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定菊花中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毫菊和滁菊中金合 素-7-O-β--D-葡萄苷含量为0.0826%-0.1249%,杭菊和贡菊为0.0157%和0.033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滁菊和毫菊为0126%和0.0274%,而贡菊和杭菊为0.1177%和0.5877%,结论:不同产地的菊花2种黄酮苷的含量差另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皂角皂苷元的化学结构。方法:通过提取、完全水解、层析等方法,从皂角中获得2种皂苷元,制备系列衍生物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晶体衍射等分析。结果:2种皂有皂苷元分别为3-羟基-12-齐墩果烯-28-酸和3,16-二羟基-12-齐墩果烯-28-酸。结论:首次确定了2种皂角皂苷元的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嘧啶的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有的非常重要,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而嘧啶环是此类化合物中较好的活性基因。本文以对-甲苯基-1,3-丁二酮为原料,两步合成了N-2-(4’-甲基-6’-对甲苯基)嘧啶-3-甲基-2-对氯苯基丁酰胺[1],并对第一步反应有...  相似文献   

4.
用细胞内记录方法检测2-氯-4-溴-α-甲基肉桂酸钠盐(SC1001Na)和通道阻断剂四乙铵、氯化锰及河豚毒素对中华大蟾蜍离体缝匠肌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影响。10mmol/L四乙铵及氯化锰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无影响,1μmol/L河豚毒素完全阻断动作电位。2mmol/LSC1001Na显著降低动作电位幅度并延长其持续时程(P<0.05),而对静息电位无影响,但其作用可逆。经四乙铵10mmol/L预处理后,2mmol/LSC1001Na仍能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程,同时降低其幅度,而10mmo1/LSC1001Na完全阻断动作电泣,并使静息电位去极化(P<0.05)。且药物效应为不可逆。本研究结果提示:SC1001Na可能是一种新型钠通道阻断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应用液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3个三萜皂苷、2个香豆素和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2)-β-D-葡萄糖醛酸]-24-羟基-甘草内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有β-受体阻滞活性,且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方法 以β-受体阻滞剂咔唑洛尔为先导化合物,根据药物设计中的结构拼合原理,对其丙醇胺侧链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了3个1-(9H-咔唑-4-氧)-3-取代氨基-2-丙醇类化合物V11-V13及其6个相应的酯化物VI1-VI6。结果和讨论 所合成的目的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9个化合物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动过速,其中化合物V12,Ⅵ3,Ⅵ4的活性与先导化合物相当。  相似文献   

7.
自菊科植物中华苦荬菜Ixerischinesis的全草中首次分得5种结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Ⅰ为十八碳酸,Ⅱ为二十六烷醇,Ⅲ为β-谷甾醇,Ⅳ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Ⅴ为洋芹素-7-O-β-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和HSV-1、HSV-2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癌组织中c-erbB-2阳性34例(65.4%);HSV-1阳性38例(73.1%);HSV-2阳性15例(28.8%)。癌旁组织32例,阳性分别为3例(9.4%);12例(37.5%);2例(6.3%)。乳腺癌中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及癌旁的HSV-1阳性率明  相似文献   

