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史摘要 1.入院病历 病人:女,23岁,未婚.因发热1周,皮肤、黏膜出血3d入院. 现病史:近来自觉头晕、乏力.近1周发热,体温38.5~39.5℃,伴咽部疼痛,无畏寒,拟诊"感冒",自服阿司匹林片和尼莫西丁片无效.近3d出现鼻出血,出血难止;同时发现上臂、大腿等多处有紫色瘀斑,无痛.查周围血白细胞(WBC)1.5×109/L,红细胞(RBC)2.85×1012/L,血红蛋白(Hb)80g/L,血小板(Plt)23×109/L,因WBC数减少,未作分类计数,尿液检查RBC(+).拟"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收入病房.  相似文献   

2.
病例资料一、病史患者。女,23岁,未婚。因“发热1周,皮肤、黏膜出血3d”就诊。患者近1周体温波动于38.5℃~39.5℃,自觉乏力、头昏。伴咽部疼痛;近3d出现鼻出血,患者自行鼻腔填塞.但出血难止,同时其上臂、大腿等多处出现无痛性紫色淤斑和肌注臀部渗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急性白血病(acure leukemia,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m,DIC)中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使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30例正常对照组,37例AL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①AL治疗前Fb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T、APT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D-二聚体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② AL治疗后各项凝血及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T、APTT、Fbg及D-二聚体是AL合并DIC的重要观察指标,对AL患者早期DIC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纠正治疗及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AL)的出血机制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白血病细胞直接侵犯血管壁;2、影响血液凝血系统;3、巨核细胞系统损害;4、肝功能受损;继发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5、纤溶亢进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抗白血病药物对白血病病人血液凝固系统的影响将另外讨论,出血倾向是白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为致死的直接原因。白血病的各亚型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6.
对我院1992~2005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6~59岁。DIC的诊断均符合国内标准。包括ANLL22例(M2 3例,M3 14例,M5 5例).ALL2例。本组除原发病表现外,主要是明显的出血.表现为鼻衄、口腔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以及皮肤的瘀斑和静脉、骨髓穿刺部位的渗血,消化道出血2例,脑出血1例,休克1例,血尿1例,发生微血栓1例,多器官功能损害2例。合并感染者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DIC出现在化疗前21例,化疗后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情况,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AL患者、25例AL完全缓解(CR)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凝血常规、D-二聚体等检测。结果根据ISTH修订标准,15例AL患者合并DIC,发生率为22.4%,AML与ALL的DIC发生率AML-M3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ML-M3与non-AML-M3的DIC的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IC组PT、APTT、TT较对照组、CR组及non-DIC组均明显延长(P〈0.01),而FIB则降低(P〈0.05)。结论AL尤其AML-M3患者容易合并DIC,观察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以及出血表现可有助于尽早发现DIC并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从而有利于改善AL合并DIC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对APL合并DIC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初治APlL患者25例,给予全反式维甲酸20mg,每日2次口服;三氧化二砷10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诱导分化治疗。待早幼粒细胞脱颗粒后加用化疗。在患者治疗同时给予血小板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适当应用氨甲苯酸、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DIC。根据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调整用药。应用多因素分析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年龄等因素与出血严重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5例APL患者中(低危组5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7例)合并DIC22例,DIC发生率为88%。22例合并DIC患者中经系统治疗后,DIC得到纠正2l例(95.5%),死亡1例(4.5%)。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23例(92%),平均CR时间为31.8±7.2d。诱导至完全缓解期平均输注血小板7.68±5.88u,红细胞8.90±5.69U;发生DIC患者中平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1.92±19.32U,血小板数恢复时间29.3±9.3d,PT恢复时间12.7±9.5d,APTT恢复时间为11.6±8.6d,FDP恢复时间16.0±9.3d,纤维蛋白原恢复时间12.3±8.3d。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白细胞数〉10×10^9/L及APlH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治APL易发生DIC,因此早期积极输注血制品,积极应用抗凝血及抗纤溶的药物及肝素,尽快使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水平,达到早期纠正DIC,可明显降低早期APL因DIC造成的死亡,高白细胞血症及AFTT 延长为严重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见并发症。APL最大的特征是威胁生命的出血。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引起促凝活性增强和高纤溶状态,原发性纤溶在APL患者的出血中起一定作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可显著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率及出血死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见并发症。APL最大的特征是威胁生命的出血。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白血病性早幼粒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引起促凝活性增强和高纤溶状态,原发性纤溶在APL患者的出血中起一定作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APL可显著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率及出血死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初诊为急性白血病(AL)化疗之前,排除感染、肝病及其它已知原因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对104例各种类型AL的DIC发生率进行检测。采用Ribero和Goldberg等DIC诊断标准:①血浆纤维蛋白原(FIB)<150mg/dl;②血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裂解产物>10μg/ml;③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比对照值延长≥3秒,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  相似文献   

1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提高对DIC的诊治水平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改善白血病的预后。现将我院1987年以来诊治的急性自血病并发DIC3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14~64岁,平均2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诊断和积极预防DIC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确诊并发DIC46例,将确诊DIC前3~5d可能相关的17个因素与未发生DIC患者比较。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3在两组中所在比例差异显著(P<0.01),D二聚体含量、血浆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个因素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脂、血糖、肌酐、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年龄、性别和体温等因素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白细胞计数升高及D二聚体、血浆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水平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以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M3)患者应注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例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马洪,程惠馨,王宝玲我院从1983~1990年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急性白血病(AL)合并DIC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中资料较为完整的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8例均为我科收治...  相似文献   

15.
李凤 《临床医学》2002,22(3):60-6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就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M_3型,出血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最易并发DIC。观察M_3出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凝血与纤溶实验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师早期干预治疗 DIC 新生儿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凝固法、凝血酶法(Glauss 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分别测定 DIC 组20例、早期可疑 DIC 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足月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血浆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DIC 新生儿患者组 D‐D 和 FPD 显著升高,PT 、APTT 、TT 均延长,而 FIB 均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可疑 DIC 阶段,D‐D 和 FDP 阳性率分别为84%和52%,而 PT 、APTT 、TT 、FIB 的异常率仅为44%、32%、24%、20%.结论DIC 新生儿存在纤溶,抗凝系统的激活及凝血因子的损耗,尤其 D‐D 、FDP 的变化显著,是观察新生儿早期 DIC 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忻41例AL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白血病分型、临床症状、DIC发生的时间、实验室检查的相关结果及疗效等。结果AL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90%发生在白血病治疗前,肝素治疗AL合并DIC总有效率为75.6%,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普通肝素的疗效相同。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防治的重点是在初发期;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是AL合并DIC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效的抗凝治疗及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组严重的综合征,由于广泛性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积,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导致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以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产生凝血障碍。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及脏器的广泛性出血,以至组织缺  相似文献   

19.
各型急性白血病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发病率报告不一(6.8~28.1%),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病因诱发DIC的原因及发病机理如下: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及纤溶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产科DIC产妇为观察对象,DIC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的测定,并进行对比。结果28例发生DIC的产妇治疗前DD明显上升,FIB减少,APTT延长,PLT进行性下降,治疗后各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D-D、FIB、APTT、PLT对产科DIC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监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