左心耳在右前斜54°±5°和左前斜34°±4°投照体位所获得的图像最佳,在右前斜54°±5°投照体位,能较准确的测量左心耳开口大小和左心耳腔的宽度,在左前斜34°±4°,可清晰观察左心耳轮廓和能较准确的测量左心耳长径。结论左心耳造影以右前斜54°±5°,左前斜34°±4°投照体位为佳,可分别获得左心耳伸展位和较清晰的外形轮廓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能最佳显示右房室瓣环的造影投照体位.方法 选用健康山羊8只,行右心房造影.使用对比剂总量110 ml,注射速度12 ml/s,压力800 psi,右前斜(RAO)90°至左前斜(LAO)90°的180°旋转连续造影.结果 8只山羊均成功行右心房造影,每只羊获得右心房连续造影图像各100帧,通过逐帧分析,发现右房室瓣环在右前斜27°±3°投照体位所获得的图像最佳,并能较准确的测量右房室瓣环直径的大小.结论 右房室瓣环造影以右前斜27°±3°投照体位为佳.  相似文献   

10.
显示肺动脉分叉是判断肺动脉狭窄的关键。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法鲁氏四联症常伴有肺动脉分叉狭窄,右心室造影时因主动脉显影干扰肺动脉分叉的显示。右肺动脉根可在正位或右前斜位显示,但左前斜或侧位头侧角度投影时显示差;正位头侧角度投影显示右肺动脉根,而存在动脉导管憩室或左分支过于平行时难显示左肺动脉根;侧位或左前斜显示左肺动脉根,但右根呈轴位观察不清;一般肺动脉分叉相互重叠尤其头侧角度投照时。各种技术难兼顾二者。作者分析35例未行角度投影和30例行角度投影的法鲁氏四联症造影资料。左前斜非角度投影无1例清晰显示左右肺动脉根,而尾侧角度投影显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量冠状动脉造影8个投照体位在有与无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所受辐射剂量,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减少术者辐射暴露提供参考。方法 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距地面20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实时剂量测量仪。采用冠状动脉造影8个体位投照,测量在有与无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在不同投照体位的不同高度接受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在第一术者位,除1.2 m高度仍可测到较高剂量(剂量率0.35~4.78 mSv/h,屏蔽率27.67%~89.33%),其余各点屏蔽率均在91%以上。左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辐射剂量较高。第二术者位屏蔽率较第一术者位低,剂量峰值可出现在0.8、1.0及1.4 m高度(剂量率0.27~1.86 mSv/h,屏蔽率30.34%~92.13%)。右前斜尾位、左前斜尾位、正头位、左前斜位辐射剂量较高。结论 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在左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右前斜尾位的辐射暴露较高,应尽量少采用上述投照体位长时间曝光。同时应加强0.8~1.4 m高度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12例布—卡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血管造影结果,并结合文献对该12例下腔静脉型布—卡氏综合征予以分型、讨论。12例布—卡氏综合征可分为膈膜狭窄型、膈膜闭锁型、节段狭窄或闭锁型及血栓形成闭塞型4种类型,这种分型对于手术或PTA有着重要意义,作者认为血管造影对于布—卡氏综合征是必不可少的,尤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佳。在造影时可根据需要行右心房、下腔静脉双向同时造影,亦可补充右前斜位投照,以便使梗阻形态显示更清楚。  相似文献   

13.
在心血管造影中应用常规的互成直角的双向投照有时还不能全面地显示重要的病理解剖。Kattan(1),Stein(2),Elliott,Bargeron(3)和太田(4)等分别提出头足向角度投照,瓣孔轴位,肝锁位等成角投照的方法,对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分叉部,左冠动脉主干,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孔,四个心腔相互分开投影显示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等,较常规的投照位置有明显的优点,上海市胸科医院在近半年中,参考了上述作者提出的各种方法,根据我们实际条件作了适当的修改后,进行了41例各种位置的角度投照,其中包括头足向正位角度投照用于法乐氏四联症30例,右心室双出口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左前斜位头足向角度投照用于选择性左侧冠状动脉造影5例,主动脉窦瘤伴室间隔缺损1例,多数取得了较常规正侧位更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手舟状骨X线DR投照体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双双  刘军平  卞国清  贾克友  李传富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62-1264
目的:探讨舟状骨显示较为理想的X线DR投照体位,提高平片对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降低舟状骨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例(男女各1例),分别对腕关节采用不同体位进行投照。根据舟状骨显示情况对投照体位进行评分,比较各投照体住对舟状骨的显示情况。另选取志愿者6例.进一步验证上述预实验所优化的投照体位。结果:舟状骨握拳尺偏位、旋前60°和旋后45°斜位片及侧位片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舟状骨。结论:舟状骨握拳尺偏位、旋前60°和旋后45°斜位片及侧位相结合是用于评价舟状骨骨折较为理想的X线投照体位。  相似文献   