9.
黄山药 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为我国特有的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区 ,根茎含薯蓣皂苷元 1 .7%~2 .3% ,生药能祛风除湿 ,清热解毒[1] 。为了进一步探讨黄山药根茎的化学成分 ,我们对其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薯蓣皂苷元 ( diosgenin, ) ,延令草次苷 ( trillin, ) ,2 6- O-β- D-葡萄吡喃糖基 ( 2 5 R) -呋喃 - 5 ,2 0 ( 2 2 ) -二烯 - 3β,2 6-二羟基 - 3- O- [α- L-鼠李吡喃糖基 ( 1 - 2 ) ]- β- D-葡萄吡喃糖苷 ( ) ,原薯蓣皂苷 ( protodioscin,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保护ADD 3-羰基的合理方法。方法:以17-缩酮ADD为底物普查常用羰基保护试剂与ADD 3-羰基反应的行为。结果:在对ADD 3-羰基保护反应研究中,以17-缩酮ADD为底物与醋酐/PTS和三苯甲基锂/醋酐反应,分别得到17-环状次乙二氧基-4-甲基-1-乙酰氧基-雌甾-1,3,5(10)-三烯和17-环状次乙二氧基-7-羟基-雄甾-1,4-二烯-3-酮,用波谱数据推测了它们的结构,并对后者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结论:本实验研究的常用羰基保护试剂无法有效保护ADD 3-羰基,有关工作尚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菊科植物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灯盏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了2个化合物,经光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1-羟基-2,3,5-三甲氧基Shan酮(1-hydroxy-2,3-5-trimethoxy xanthone,Ⅴ),1-(2‘-γ-吡喃酮)-6-咖啡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1,2‘-γ-pyranone)-6-caffeoyl-α-D-pyranoglucose,Ⅵ)。结论 化合物Ⅴ、Ⅵ,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Ⅵ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粘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它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刺激体外培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生TNF-α、IL-6和IL-8,检测用培养上清ELISA法。结果显示:M-CSF单独刺激单核细胞生产的TNF-α效价较低,而与PLS+TPA联合刺激则产生高效价的TNF-α,动态观察中,1 ̄7天有渐降的趋势。M-CSF对IL-6、IL-8的诱生在1 ̄4天的动态观察中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7-取代-2-取代-6,8二氟-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的合成,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方法:通过缩合,Gould-Jacobs环合,亲核取代得到关键中间体,然后通过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选用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标准菌株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设计合成26个化合物,其中20个化合物为首次报道,抗菌活性实验以氟罗沙星为对照Ⅲi,Ⅲj和苯环上无取代的化合物Ⅲb1,Ⅲb2的活性比氟罗沙星稍好,特别是化合物Ⅲb2的活性优于氟罗沙星。结论:合成的26个化合物中有一些化合物显示了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Ⅲb2的活性优于氟罗沙星,该类化合物值刘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影响保健食品发展的有关因素,正确引导保健食品的开发和消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14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有关保健食品的知识,态度和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主要来自于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分别为83.3%;和61.7%,42.7%消费者在1999年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在200-500元,结论:采取有效措施普及营养保健知识,强化保健食品市场法制管理。  相似文献   

15.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连花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豆酸(Ⅰ),间二羟基苯甲酸(Ⅱ),槲皮素(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Ⅴ),氯原酸乙酯(Ⅵ,氯原酸正丁酯(Ⅶ),胡萝卜苷(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Ⅸ),甲基-O-β-D-葡萄糖苷(Ⅹ),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Ⅺ),芦丁(Ⅻ)。结论 Ⅰ、Ⅱ、Ⅴ、Ⅸ、Ⅺ均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Ⅵ、Ⅶ为首次分得的天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氧钒和2—甲基—3—羟基—4-吡喃酮为原料,经给合而成二(2—甲基—3—羟基-4—吡喃酮(IV)合氧钒,总收率为80.13%。  相似文献   

17.
生藤中新甾体皂苷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生藤茎的95%EtOH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等方法鉴定为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二十烷酸酯(I),2α,3β,23-三痉基-齐墩果-12-烯-28-酸(Ⅱ),2α,3β,23-三痉基-乌苏-12-烯-28-酸(Ⅲ),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Ⅳ),硬脂酸(V),葡萄糖(Ⅵ)和蔗糖(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只化合物I为1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于不同时期检测伤侧大脑皮质NMDA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脑损伤后15min NMDAR1表达明显增加,伤后72h表达最少,伤后168h表达基本正常;经AP5治疗,伤后72h其表达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脑损伤后NMDAR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AP5对脑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感染旋毛虫的沙鼠腓肠肌组织NO的水平及对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IFN—γ和L—NNA喂饲7d组、25d组及40d组的感染鼠。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腓肠肌组织NO量,并观察腓肠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IFN—γ促进正常及感染鼠腓肠肌组织NO合成;L—NNA抑制感染后7d、40d组NO合成,却促进感染后25d组NO的合成。NO的升高能减少腓肠肌中旋毛虫幼虫囊包数。结论 IFN—γ能促进腓肠肌NO合成;L—NNA在感染后不同时期作用不同;NO能抑制或杀伤旋毛虫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