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量化管理方法。[方法]根据法规要求和护理人员所处的能级制定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素质标准,编制了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结果]应用此法可科学、公正、全面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和综合能力。[结论]为继续再教育提供了科学数据,使护理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小钗 《护理研究》2004,18(5):437-438
[目的 ]探讨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素质的方法。 [方法 ]应用秩和比法对某科室护理人员的 4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按秩和比法将科内护理人员科学地分为优、良、差三档 ,各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3 0 )。 [结论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素质方法科学 ,能客观地反映护理人员的素质 ,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素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小钗 《护理研究》2004,18(3):437-438
[目的]探讨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素质的方法。[方法]应用秩和比法对某科室护理人员的4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按秩和比法将科内护理人员科学地分为优、良、差三档,各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结论]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护理人员素质方法科学,能客观地反映护理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刘于  朱娟 《护理研究》2011,25(34):3180-3181
[目的]探索如何进行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合理使用、考核及激励管理方法。[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拔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培养,合理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明确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制订合理使用方法、执业和考核标准,并给予相应福利待遇进行激励。[结果]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热情和进取心,护理行为不断规范,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稳定了专业思想,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结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科护士队伍,并合理使用和管理,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于  朱娟 《山西护理杂志》2011,(12):3180-3181
[目的]探索如何进行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合理使用、考核及激励管理方法。[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拔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培养,合理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明确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制订合理使用方法、执业和考核标准,并给予相应福利待遇进行激励。[结果]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热情和进取心,护理行为不断规范,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稳定了专业思想,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结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科护士队伍,并合理使用和管理,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院急诊科实施绩效考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一种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2004年9月,我院急诊科采用图解式评估法,制订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评表,对36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知识技能和社会知觉[2]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考核对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卫生系统的不断改革、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故如何优化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受到护理专家及学者的高度重视[1]。目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的主要问题是护理人员数量不充足和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2]。由此,针对这两大方面护理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改善方法,主要分为护理人员数量配置方法和能力结构配置方法两大类,这些方法为科学配置护理人力提供了指导方向[3]。现将我国现行护理人员数量配置方法研究现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段桂仙 《全科护理》2014,(12):1143-1144
[目的]探索如何保证护士分层次培训效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从管理创新出发,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结合各科室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在职护士培训机制。[结果]本院护士综合素质和临床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合适的培训方法可使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促进了各类护士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殷彩欣  王惠珍 《护理研究》2006,20(28):2600-2602
[目的]了解儿科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和儿科临床医学专家对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建立具有儿科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沈阳、武汉地区10名临床护理人员、9名护理管理人员和8名儿科临床医学专家进行调查。[结果]儿科临床护理人员、儿科护理管理人员和儿科临床医学专家都认为专业素质是儿科临床护理专家最基本、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初步形成了儿科临床护理专家角色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我国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应该具有高超的专业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改背景下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专科护理和整体护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与方法。[方法]制定护理人员分阶段培训项目单,即分为工作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10年、10年以上5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特点制定项目单内容及要求,进行培训与相关考核。[结果]各阶段护理人员对所处阶层必须掌握的相关理论与技能清晰,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理论与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结论]护理人员分阶段培训项目单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各阶层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展了护士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深化了临床专科护理,进一步落实了整体护理的内涵,确保了优质护理人才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了综合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我院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以人为本、科学有效、严谨完善、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的基础,也是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制订“以病人为中心”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控制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运用基础控制、环节控制、终末控制等方法,采取督导、检查、评价、反馈等措施。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树立了全面质量保证意识,达到了预期质量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科学、客观、高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新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为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奠定基础。方法:明确考核指标,制定详细考核办法,将工作量单因素考核模式转变为工作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评价相结合的多因素综合考核模式;落实层级管理制度,建立个人自评、组长监督、护士长抽查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结果: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服务质量、患者与医生满意度及全员综合素质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绩效量化考核体系作为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3.
