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IHA病人的血血前检查和成分输血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我与非自我”的识别机制发生紊乱 ,产生针对各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或和活化的补体 ,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偏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AIHA的输血治疗与一般溶血性贫血有所不同 ,输血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如何为AIHA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及成分输血对AIHA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笔者对 2 9例AIHA患者成分输血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至今我室进行疑难血型鉴定的AIHA患者 2 9例 ,其中O型 8例 ,…  相似文献   

3.
AIHA患者的成分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键 《实践医学杂志》2000,13(2):124-125
  相似文献   

4.
慢性贫血病人的成分输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许多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慢性贫血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代偿机制,并且病人所患基础疾病不同,使得成分输血较为复杂。慢性贫血应针对病因治疗,输血治“标”不治“本”,能不输者尽量不输。如必需输血,只能输注红细胞...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55-4456
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前检查的应用价值。选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78例(采集标本178份)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输血治疗,并在治疗前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在178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标本中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温自身抗体、冷自身抗体及混合自身抗体;其中温自身抗体138份(77.53%)、冷自身抗体10份(5.62%)、混合自身抗体30份(16.85%);同时存在同种抗体25份、自身抗体存在特异性33份、自身抗体无特异性120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输血前实施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能保证输血安全,与此同时,严格把握输血指标,并做好输血过程记录及随访。  相似文献   

6.
7.
慢性贫血病的成分输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病人的成分输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血病是一类起源于造血(或淋巴)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异常的白细胞 (白血病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并浸润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使正常造血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白血病病人由于正常血细胞一种或多种减少,其病程的某一阶段,或为保证化疗周期的顺利完成,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经常需要输血.因此,应正确掌握白血病病人的输血原则和输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35  
外伤或手术均可引起急性失血,而急性失血未必都要输血,即使有输血指征,也不一定要输全血。笔者通过对急性失血病人的病理生理、补液扩容以及输血指征的分析,比较了成分输血(输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与输全血的优劣,供同道参考。1急性失血病人的病理生理1....  相似文献   

10.
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危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7例.A组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治疗;B组患者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浮液输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交叉配血困难,在危急情况下可选择成分输血,护理人员应仔细做好各方面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儿科近年来血液病人的成分输血分析,了解儿科成分输血是否存在合理性。方法 分析儿科2000-2005年血液病人年度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的比例。结果 儿科血液病人用血量为红细胞用量最多呈逐年上升,全血、血小板用量较少。结论 儿科血液病人成分输血率平均75%以上,达到部颁标准;2004-2005年成分输血率89.97%,接近发达国家成分输血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成分输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一种安全有效的为贫血患者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是传统的输全血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输血要求,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使循环负荷加重,易引起输血反应,不能做到一血多用,浪费血液资源等缺点。随着输血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输血已从输全血到成分血,从替补性到治疗性,从自体到异体,从血液到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柳州市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科学、有效、安全输血的发展模式。方法统计2002~2005年成分输血的情况,分析原因,通过针对性地培训,加强安全输血的监督、检查等有效措施,促进柳州市成分输血的发展。结果2005年以前柳州市成分输血水平较低并且每年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较慢,分别为2.61%和3.83%;采取有效措施后,成分输血比率和红细胞使用比率同比增长显著增加,分别为7.21%和14.55%,目前已分别达到98.30%和95.97%以上。结论有效地培训,并结合安全输血的定期监督、检查,对成分输血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分别采用微柱凝集法和体外溶血试验两种配血方法进行输血的疗效,为AIHA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配血方法。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诊断为AIHA并且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A组40例与B组35例,A组采用微柱凝集法配血共输血65人次,B组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共输血63人次,比较两组患者输血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后RBC计数与Hb水平均有上升,TBIL含量均下降。B组患者RBC计数,Hb水平升高幅度及TBIL含量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 两组Hb水平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B组输血疗效优于A组。A组输注总有效率为67.69%,B组输注总有效率为93.65%,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A患者采用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可以筛选到更适合的供者红细胞,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成分输血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学的标志,本文地其中的输注红细胞,单采血小析有髓输注的护理做一介绍,尤其是骨髓输注的护理,因其有特殊物理的要求,故详细叙述了在护理方面对环境,患者及人员的要求。以期在提高骨髓移植成功率方面做出满意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输血观念地转变,现代输血主张不用全血或少用全血,开展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根据患者地病情需要而补充相应地成分,大大提高了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是科学合理、安全有效地输血方式,是输血现代化地标志之一。随着输血医学地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地应用,新产品地开发,围临床成分输血地开展提供了有利地保证。  相似文献   

19.
血液病病人成分输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本敏 《护理研究》2004,18(2):198-200
  相似文献   

20.
目前,慢性贫血患者越来越多,为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成分输血是临床治疗贫血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内科贫血患者的输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