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道正压通气对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16例次经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行临床症状、体征、有创动脉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 16例次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15例次,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3.7%。治疗2h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明显提高,通气前后比较P<0.01。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过调节压力支持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可改善左心功能,降低肺间质和肺光的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率,有利于气体交换,从而提高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全身麻醉手术拔管后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全麻手术拔管后48 h内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34例,应用BiPAP Vision呼吸机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后避免再插管(成功组)和需要再插管(失败组)患者的基础状态、通气疗效及临床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使70.6%的术后呼吸衰竭患者避免插管.与失败组相比,成功组心肺并发症所致呼吸衰竭的比例和需要人工辅助吸痰的比例明显低(P<0.05),麻醉药残留呼吸抑制的比例高(P<0.01).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全身麻醉手术后呼吸衰竭能够减少再插管率,但可能不适用于存在心肺并发症和排痰障碍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4.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评价无创性机械通气在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我们应用BiPAP面罩呼吸机以S/T方式对13例COPD呼衰昏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并与11例非昏迷患者比较。结果显示昏迷患者与非昏迷患者血气在通气前后得到明显改善,意识转清,有效率分别为84.6%、81.8%(P〉0.5),说明BiPAP通气对于COPD呼衰昏迷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安全可行性。方法〓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面罩BiPAP通气组(I组)和气管内插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组(Ⅱ组),每组20例,术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Narcotrend指数(NI),并在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或上面罩后(T2)、机械通气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拔管或去面罩后(T6)时点记录其数值;两组患者在T0、T3、T4、T5时点做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pH值。结果〓I组MAP、HR在T2和T6时点低于Ⅱ组(P<0.05),而I组NI在T1时点高于Ⅱ组(P<0.05);组内比较Ⅱ组在T2、T6时点MAP、HR显著升高(P<0.05),而I组在这两个时点无变化。PaO2、PaCO2、pH值在T0、T3、T4、T5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罩BiPAP无创通气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身麻醉能够进行有效通气,且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肾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与外科监护室(SICU)收治的17例肾移植术后使用N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时动脉血压分压/氧体积分数(PaO2/FiO2)的变化,同时记录NPPV时间和预后情况.根据NPPV治疗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和NPPV失败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NPPV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死亡比例.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时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PaO2/FiO2的变化情况,并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9±13)岁(19~68岁).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1 d~8 y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行NPPV治疗,共8例成功,9例失败.两组患者在进入SICU时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aO2/FiO2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成功组患者NPPV治疗1h后、治疗结束时PaO2/FiO2分别为193±62和238 ±31,均高于治疗前14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NPPV治疗结束与治疗1h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aO2/FiO2未再持续改善.失败组患者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相比较,PaO2/Fi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85,P>0.05).8例NPPV成功组患者死亡1例,9例失败组患者死亡7例,两组患者死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成功组中生存和死亡患者NPPV中位时间分别为240 h和93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8,P>0.05).失败组中存活和死亡患者NPPV时间分别为24 h和6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5).结论 NPPV可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NPPV治疗1h后PaO2/FiO 相似文献
7.
综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情况,并对之进行综合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9.