15.
作者欲评价经上腔静脉和肘前静脉注射的DSA 哪一种方法可获高质量的影象。作者研究了47例病人,均于右后斜位投照主动脉弓,用右后斜位、左后斜位与前后位投照颅外颈动脉。肘前静脉注射用16号、5 cm 长的套管,上腔静脉注射用5F、38cm 长的有端孔与侧孔的导管。造影剂用Renografin76,40ml。注射速度均为15ml/秒。肘前静脉注射时另加40ml 生理盐水,盐水  相似文献   

16.
心脏是纵隔障内的主要器官,形如一园锥体.从心底部的大血管蒂至心尖的心脏长轴呈头足向,除自右向左倾斜外还自后向前与人体纵轴形成30°~40°夹角。在房室瓣水平的切面上,室间隔为120°的曲面结构,凹面向后,其前缘在后缘的左侧,后部与房间隔在同一水平面。左、右房室瓣也不在同一水平,右侧更接近心尖.主动脉、肺动脉总干及其分支开口在行径过程中部分相叠…….这些解剖上的特点,使常规正侧位投照的心血管造影不能准确全面清楚地显示血管和各房室的病变.为此,Bargeron 及其同事首先提出了轴位成角投照的电影心血管造影方法.轴位心血管造影术即为改变病人的体位使心脏纵轴与 X 线垂直,同时按需要沿纵轴旋转心脏进行不同角度的投照以使某些结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发右位心的心血管造影与外科术后诊断,评价心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探讨最佳的造影方法及投照体位.方法27例先天性单发右位心病例接受外科姑息性或根治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心血管造影资料(常规左、右室造影,其中8例行选择性心房造影,18例加行双斜位),根据先天性心脏病节段分析法原则,将其与外科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血管造影诊断与外科术后诊断结果对比显示22例诊断基本一致,5例不一致,包括1例解剖校正型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1例单心室误诊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心房不定位误诊为心房正位),2例解剖左室双出口误诊为功能校正型大动脉错位.结论单发右位心并复杂的心血管病畸形,因解剖复杂,在常规行双侧心室造影和正侧位造影基础上加行选择心房造影和双斜位造影,有利于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心血管造影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35例均采用肝锁位、长轴斜位、右前斜位、后前位及侧位分别进行左心室、升主动脉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5例冠状动脉瘘显示清晰,其中20例手术治疗成功,9例行弹簧钢圈堵塞术,8例成功。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畸形,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治疗。目前除手术外,导管介入治疗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对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进行分析,提高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率。资料与方法7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髂内及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并比较用不同投照角度造影对子宫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40.8%子宫动脉起源于臀下阴部干;29.6%源于臀下动脉;18.3%源于阴部内动脉,8.5%源于脐动脉,2.8%髂内动脉主干。47.3%子宫动脉在正位造影显示较好,86.2%子宫动脉在10°~30°右斜位造影或10°~30°左斜位造影显示较好。结论多数患者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分支;斜位造影显示子宫动脉优于正位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进行分析,提高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率.资料与方法 7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髂内及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并比较用不同投照角度造影对子宫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40.8%子宫动脉起源于臀下阴部干;29.6%源于臀下动脉;18.3%源于阴部内动脉,8.5%源于脐动脉,2.8%髂内动脉主干.47.3%子宫动脉在正位造影显示较好,86.2%子宫动脉在10°~30°右斜位造影或10°~30°左斜位造影显示较好.结论 多数患者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分支;斜位造影显示子宫动脉优于正位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