鲍凤香  闫秀霞  林平 《护理研究》2005,19(7):640-641
[目的 ]开发研制护理信息系统(NIS) ,改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并应用于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及评价管理 ,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综合考核数据依据。 [方法 ]对临床护理指标考核评价 ,代入计算公式 ,得出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使用该系统软件以来 ,各项护理工作耗时明显缩短、质量指标明显提高 ,使用前后的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系统突出了环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控制、实施全员护理质量管理 ,有效地改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构建了护士长更科学、规范、定量管理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加其服务内涵,创建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该院从2010年3月开始将现场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方法: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进行跟班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重组,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全方位进行现场管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临床实践,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和谐,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0%,红灯呼叫率下降45.9%,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3.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1.5%。结论:现场管理优化了护理模式,落实了护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果,深化了专业内涵,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了解护理继续教育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国内10所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2 727人,使用"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2.0%以上的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90.1%护理人员护理继续教育的目的是荻取知识、提升技能,影响其参加护理继续教育的因素主要是精力和时间不足(68.7%)、机会欠缺(48.6%)及经费问题(44.5%).[结论]更新观念、强化认识,科学统筹、激发动力,拓宽渠道、突出实效,切实达到护理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的各项能力,探讨影响社区护士能力的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河南省2个中等城市的在职社区护士的综合能力, 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操作能力、社区急救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科技能、预判能力、科研及管理能力, 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社区护士已基本具备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8.04±1.29)、人际沟通能力(7.12±1.27)、社区应急急救能力(6.02±1.35)、计算机应用能力(8.15±1.29), 但独立裁决能力(5.38±1.35)、专科技能(5.87±1.28)、预判能力(4.24±1.28)、科研及管理能力(3.53±1.26)相对欠缺.结论 目前,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比往年显著提升,但仍存在问题,在职人员应加强后期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着重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加大出院后延续护理的实施力度;加强社区医疗建设投入等,进而全面提升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内容,分析和评价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构建冠脉护理亚专科组织构架并应用于临床,通过实施亚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开展亚专科特色护理技术、建立护患交流平台、多学科合作等内容对冠心病出院患者提供延伸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亚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在临床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P<0.05);获批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数、发表论文数量增加;在维持出院患者的有效随访率同时,通过二级预防管理体系,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以达到改善患者结局的最终目的。结论:开展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结局,有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并支撑学科发展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18.
16所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护理科研现状及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逸如  黄华兰 《护理研究》2005,19(7):586-588
[目的 ]了解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现状及对护理科研方面的需求。 [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 16所地市级医院 3 8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人员普遍有开展护理科研的愿望 ,对开办护理科研培训班的需求很高 ,而且低职称护理人员的愿望及需求表现更为强烈 ;职称越高者对科研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越多 ,而且高职称者开展科研工作、发表论文数量比低职称者明显增多 (P <0 .0 1) ;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主要是缺乏科研设计和选题的能力。 [结论 ]应更新地市级医院护理人员知识结构 ,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改善护理科研基础条件 ,重视信息在科研中的作用 ,加强护理科研培训、指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建立护理部垂直管理下合理、科学、可行的护理人员绩效薪酬分配体制。方法2009年我院展开了护理垂直管理改革,通过护理工作量标准化计算,细化护理质量考核,护士能级评定及患者满意度考核护理人员绩效薪酬。比较改革前后护理人员绩效成果。结果护理绩效改革使绩效分配切实反映护理工作量,改革后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改革前按科室效益分配绩效比较,31个科室中16个科室提高、6个科室持平、9个科室减少。并且提升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改革前为90.12%,改革后为95.37%,保证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结论护理部垂直管理下的绩效改革实现了护理部对全院护士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及调配,加强了医院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李泉清  龙霖  何开莲  何江  任华蓉  邓力 《全科护理》2014,(36):3442-3443
[目的]调查本校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调查表,对本校2005届—2013届108名护理本科毕业生及所在用人单位的60名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总分为3.32分±0.46分,76.85%的毕业生完全达标,22.22%的毕业生基本达标,仅1名不达标,得分最高的是临床处置能力,然后依次是临床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职业心理素质、临床教学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得分最低的是护理科研能力。[结论]本校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达到了培养目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应不断加强学生护理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及临床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临床对本科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