10.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无创CPAP救治的68例COPD患者护理中.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依据其心理不适、漏气、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68例中,60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8例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无创CPAP能迅速纠正COPD患者的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使用无创CPAP救治的68例COPD患者护理中,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依据其心理不适、漏气、气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68例中,60例效果满意,顺利脱机;8例行气管插管,改有创通气.结论 无创CPAP能迅速纠正COPD患者的重度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老年重症呼吸衰竭病人行双正压通气治疗的管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重症呼吸衰竭 (下称呼衰 )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改善和增加通气以达到纠正机体缺氧和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是治疗呼衰的关键。 1999~ 2 0 0 1年我科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呼衰 5 8例 ,临床疗效良好。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 8例中 ,男 4 6例、女 12例 ,年龄 6 5~ 86岁 ,平均 6 9 2岁。原发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加重 2 3例 ,重症肺炎 8例 ,支气管哮喘 8例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11例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 5例 ,术后呼吸窘迫 3例。病人明显呼吸困难 ,常规鼻导管给氧无缓解 ,其中 12例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合并有呼吸衰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B组患者行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常规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面罩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病死率、治疗周期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B组( 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周期显著短于B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提高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Alysson R. Carvalho PhD Peter M. Spieth MD Paolo Pelosi MD PhD Alessandro Beda PhD Agnaldo J. Lopes MD DSc Boriana Neykova MD Axel R. Heller MD PhD Thea Koch MD PhD Marcelo Gama de Abreu MD MSc PhD DEAA 王琦翻译 《麻醉与镇痛》2012,(1):67-77
背景机械通气时保留自主呼吸(spontaneousbreathing,SB)可改善气体交换,主要是因为这种通气方式可使萎陷的肺复张。在保留SB的机械通气中,常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PSV)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hasic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但医师对这些辅助性机械通气方式改善肺功能的机制却不甚了解。我们评价了采用PSV和BIPAP改善氧合的机制。方法5头猪(25-29.3kg)于仰卧位行机械通气,并通过清除肺表面活性物质诱发其发生急性肺损伤(acutelung砸jury,Au)。状态稳定后,给予BIPAP通气,初期较低持续气道正压设置为5cmH2O,随后逐渐增加持续气道正压至维持潮气量在6-8ml/kg。减浅麻醉深度,当SB≥每分通气量的20%时,随机进行1小时的PSV或BIPAP+SB通气。于呼气末行全胸螺旋式计算机体层扫描,并记录肺功能参数。静脉给予荧光微球体来记录肺血流(pulmonarybloodflow,PBF),并利用空间聚类分析来评估每种通气方式对PBF重新分布的影响。结果Au损伤肺功能并加大了下肺萎陷或不张组织的面积(P〈0.05)。和对照组比较,PSV和BIPAP+SB的通气模式提高了氧合并减少了静脉血掺杂(P〈0.05)。尽管如此,我们观察到自主呼吸时下肺的不张肺组织或通气不良组织明显增加,而可正常通气的肺组织减少。观察到6例中有5例行PSV或sB+BIPAP通气时PBF由下至上重新分布,肺通气也较好。结论在ALI模型中采用PSV或BIPAP+SB行机械通气可改善氧合,减少静脉血掺杂的原因为PBF由下至上的重新分布,而不是因为下肺复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在颅脑手术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观察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颅脑手术病人,20例采用BIPAP支持(B组),另20例作为封照组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P组)。比较两种支持通气方式对病人自主呼吸的影响。结果:两组在全手术过程中及脱机后的通气和氧合均良好。结论:颅脑外科手术保留自主呼吸时,以选用BIPAP支持通气的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7±3.9)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9±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4例(6.7%),对照组死亡11例(18.3%),两组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疗效显著,且具有无创、感染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祛痰平喘药物、低流量吸氧,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检测通气前和通气12h动脉血气。结果本组患者通气后12hpH、PaO2和PaCO2分布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在连枷胸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枷胸多由多发性肋骨骨折所致,易造成胸壁反常运动,往往伴有肺挫伤,重者导致呼吸衰竭。我们对18例连枷胸病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探讨NPPV在连枷胸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创正压通气 (NPPV)是 80年代后 ,伴随正压呼吸机及通气模式的进展而推出的一种机械通气方法。 1992年以来 ,我们选择性使用该方法进行机械通气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11~ 88岁。原发疾病分别为外伤性多发肋骨骨折 9例 ,各种原因的急性肺损伤或轻度ARDS 7例 ,肺微栓塞 5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轻度感染呼衰 7例和肺不张 2例。所有病人意识清楚 ,能主动配合治疗。实施方法 病人均经充气面罩与呼吸机连接 ,用弹性四头带固定 ,松紧度以正压通气时 ,面罩与面颊之间不漏气或稍漏气为宜。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