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炜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21-2722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2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含量为(428.66±56.68)μmol/L,明显较健康体检组高(P<0.01)。而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患者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血尿酸水平与正常冠状动脉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尿酸的浓度是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血尿酸定期监测,有利于及时了解中老年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血清尿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蓉  曹华 《中国医药》2009,4(6):411-41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尿酸酶紫外法测定冠心病组164例患者和对照组150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在冠心病组中将不同亚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进一步加以比较,明确血尿酸与冠心病以及与冠脉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和不稳定心绞痛亚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组5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陈旧型心肌梗死组13例、非冠心病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结臬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梗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沈咏慧  吴佳丽 《江西医药》2006,41(6):374-37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CRP含量。结果血清CRP水平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0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浓度的改变。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浓度并做结果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晓鸣 《淮海医药》2012,30(5):423-42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住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非冠心病患者96例,应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酸增高病例较非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多,且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动脉硬化的进展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30例,冠心病6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测定以上人员血尿酸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并冠心病组及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致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照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4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51例冠心病患者,49例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3组对象接受了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同时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浓度、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清尿酸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9.
血清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大胜  蔡林  李超  张菁  党群  刘书坤 《天津医药》2004,32(6):330-33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是否与冠心病相关。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和非冠心病患者72例。分别测定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指数、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 (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血清尿酸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脉狭窄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血清CRP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肖文杰  蔡剑玲 《江西医药》2010,45(12):1208-1209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80例与7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UA),并将冠心病患者分成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n=2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n=27),急性心肌梗死组(AMI,n=28),对上述各组尿酸水平指标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P、UAP、AMI 3组间血尿酸水平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BUN水平显著低于UAP和AMI组(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升高预示着冠心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其中冠心病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亚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亚组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各亚组间hs—CRP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MI〉UAP〉SAP,P均〈0.01)。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454例患者中将经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或分支狭窄≥50%者294例纳入观察组,狭窄<50%者16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组,并行Gensini评分。比较血尿酸、血糖、血脂、肝肾功等生化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LDL水平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双支及多支病变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和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尿酸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对于冠心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升高的血尿酸有可能延缓冠心病的发展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用尿酸酶法测尿酸含量、用比浊法测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冠心病心绞痛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比较:冠心病心绞痛组(382±99)μmol/L,对照组(337±87)μmol/L,(P<0.01)。心病心绞痛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比较:冠心病心绞痛组(2.7±0.3)mg/L,对照组(1.9±0.2)mg/L,(P<0.05)。结论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临床升高的尿酸及C-反应蛋白应进行及早干预和有效治疗,以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122-12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解放军101医院于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HCY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56例冠心病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高HCY血症,占41.07%,而对照组中仅有2例发生高HCY血症,占2.86%。冠心病组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高HCY血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随着冠心病程度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9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外伤住院患者59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血清尿酸(492.67±59.36)μmol/L,P<0.05、同型半胱氨酸(29.15±7.89)mmol/L(P<0.05)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12.86±2.76)g/L,P<0.05水平显著增高,经统计学处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两组结果对比分析,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升高,可推测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显著相关性,可有效评估临床效果与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ITACHI7170生化仪检测19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9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尿酸水平,同时对冠心病组中38例心肌梗死患者与158例非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值明显高于非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门诊或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62例,无症状型冠心病组142例,心绞痛型冠心病组85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35例,正常人对照组100例进行hs-CRP及血脂(TC、TG、HDL-C、LDL-C)检测并比较。结果无症状型冠心病组、心绞痛型冠心病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与正常人对照组Hs-CRP检测值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无症状型冠心病组、心绞痛型冠心病组与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Hs-CRP检测值比较P<0.05有明显差异性。无症状型冠心病组、心绞痛型冠心病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组、正常人对照组血脂检测值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Hs-CRP的测定能够较敏感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在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变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大男  罗勇  赵慧强 《贵州医药》2001,25(6):494-49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唾液酸(SA)的改变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测定64例冠心病者及37例正常人的血清SA含量及脂质水平,结果:冠心病的组,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组SA显著增高,冠心病组,心绞痛组血清SA与甘油三酯 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SA增高与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血尿酸与冠心病发病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敏 《淮海医药》2009,27(4):329-33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冠心病(CAD)发病率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提供实验室参考数据。方法应用生化仪测定100例冠心病患者,非冠心病者104例的血尿酸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酸组增高病例较冠心病组中非心肌梗死患者明显增多,并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